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越文化探源之五

 碎玉h43ve28g9l 2020-07-09

  世称"於越"的古越国以会稽为中心,是大禹治水之后的守祀之地。为表示越文化也是中华文化,便说越族起源于中原少康之世。张守节《史记正义》引贺循《会稽志》云:“少康,其少子号于越,越国之称始于此。”显见,这是有史可查的证据。
  据《吴越春秋》其中有句践告诉范蠡说:先王无余的故国在南山(会稽山)的南面。那么,嵊州就最有可能是越文化的发详地。《水经注》记载:“秦望山(即是会稽山的一峰,因秦始皇登上此峰而望东海,故有“秦望山”之名)山南有礁(山旁)岘。岘里有大城。越王无余之旧都也”。
  当时,越国只是困于深山居茨茅屋,也无建造宫室。越王勾践继位之后决定,将越族迁到会稽山北麓,让越国百姓住在相对平缓之地,即会稽。他们从相传大禹治水开通的剡溪上出去,一直找到了今绍兴。越王勾践七年(即吴王夫差六年,公元前490年),距今2519年,始移建都城于会稽,其都城称为大越。
  剡溪,往北流而至大海,古时可通镜湖。2005年,嵊州考古,还发掘了春秋大型贵族墓葬,充分证明,早在于越文化之前,有9000年以上的文化历史,也极有可能是越文化的发详之地。记载古越古事的《越绝书》上也说到:越国旧城在会稽山南……以上历史记载说明在越王句践之前,越国的中心在会稽山南,而剡中之地就在会稽山南。那么,当时的剡中就是古越”於越”之所在也未可知也!  
  大禹治水,功毕于了溪。会百官而稽功,故越国有百官(上虞市所在地)和会稽(今绍兴市)。了溪就是剡溪的一段,又有禹溪之称,今剡溪边上仍有禹溪村。而剡中多有禹迹,有禹余粮山,更有舜皇山丶舜井等上古遗存。秦始皇南巡会稽,登上剡山。见剡山有皇者之气,就掘剡坑而泄皇气。于是剡山一角就留下千古不灭的剡坑,而越国也就一直没有复兴。但古越文化是掘不掉的,越文化流传出古越国之外,一直到岭南地区......
  越文化探源,究其根本,依然是炎黄文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