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生死面前,我们是不惜一切代价挽留亲人,还是尊重他们的意愿?

 心理咨询曹怀宁 2020-07-10

我的一个来访者最爱的姥姥去世了。当他悲伤地回忆起姥姥时,反复念叨着姥姥是一个特别犟的人,去世的原因是姥姥身上有六种病,但她不听劝解,不愿意认真治疗。姥姥为人很悲观,亲人们已经几年都没看她笑过,所以为了让她能过的开心一点,就这样由着她去。饭和药姥姥不想吃就不吃,医院不想去就不去,天冷她不想开电热毯就不开。但这凡此种种也让姥姥的病无法好转,最终撒手人圜。他茫然而纠结地问我:究竟怎样做才是对的,才是真正对姥姥好呢?

文/曹怀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生、老、病、死,虽说是人之常情,但却最为牵动人心,尤其是当我们的至亲遭遇到这一切时,我们更是会希望能够帮助他们摆脱这其中的苦楚。

但是,如果我们将“好”的标准不只狭义地限定在“无病无痛”上,那么就会发现,其实一个人的需要还有很多很多:自由、尊严、自主性……

对于一个生病的老人来说,家人固然怀抱着美好善良的意愿希望她能够接受治疗,病慢慢好起来,但是对于这个老人自身来说,也许她想的是:我已经活了这么大岁数,什么都经历过了。

我曾经是个非常能干的人,将几个儿女拉扯大,但现在,我身上到处都是病痛,我已经不再是他们的助力,反而是个累赘,这让我感到沮丧绝望。

我也厌恶这种病殃殃的感觉,疾病让我慢慢丧失活力与机能。而且我感觉得到,就算我按他们的想法去医治,也不可能再恢复到过去那种良好的状态。

我毕竟老了,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疾病找上我,我也无法抵抗。但至少,我还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我还有选择如何对待自己这副躯壳的权利。

是硬让老人接受治疗,延长他的生命,还是尊重他的意愿,让他决定自己生命的走向?

我想这并不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这很需要我们与老人进行深入的沟通。因为有时老人看似在拒绝医疗,好像想尽早结束自己的生命,但实际上他的深层次动机是想要获得掌控感,好让自己更真切地感受到活着的力量。

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与老人建立起真正的心灵连结,让他感受到力量与温暖,然后,接下来的事情我们就尊重他们的意愿就好

我想,让一个人主宰自己的命运,是对他最大的尊重。

作者简介:曹怀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咨询实践超千小时,主擅领域包括婚恋情感、人际交往、两性心理、人生规划、家庭关系等。自2011年开通新浪微博以来,粉丝六万多人,坚持定期回复私信,无私为近六千名求助者提供咨询,咨询解答超千万字。《婚姻与家庭》杂志特邀专家,多家媒体签约撰稿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