分享

针刺治疗痉挛性截瘫

 小小小妙音妙音 2020-07-09

患者情况:

女,42岁,自述于17年12月份摔伤尾骨,后于18年1月出现双下肢不能站立,在哈医大诊断为脊髓水肿,住院半月余后进行康复训练,可以站立。现自觉胸椎至腹部有束带感,双下肢麻木,无力,无法站立,全脚刺痛,双下肢不自觉抽动,腰部无力,腹胀,排尿、排便无力。

查体,触诊双下肢张力异常增加,但伴有小腿不同程度萎缩,肌力0级,锥体束征阳性。

影像检查

根据患者的影像学检查以及相应的体征,诊断为脊髓损伤(水肿),引起的下运动神经元问题,根据定位定性,诊断为督脉、足太阳经。

对于此类疾病的治疗需要特别注意,患者虽然出现双下肢的萎缩,肌力下降为0级,但是,患者有明显的阵挛,所以针刺时就要慎之又慎,而且要按一定顺序进行针刺。

选穴时分为三个部分:头部针刺;相应阶段的督脉穴位或夹脊穴;腰部太阳经和下肢穴位。

头部针刺:头部穴位主要选取运动区、震颤区穴位进行针刺,通过上运动神经元的兴奋,增强对下运动神经元的控制作用,抑制阵挛的发生,同时增加下肢肌力,为下肢针刺做好准备;

督脉,太阳经穴位:因为患者的影像检查在C2-7、T1-3和T11-12,选取相应部位的督脉穴位(进行解压治疗)或者夹脊穴(解决患者出现的胸椎至腰部的束带感),同时配合腰宜穴(人部针刺,刺激到腰髂肋肌的边缘,释放张力,减少对脊神经的影响,而后深刺,至横突间,使针感向下传导,通过神经兴奋肌肉,恢复肌力),胞肓穴(刺激梨状肌,减少对坐骨神经的影响),合阳(用程氏三才针法浅刺肌筋膜,震颤催气法,切不可刺进肌肉内,增加小腿肌力)。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下肢穴位:取维道穴(深刺,刺激腰大肌,减轻腰大肌对神经的影响),因为患者有阵挛,稍有刺激就会出现下肢的抽动,所以下肢穴位的选择要少且刺激要轻而快。所以选取下肢重要的关口部位的穴位,用程氏三才针法,刺激肌筋膜,行震颤催气法,增强下肢重要肌肉的力量。

二诊

触诊,患者下肢张力有所下降,令患者高兴的是左下肢的肌力可达二级,阵挛也有减少,右下肢没有改变,双脚不能抓地。继续针刺治疗。

三诊

左下肢大腿肌力3级,能自主进行功能活动,左脚不能背伸,不能抓地,右侧下肢阵挛减轻。左下肢加绝骨穴(浅刺),于下肢关口部位加艾灸,腹胀,排尿、排便无力,加腹部相应部位和盆底肌针刺。

六诊

左下肢肌力3级,左脚可轻度背伸,可轻度抓地,右下肢大腿肌力2级,可做轻度主动运动,脚不能背伸,双下肢阵挛存在轻度阵挛,腹胀减轻,排尿排便有感觉,治疗同前。

七诊

左下肢肌力3级,左脚可背伸,右下肢大腿肌力2级,脚可以抓地,腰部酸胀,胸椎到腹部束带感轻度减轻,腹胀减,可自主排尿,继续治疗。

八诊

患者左下肢肌力3级,左脚可背伸,可抓地,右腿肌力2级,可抓地,可自主站立一段时间,腹胀减轻,胸部束带感减轻。

继续治疗

该类疾病发病迅速,急性期需中西医综合治疗,缓解期针灸有其独特优势,但是针刺时需要注意,不能加重下肢的阵挛,所以首先要通过头针兴奋上运动神经元,加强对下运动神经元的调控,抑制阵挛发生,同时下肢针刺时要刺激到肌肉浅筋膜(不可刺入肌肉),行程氏三才针法之点刺震颤,促进肌力恢复,又不至于加重下肢阵挛的发生,这样上下配合,采用特殊手法刺激是治疗这类疾病的保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