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的读书五法,你都掌握了吗?

 飞天保龄 2020-07-09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官方号 陈奇  06-20
      小编说:学了这么多年中医,你会读书吗?朗读、览读、选读、通读、精读,你都掌握了吗?
       朗读  初学中医者,应先从朗读入手。古来师授,多倡朗读。《濒湖脉诀》《汤头歌诀》《药性赋》等押韵歌诀,均是通常值得朗读的。读时朗朗有声,抑扬顿挫,别有风韵。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只有通过数十遍,甚至上百遍的反复朗读,渐可背诵如流。从朗读到背诵,这是初学中医者炼好基本功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中医入门与其它专业所不同,并独具特色的读书方法。
       览读  运用览读法甚为重要,而且切实易行。览读,就是快速地、粗略地浏览和翻阅所获医著,充分利用已知的认识,善于鉴偿,有所取舍,藉以知其大概。同时,览读又是选读、通读和精读的前提,先有泛读,才能进一步有的放矢地深入读书学习。览读之中,尤当注重编著体例。浏览目录,识其立论特点、重要文题、独到经验等,为日后深入研读和查阅,引为己用,打下基础。览读费时较少,便于了解医著的内容概貌。
       选读  就是根椐各自的研究选题或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按专题、专病广泛选读各种医著中的有关论述。 选读的方法,主要可分属理论探讨和临床应用两个方面:
        1.理论探讨:现行的教材中,对有些理论问题仅作了概念上的归纳和简介。欲学深学透,弄清真谛,还必须选读原著及各家医著中的有关章节,才能深刻理解和掌握学派理论,兼收各家之长,融汇贯通,阐发己见。在发掘、整理中医文献,探讨某些理论规律的研究工作中,选读的方法确是一种重要的读书方法。
       2.临床应用:临床治病复杂多变。特別是一些疑难疾病,多无常法定式可循。我们应根据具体问题选读古今医著,或按其病证选读古籍方书的有关章节,或选读古今医案的类同治验,或选读现代医学期刊的有关报道,从而获得辨证论治的新思路、新方法。这对综合经验、解惑开塞、提高临床疗效,确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临床科研的选题、古方验证及创新方药治法等,亦可运用选读方法,获得可供借鉴的资料。
       通读  通读,必须从头到尾地细读,以领悟其精华,全面系统地深入理解其学术思想和独到经验。通读应当有所选择,这要根据各自所从事的学科和研究兴趣而作出决定。通读比较费时,需要仔细阅读、前后联贯,甚至进行必要的反复,才能熟知其学术理论与独到经验的精华。通读是精益求精的读书方法,有助于深刻认识各种学术理论,熟炼掌握专科专病的经验,也可奠定自己的学术观点,为开展理论和临床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精读  精读必须反复推敲,知其所以然,同时又要深入分析,综合归纳,大胆研讨,阐发己见。历代医家能发挥新义者,都经历了精读的学习过程,堪为后学楷模。精读的方法,更能让人读深读活,产生认识的飞跃,甚至有所创新,是一种升级的研读方法,值得引起重视。
       除此之外,配合写好读书笔记、摘录卡片、眉批圈注,以及借鉴现代科学理论来研讨祖国医学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中医生应该如何跟师?学会独立思考很关键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官方号 尹周安 
       小编说:从作者分享的跟师诀窍中,已然隐约看得见他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地学习中医的过程。我相信有过跟师经历的同学对他的诀窍一定都深有体会,我们要向他学习。
       俗话说得好,“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学习中医也不例外。我先后受赵国荣老师、彭坚老师、熊继柏老师等前辈的指点。我能够在短短几年顺利迈进中医的大门,一则得益于几位恩师教导有方,二则得益于我的跟师有法。在此,我谈谈跟师的几点体会。
       01跟师前的准备
       首先是思想上必须做好吃苦的准备,有时候跟师半天,人就达40~50人次,加班是家常便饭;从病例书写,到望、闻、问、切四诊的完成,到最后处方的记录,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全心投入,如果没有吃苦的精神是很难坚持下来的。因此,要“勤”字当头。 
      其次是做好预习。古人云“温故而知新”,跟师之前必须温习一下方剂和中药或是老师主攻方向的有关书籍,特别是常用的方药必须烂熟于胸中。
       用方如用将,用药如用兵,方药不熟,临床之际别说自己单独考虑用方用药,就连老师的处方已经开出还不知是出的何招(某个主方),这样就很难跟上老师的思维和看病的节奏,很难和老师达到“心有灵犀”的境界。
这就要求我们养兵千日(熟背方药),方能用兵一时。彭坚老师熟记的方子达3000余首,熊继柏老师年过六旬还能熟背《医宗金鉴》。
       我在本科阶段就啃下了1500余首常见方剂,现在想起来真是受益匪浅。即便如此,每次门诊之前我总要温习一下方剂和中药,这样跟师上门诊就没有太多方剂障碍,跟师学习的兴趣自然高涨,跟师的收效也会更快。  
       02坐堂时的要领
       一要勤于动手。这里强调的是中医的动手能力,即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的锻炼。
在望诊上,彭坚老师常言:女性面色黧黑,色斑满布,非妇科慢性炎症,便是内生肿块(包括良性囊肿、结节、肌瘤,甚至癌块),这确实是经验之谈,验之临床,八九不离十。
       再如“治小儿外感热病,看舌之后必察咽喉”,咽喉为“至阴之地”,对于鉴别寒热虚实有重要意义,如咽喉红肿,为有实火;红而干,为阴虚;不红不肿,为阳虚;咽喉剧痛而不红不肿,为真寒假热,咽喉红肿疼痛却全身表现为寒证,则为真热假寒等等。 
       至于脉诊,在临床上更要细心体会,最好在切脉经验比较丰富的老师指导下进行,从浮、沉、数、迟、弦、细、洪脉等几种常见的、简单的脉象入手,重点掌握脉象特点。
如浮脉的特点是表浅,轻取即得,反映的是疾病的病位在表。其次,学习切脉好比打球,强调“手感”,必须持之以恒,经常有意识地训练,久而久之,必有所悟。
      我第一次跟着衡山县中医院胡新民老中医上门诊时,他指着一位高血压的老人要我把脉,看是什么脉象,书本上的20几种脉象的特征我都能脱口而出,《濒湖脉诀》我也熟读过,可是一旦上临床就“心中了了,指下难明”,硬着头皮说“脉好硬,像绷紧的绳子一样”,胡老笑着说“像绷紧的绳子不就是弦紧脉吗?”我才恍然大悟,弦脉不就是“端直以长,如按琴弦”吗?从此以后对于弦脉就不陌生了,而且体会到见到中老年人弦脉,特别是左关脉弦劲有力,直上寸口,多半是肝阳上亢,甚至肝风欲动的前兆,必须大剂量平肝潜阳、镇肝熄风之品方可防患于未然。
      问诊应讲究技巧,跟师学习就要学会老师问诊的方法和技巧,这是一个长期的训练过程。初上临床时往往按西医询问病史的方法求全求细,可是问过之后头脑中却一片茫然,后来不断地模仿老师问诊才有所体会。
       中医问诊有主有次,有取有舍,全凭医生的理论水平和临床功底。问诊主要是确诊某病某证或排除某病某证。如外感咳嗽,首先问“咳了多久”是为了鉴别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外感咳嗽病程短,治在肺;内伤咳嗽病程长,其治重在脾肾。
       问“是否咽痒、咽痛”是为了鉴别外感风寒咳嗽还是外感风热咳嗽,问“是否有痰及痰的颜色”也是为了鉴别是风寒、风热,还是痰湿、痰热。证型不同,用方迥异。 
       二要勤于动笔。记录的原则是能详则详,包括舌脉,以备以后查阅。一些常见病可以简单记录,对于疑难病、罕见病则要详细记录。认真做好病案记录是收集原始资料最好的途径,每当我临床遇到棘手的疾病时,总把以前记录的病案重温几遍,往往茅塞顿开,找到一些好的解决办法。  
       三要勤于思考。跟师门诊要用心去问病史,用心切脉,用心记录及思考老师的处方。我在四诊之后考虑这个病是什么证型,该用什么主方,怎样加减。然后看和老师的辨证思路是否一致,选方用药是否相同。
      如果相同,则知道自己的辨证思维和老师的基本一致,如果不相同则要考虑自己的差距在哪里,请老师指点迷津。有时候老师特殊的用方用药,或者特殊剂量则更要仔细揣摩。  
       最后,要大胆和老师交流。本科时,每当我对中医信心不够或是心浮气躁时,我总是找老师谈心。
       赵国荣老师强调:“治疗外感热病,伤寒不能不学,温病不能不看,旁参各家,只有这样才能如鱼得水。”
       熊继柏老师则告诫余辈:“经典著作必须烂熟于胸中,临证时才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
       彭坚老师更是反复强调年轻人要“用心读书,用心看病,用心总结,用心做人”。这些读书、临证、做人的经验之谈是我在课堂以及书本上很难学到的。
       03侍诊后的总结
       跟师临证后不等于学习的终结,而是学习的继续和深入,要用心总结,这是培养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的很好方式。 
       首先应整理当天的病案,或补充没有来得及记录完整的病案,或反复推敲老师如何用方用药。不懂之处,或在资料在书中求索,或登门拜访求教于老师。每天还要把老师的病案归类,或按时间顺序,或按页码,或按病种,总之就是便于以后查找和温习。其次是带着问题和目的去读书。我很赞成古人的那种读书方法,“猛火攻,文火煮”,“白天临床,晚上读书”,当我们带着问题去学习、去读书时印象就更深刻。
       跟师数载,感概颇多。我深深感到这几年跟师学习对我中医思维的形成、中医专业思想的树立,甚至在医德的塑造等方面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