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研今用】六经实质与六经病

 jxydgjls 2020-07-10

 “六经”一词来源于《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里的“六经”用來说明脏腑与经络之间以及经络相互间的关系

“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

还用之为热性病分类,描述外感病传变规律,如《素问·热论》中言

“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四日太阴,五日少阴,六日厥阴......伤寒一日,巨阳受之......二日阳明受之......六日厥阴受之。”

01

六经的理解

六经包括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其中“阴”“阳”实指人体的正气。

“太”“少”从其字面意思理解:“太者,大也。”(《广雅·释诂》)“少者,不多也。”(《说文解字》)“少,微也。”(《太玄·玄衡》)

《汉书·律历志》有对《黄帝内经》中太阴、太阳、少阴、少阳的最好阐释,如:“太阴者北方。北,伏也,阳气伏于下,于时为冬;太阳者南方。南,任也,阳气任养物,于时为夏;少阴者西方。西,迁也,阴气迁落物,于时为秋;少阳者东方。东,动也,阳气动物,于时为春。”

 “厥阴”与“阳明”目前有不同理解,名称出自《素问·至真要大论》:“帝曰:阳明何谓也?岐伯曰:两阳合明也。帝曰:厥阴何谓也?岐伯曰:两阴交尽也。”根据《康熙字典》,“明”通“盟”,有结盟之意;《玉篇》中“厥”通“缺”,短也,短缺之意。因此“阳明”为“阳盟”,为太阳、少阳联合的阶段;“厥阴”为“缺阴”,为太阴、少阴之后,阴气逐渐终竭的阶段。因此,阳明为两阳合明,厥阴为两阴交尽。

六经顺序的记载和解释如下:

《黄帝内经》

“所谓三阳者,太阳也......所谓二阳者,阳明也......一阳者,少阳也......三阴,太阴也,二阴,少阴也,一阴,厥阴也。”

《类经》张景岳

“按六经之分太少者,以微盛言;其分一二三者,以六气之次言耳。如三阴之序,首厥阴一也,次少阴二也,又次太阴三也。三阳之序,首少阳,次阳明,又次太阳,是三阳之次也。”

02

六经的实质

“六经”一词并未见于张仲景的《伤寒论》中。宋代开始提出六经概念并逐渐发展,明确其为三阳三阴的代称,为之后各医家所沿用。《伤寒论》对六经证的阐释与《黄帝内经》不同。

《素问·至真要大论》载:“愿闻阴阳之三何谓? 岐伯曰:气有多少异用也。”六经传变的内在因素是人体内阴阳顺逆的变化,人之正气由阴阳二气构成,外界因素导致阴阳二气失衡,乃病之所生也。六经病应是人体感受外邪后,六经脏腑经络系统功能失调,阴、阳、营、卫、气、血损伤而表现出来的临床病理现象。

《伤寒论》是按“病发于阳”“病发于阴”规律传变的,其实质是阳气由多到少(三阳),再由阴气由多而少(三阴)的一个疾病进展过程。

经过齐文升主任的研究发现,《伤寒论》实际描述的是由一些细菌、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和急性传染性疾病,按照这些疾病的发展,总结出症状和治法,并根据病位的深浅,结合《素问·热论》对六经的描述,创造出此六经病概念。

中国古代生活水平低下,卫生状况远逊于当代,感染性疾病是多发病和常见病。张仲景根据临床观察,将外感热病发展、变化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证候,依据阴阳两气的多少、寒热辨证的高低、脏腑发病的部位,归纳为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6个阶段,分述各经病变主要症状、脉象、治疗调护及顺传、逆传、直中等传变。脓毒症最大的临床特征即为发热,《素问·热论》就有:“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而脓毒症的发生、发展正是外感热病从轻到重的演变过程。

03

六经病分论

太阳病多为热病初期,相当于西医的热病初期,由鼻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表现为鼻塞、喷嚏、流涕、口干咽痛、乏力、发热、恶寒无汗等症状。而流行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以高热、全身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为主。临床以对症治疗为主,抗病毒治疗疗效不确切,单纯病毒感染无须抗菌治疗。此阶段邪气未盛,阴气未伤,阳气受伤不明显,因阳气闭郁至一定程度出现发热,治疗宜采用发汗祛邪或调和营卫,可予麻黄汤、桂枝汤;葛根汤适用于流感,全身中毒症状明显者;呼吸道过敏性炎症、感染性炎症用小青龙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用于全身机能衰退的老年患者、久病患者的呼吸道感染等。

阳明病多为热病极期,相当于西医的下呼吸道感染,包括由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微生物感染引起的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肺炎等。临床表现为:寒战高热、急性面容、双颊绯红、皮肤干燥、口鼻疱疹、咳嗽咳痰,初期为刺激性干咳,继而咳白黏痰或带血丝痰,甚则咳吐血性痰或铁锈色痰、黄脓性痰,胸痛随咳嗽或深呼吸而加剧,呼吸困难、口唇紫绀、伴有头痛、全身肌肉酸痛、恶心呕吐、食量减少、腹胀或大便干燥、小便黄赤等。此阶段邪气盛、阴气未伤、阳气已伤,以清热、通腑、祛邪为主,亦要注意正气的固护,治以白虎汤、承气汤类方等。

少阳病多为热病中期,相当于西医感染性多系统病理损伤阶段。在老年人、儿童、慢性病患者等素体偏弱,或妇女月经期及反复感冒、劳累、长期吸烟等,抵抗力下降时,或普通人经过了太阳病、阳明病阶段的感染消耗,或失治误治,过用苦寒攻伐,以致人体正气不足,无力抗邪,细菌繁衍,导致全身失控性炎症反应、组织氧代谢障碍、免疫功能失调、全身防御系统破坏以及出凝血功能障碍,引起多脏器、系统的病理损伤,但尚无显性的临床表现。此阶段邪气已衰、阳气耗伤、阴气未伤,以益气、祛邪并重,治以大、小柴胡汤等。

太阴病多为热病后期,相当于西医多脏器功能障碍。肠道是机体最大的细菌和毒素库,也是该病发病的“启动器官”。严重感染由于炎症反应、组织低灌注等,激活肠道及相关的免疫炎症细胞,导致大量炎症介质的释放。肠道内细菌及内毒素大量进入血循环,形成肠源性细菌移位和内毒素血证,构成对机体的第二次打击,使处于预激活状态的机体免疫性系统暴发性激活,大量炎症细胞活化、炎症介质释放,结果炎症反应失控,导致组织器官的致命性损害。治疗时就要考虑到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启动”“扩增”作用。因此,在消炎、抗菌的同时,要以恢复胃肠功能为目的。此阶段邪衰、阳气耗竭、阴气受伤不明显,以温补阳气为主,治以理中汤、桂枝人参汤等。

少阴病多为热病后期,相当于西医脓毒性休克、心肌顿抑阶段。严重感染特别是革兰阴性菌感染,其病原微生物及毒素、胞壁产物等侵入血循环,激活宿主的各种细胞和体液系统,产生细胞因子和内源性介质,作用于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影响其灌注,导致组织细胞缺血缺氧、代谢紊乱、功能障碍,引发脓毒性休克。此阶段是损及心肾、阳气衰微、阴血不足的疾病危重阶段。少阴心肾元阳不足、心阳不能温通全身血脉,肾阳不能生发全身之阳气,阳不能与阴邪相抗衡,而使阴邪留滞。治疗则回阳固脱,治以四逆汤、当归四逆汤等。

厥阴病多为热病晚期,相当于西医多脏器功能障碍。由于严重感染,肠道细菌与内毒素移位,引起微循环障碍,脏器血流灌注不足,故短时间内可同时或相继发生2个或2个以上器官功能障碍。表现为病情危重、意识丧失、休克、心排血量减少、水肿、严重时无尿或少尿、氮质血症、血肌酐升高、尿比重下降、血清胆红素、呼吸频率加快、呼吸窘迫、严重缺氧、皮肤紫绀、凝血异常,或出现明显的全身出血、肠鸣音消失、麻痹性肠梗阻、应激性溃疡出血、应激性高血糖、代谢性酸中毒等。此阶段邪衰,阳气、阴气都已耗竭,故为寒热往复或出现假象。中医治疗回阳兼清热、救阴兼散寒为大法,治以乌梅丸、麻黄升麻汤等。麻黄升麻汤以温阳养阴、益气养血、清热散寒、宣肺解毒,治疗多脏器功能障碍、重症肺感染(包括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呼吸衰竭等;乌梅丸以温阳养阴、益气养血、清热散寒,治疗获得性腹泻、多脏器功能障碍;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治疗肠道菌群失调腹泻等。

脓毒症的六经传变:

邪气外袭,太阳受之,正不虚者,多可治愈。

若正不胜邪,继而传入阳明胃肠,导致胃肠腑气不通,毒邪内聚,此为脓毒症的早期阶段;

邪气不去,肠道细菌移位,循腔静脉传入少阳肝胆,潜伏膜原(膈下、少阳),耐药菌株产生,肝胆处半表半里,主燮理内外、斡旋上下,此为脓毒症的转折期;

三阳不解,则入三阴,伏邪循血脉传入太阴,此为治疗最重要时机。

脾胃居于中焦,脾主升、胃主降,通过脾气散精作用,将血瘀、寒凝、热结、湿阻、食积、虫结等病理产物内邪传至其他脏腑。多个脏腑受损,气机升降失常,根据机体情况,或阳虚生寒,寒主收引,清气不升,或阴虚生热,火性炎上,浊气不降出现脾胃升清降浊无力而清浊相混。浊气不降、清气不升则在上导致肺损伤甚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也可导致热毒壅于体内日久,耗散阳气,导致虚阳浮越,阴阳逆乱的少阴病。

张仲景《伤寒论》通过六经传变来描述外感热病逐渐加重至脓毒症,脓毒症致多脏器功能衰竭的病情加重演变规律,常规自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逐经进展。三阳病的太阳病是外感热病初期,是感染后局部到全身的一系列炎症反应,但尚未出现器质性损害,三阴病则进入器质性病变阶段,且治疗困难,预后差,尤其少阴病后,则有明显的脏器受损的表现。《伤寒论》中记载死证共21条,根据六经归纳发现,太阳病篇2条、阳明病篇4条、少阴病篇7条、厥阴病篇8条。通过死证条文的逐渐增多,可印证六经(脓毒症)发病逐渐加重的发展规律。

04

小结

六经病是外感热病,以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为发病规律,与脓毒症的病程进展相似,治法则由解表泻实逐渐发展为补虚。但六经病对于感染后期热入营血所致全身出血,皮肤斑疹以及病后伤津耗气的调理的叙述并不完整,还需今后医家的补充和完善。

文献引用:杨金亮,季然,齐文升.《伤寒论》六经实质与六经病[J].中医学报,2019,34(1):35-38.

DOI:10.16368/j.issn.1674-8999.2019.01.009

中图分类号:R2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8999(2019) 01-0035-04

The Essence of the Six Meridians and Six-menstrual Disease in Shang han lun

YANG Jinliang,JI Ran,QI Wensheng

1. Guang 'anmen Hospital of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Beijing China 100053; 2.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Beijing China 10002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