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追忆胶南三中时的苦乐年华

 家在黄岛 2020-07-10

追忆胶南三中时的苦乐年华

文/宋超

记的当年春雨树下

  自在舞杨花

  天空谁在放牧着鸽群

  琅琅书声里传来

  莫负年华……

      我高中时就读的,是曾经的胶南市第三高级中学。我是九六年入校的,开学时,因事耽搁,错过了入学军训,不过也好,没有在太阳底下挨晒。后来的打靶倒是参加了,到千里沟军营靶场,五元三发子弹。一搂扳机,砰砰砰三枪,只是至今我也没搞明白,到底哪个靶子是我的,反正前面有一排,随便打就是了。

  在高中,绝大多数学生都住校。高中生活安排得很紧很累,教室,饭堂,宿舍三点一线,如果非要说还有一个地方,那就是厕所了。我们每天早上五点多起床,先是集体披星戴月地围操场跑几圈,然后再去教室早自习。早自习后是早餐,接着便是上午的课程。

        午饭过后可以小睡一觉,下午课后是晚餐,接着便是晚自习,一直到九点多后洗漱,熄灯铃响后,立马熄灯睡觉。熄灯以后也不敢有别的想法,各班班主任和值日老师来回溜达着呢。

  我们的班主任姓张,挺好的一个人,他是第一次带班,特认真负责。那时,学生们私下里都称每位班主任为老班,叫来叫去叫成了老板。当然,这称呼里没有半点对班主任的戏谑,只是好玩闹的青少年们对班主任的一种简略敬称罢了。

  张老板教我们语文,平时不苟言笑,严肃认真。记得刚开始我写的字相当随意任性,老板便下了狠劲来纠正。老板写得一手好板书,正好我也不必练庞中华了,就模仿起老板的字体来,虽然到最后也没练字成功,但起码不那么难看了。

  高中生一般是没有书包的,书都堆在桌洞和桌面上。桌面上的书,都是高的在两边,矮的在中间,一起站放在课桌前端,这样抬头便能看见黑板,不影响视线,也有效利用了空间。

       当然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上课偶尔躲在书后面做做小动作,讲课老师一般是看不见的。但一定得注意一个地方,那就是我们谈之色变的后门窗。因为心系于整个班级的老板,会时不时地趴在那里监督我们的学习。

       有聪明的同学在书旁放一小镜,正对后窗,老板一来他便会发现,并使眼色装咳嗽地警示他人。但如果被老板发现了小镜,后果也是相当严重。

       记得我的座位在最后排,有年冬天,我披着我爸给我的毛呢军大衣去上晚自习,出于一种恶作剧心理,到了教室,我把大衣随手挂在了后门窗上。果然没一会儿,老板就出现在了我面前,拿眼一斜我的大衣。我嘿嘿一笑,心照不宣地忙取了下来。

  高三之前,学校的大食堂还未建成,同学们都是以宿舍为单位,由选出的值日生从小食堂打饭回来吃。前一天,舍友们把要吃的饭菜报给值日生,值日生再写好订饭单上交给食堂,第二天食堂便按照单子分饭。

       每宿舍要准备一白搪瓷盆子盛馒头,一铁桶盛菜或盛稀饭,还有一大铁勺用来分饭。食堂里的师傅用大铁舀子把菜或者稀饭盛在我们的桶里,值日生带回宿舍用铁勺子均分给预订的舍友们。

      那时的学生很多,三个级部,每个级部六七个班级,每个班级又有四五个宿舍,一百来个值日生去唯一的一个窗口打饭,可想而知会是个什么状况。所以,为了不耽误同学们宝贵的学习时间,值日生打饭都是跑着去的,而且去教室上课时,是需要带着菜桶和盆子的。

       下课铃一响,值日生们便提桶拎盆子窜出教室,越过几百米的操场冲向食堂。那百人奔腾、奋勇争先的场面,那铁勺子磕的铁桶叮铛乱响的声音,刺穿了时空,现在想来依然心潮澎湃。

  那时的食堂,属于学校,菜分粗菜和细菜两种,粗菜嘛,便宜一些,细菜肉多,当然很贵,馒头嘛,又黄又硬。饭菜的卫生状况也很差,吃出个苍蝇蚊子类的太正常了,有同学还吃出一条肥肥的壁虎。若你啥生物都没发现的时候,也别庆幸,小心一咧嘴,让砂子硌掉你的牙!

  于是有经济头脑的教师家属,便去菜市场买回一堆便宜菜,加上鸡蛋或者一些肉,炒好后盛在桶或者盆子里,摆在食堂生活区里卖。五毛一份,比粗菜强一些,比细菜便宜,卫生状况也比食堂强多了。

       这些反成了想改善一下伙食的同学们的首选,生意竟是相当得好,一时间模仿者众。也差点让食堂炒菜师傅失了业。后来,因为一些大家心知肚明的原因被学校取缔了。

       不过在当时中国的那种大环境下,农村出来的学子们,大都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在生活上艰苦朴素。同学们在食堂订菜的时候少,订细菜的更少,一般都是去市场买瓶豆腐乳或辣酱什么的,或者买斤咸菜,再去食堂订个馒头,就这么一顿顿凑合过去了。

       那时,我爸所在的国营奶粉厂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效益越来越差,奶粉大量滞销,厂领导竟然想出了个用奶粉顶工资的馊主意。奶粉在当时还算是一种奢侈品,大多是幼儿和需要补充营养的人喝,一般人是不舍得喝的,所以很多职工守着一大堆卖不出去的奶粉发愁,我们家也是如此。

       于是我就用奶粉来顶囗粮,左一顿右一顿地喝起来。一箱喝完,我爸立马又送来一箱,反正家里还压着一大堆呢。实在喝腻了我就又想奇招,买来干海带丝泡在奶粉里,就着食堂的馒头吃,捞完海带丝后,再喝几囗奶粉汤,咸咸的,甜甜的,再带点微辣,囗感竟是相当的好。

        又当菜,又当汤,一菜一汤,百吃不厌,我为此举着实得意了好长时间。直到现在,我还是经常会想起奶粉泡海带丝的味道,心里不止一次地生出再吃一次的想法,可我深知,有些滋味,只能留在记忆里慢慢沉淀,在岁月的发酵下,越来越香。而一旦付诸现实,说不定仅存的那份美好,会被击打得支离破碎。于是,我断了再尝一次的念头,这道不是菜的菜,也成了我生命里的绝版。

  很多年后的某一天,偶遇高我一届的三中校友,他竟然指着我说:“你,你就是当年学校里那个天天喝奶粉,人人都羡慕的主?!”“我、我…”了半天,竟然无言以对,心头一万只乌鸦飘过,原来我当年竟是这么有名,还是被别人羡慕的“富主儿”。

  高三下半年时,学校新食堂建起来了,承包制,很多窗囗,很多座位,个人打饭,只要有钱,很多时令小菜都能吃到。于是,提桶跑饭,宿舍分饭,也成为永远的记忆。

  尽管学习紧张,生活清贫,正值青春年少的我们总能找出许多乐子来。

       记得有一年,有位同学带来一本气功书来宿舍,上面记录了很多气功功法。其中一种叫做灵子功,是开发人体电子的,现在在网上都能搜到。我们如获至宝,我和死党三石兄对此最是热衷。

        专等晚上查夜的老师检查完毕后便开始修炼。我睡下铺,我选的灵子功只是站在地上,双掌相握半小时而已,倒也平常,没有什么惊人之举。睡在我斜上铺的三石兄,不知练了哪一种,有天夜里,我于梦中醒来,迷糊中猛然发现,一道黑影站在斜上方,双手上举,擎着天花板,月光下甚是瘆人。

        一个激灵,我差点拎起枕头来自卫,好在马上回味过来,是勤劳的三石兄在练功呢。我晃了晃头,继续梦周公去了。后来,舍友们提意见,说大晚上的我俩的行为太惊悚,众怒难犯,我们也就消停了。

       九七年香港回归时,交接仪式定在午夜。学校不组织观看,也不允许庆祝。胆大有条件的一些同学,把衣服塞在被子底下,人早就翻墙出去,跑旅馆里看直播了。我们这些人,躺在床上苦哈哈地蒙着被子听收音机,那晚,学校如临大敌,怕处在青春叛逆期,富于爱国激情的学生们搞出乱子,组织了很多老师在宿舍楼下巡逻、蹲守。

  不得不说,青年学生们的爱国激情是相当充沛的,当收音机里传来香港回归倒计数结束的消息时,本来安静的楼区霎那间沸腾了,尖叫声,口哨声,呼喊声此起彼伏。

       馒头盆子,铁菜桶,破璃瓶子,暖水壶,稀里哗啦地被隔窗扔到楼下,吓得我们住一楼的连头都不敢露一下,更别提外面蹲守的老师们了,跑得那叫一个欢。有位仁兄扔了一墨水瓶,正巧溅到了某位老师的身上,废了他一身衣服。事后,很多宿舍挨了罚,可扔墨水瓶那位仁兄,最终也没被查出来。

  还有一次,有同学获悉某日夜里某时狮子座流星雨将会大爆发,很快这一消息便满校皆知了。那晚洗漱完后,同学们很快便上床睡下,罕见地没有让各班老板们费心。谁知,半夜里某点,无数台闹铃同时响起,同学们摸黑齐聚操场。

       记忆里,那是十一月底的初冬时节,恰巧寒流经过,小北风呼呼地刮着,操场上冷得很,但这根本湮没不了我们看流星的热情。同学们为了御寒,什么招数都用上了,有不少男同学都是披着大花被出来的!我们被彼此千奇百怪的穿着逗得哈哈大笑。

        很快,操场上挤满了人,因为声势浩大,老板们不可避免地从睡梦中醒来。在搞明白我们不是在搞暴动而是看流星后,他们并没有过多干涉,竟还有比较亲民的老板干脆和学生们一起观看起来。终于,有流星拖着长长的尾巴划过天际,引来满场欢呼,那一刻,不知有多少人许下了唯美的愿望。

        其实,那夜我们看到的流星并不多,信息闭塞的我们后来才知道流星雨提前爆发了,我们只看到了结尾。但哪怕只看到一颗,同学们也都很满足,年少时的那种热情,对美好新奇事物的执着追求,让呼啸的北风,严酷的寒流黯然失色。

  经常在晚上仰望星空的时候,依稀觉得,依然是那时夜,那时月,只是不见了那时的身影。那几道划过青葱岁月里的亮光,究竟让多少人的梦想成了真?那三届的校友们,还有谁记得那情那景?

  终于,迎来了那个七月。高考的话题太过沉重,浸染了太多的欢笑和眼泪,几家欢乐几家愁。我至今也不愿过多提及,毕竟,那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没有硝烟的战争过于惨烈!

       相处了三年的同窗好友们,或得意兴奋,或失落忧伤,在相互告别后,各自背起行囊,挥手间,从此天涯。

  多年以后,我终于怀着无比虔诚的心态,写下这篇文字,以此来缅怀那段已经逝去的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

作者简介:宋超,生于红石崖,幼时住胶州,少年移居王台至今。世间风月本无主,暂借归去未留痕。闲时乐于游山玩水,能于山林间一坐半天,追求师法自然,融于自然的境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