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访唐诗之路嵊州篇

 碎玉h43ve28g9l 2020-07-09

寻访唐诗之路嵊州篇
     说起唐诗之路,言必称剡溪。因为在全唐诗中,涉”剡”之诗众多,又以”剡溪”为最。所谓剡溪,广义上说是发源于包裹嵊州境的四明山丶天台山丶西白山和会稽山的水流向嵊州市区汇聚后往北流经上虞市入海的不足200公里长的小溪。狭义的剡溪则更短,习惯上把在嵊州市区附近(罗星亭)黄泽江丶新昌江丶澄潭江丶长乐江汇聚算起到嵊州三界镇附近(樗浦)不足20公里的一段称之为剡溪。上游各有其名,下游又称之为曹娥江(古称剡川,因孝女曹娥投江而改之)。
    唐诗之路的学术研讨从新昌县兴起快20年了,今天已成为新昌县的旅游品牌。我不禁为嵊州人汗颜。作为古剡县(五代十国之吴越国前)唐诗文化是今嵊新两地的共同文化财富。而剡县的直接继承者嵊州市,连争取共同拥有也不敢大声。在市旅游局的每年工作规划上,开发唐诗之路旅游内容往往一笔带过。虽然嵊州还是越剧的诞生地,有”越剧寻根”之类,是围棋之乡丶是竹编之乡丶是根雕之乡等等等等,也有百丈飞瀑丶南山湖等山水嵊州之旅游品牌,终不是丢弃唐诗之路文化旅游的借口。
     每当农历三月三,嵊州还得从绍兴兰亭王羲之曲水流觞的旅游资源中分杯残汤,在嵊州金庭搞一个”国际书法朝圣游”。所谓”国际”,也不过有几十个日本丶韩国的书法爱好者而己。
     一介草民,大可不必牢骚满腹。何妨我父辈亦非嵊州藉贯,那不是有"皇帝不急太监急"之嫌了。然而,嵊州的水土养育了我,我就应该了解嵊州丶爱我嵊州。从小我就有走遍嵊州之念,后来果然踏遍了嵊州的山山水水。我利用业余时间,几乎走过嵊州的每一个区丶乡,也翻阅过能见到的许多地方志。博大的乡土文化,以”嵊县强盗”著名于世的嵊州人,别忘了中华世坛上四十位历史文化名人之中,就有二位先贤或生于斯或卒于斯。(马寅初,人口学家,生于嵊州,归葬在嵊州;王羲之,书法家,隐居并卒葬于嵊州。)
     嵊州有古老的文化。小黄山文化(距今一万到九千年,新石器时代文化,2006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首)在剡溪之滨,还是余姚河姆渡文化之根源。上古地理奇书<<山海经>>,有剡山的记载。大禹治水,功毕于了溪(即剡溪,别称”禹溪”丶”了溪”,了,完结之义);舜巡幸舜皇山仍在;春秋三千越甲可伐吴;秦始皇东巡泄剡山王气而掘”剡坑”依旧;汉朱买臣马前泼水,覆水难收;晋十八高僧及十八名士隐剡中,遂有王谢之旺族;谢安东山再起于始宁(今嵊州三界,谢家封地,现东山属上虞市);王猷之雪夜访截于艇湖;谢灵运纵情山水于剡溪两岸;李白高歌”自爱名山入剡中”;杜甫”剡溪蕴秀异,欲罢不能忘”;白居易点评:”东南山水越为首剡为面”……
    文化是需要传承的。但愿唐诗之路的研讨,尽可能地保留原汁原味,不因一已之私利而留给后人是站不住脚的地域怪胎。新昌人说得好:嵊州的剡溪遍地是宝,就是没人去发堀。而新昌人吃新昌的就没有义务替嵊州宣传。
     好在又有传闻,嵊新两地又要合并了(1961年最后一次分为嵊县丶新昌),对唐诗之路的文化是幸运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