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声读物丨晏老师的一天

 家在黄岛 2020-07-10

陪你读书

家在黄岛

点击上方 绿标 收听音频 

题记

  晏军德老师是高职校一名普通老师,班主任。在去年的查体中发现甲状腺结节,医生建议要尽快手术切除。

  为不耽误正常上班,晏老师原打算在假期进行手术,由于自身身体及预约医生的种种原因,一拖再拖到了快要假期结束才动的手术。

  术后,医生建议休息3至6个月,他却仅仅休息了半个月,便返回工作岗位,开始了繁忙的一天。

  这是一个班主任老师真实的一天,也是每一位班主任老师的每一天。

晏老师的一天

5:40起床

  生物钟使然,五点钟,我标准睁开了眼睛。想起床,可是浑身懒洋洋的,摸摸还微微有点麻木的刀口,想去学校看操,可是身体却像压了百斤石头。

  手术后已经半个月了,刀口虽然已经长好,但毕竟伤了元气,尽管补这补那的好东西没少吃,体力还是没有完全恢复,一活动就虚汗直冒,尤其是清早起床,总是赖在床上不愿意起来,这可是从没有的毛病。

  半个多月了,学生的常规现在到了什么程度?不赶紧抓一下,估计就乱套了,这群孩子,三天不管,上墙揭瓦!还是得起床啊!

  我草草洗漱一下,吃了药,开车驶出小区。此时天还没有亮,偶见扫马路的,远远地闪着光。

  从城南到城北,尽管早上车少,路况好,到学校也将近6点30了,赶快到宿舍看看有没有懒虫。

6:30早操

  学生见我进了宿舍,动作麻利了起来,纷纷鱼贯而出,集合。

  和学生一起跑跑操,对身体已经发福的我应该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可是身体不饶人,只得在跑操前将想到的叮嘱一遍。

  即使这样,学生跑起来还是不尽人意,七上八下的,整个台面相当乱。该整整了,跑操不只是锻炼身体,更重要的是锻炼学生服从命令的习惯,还能体现整个班级的集体风貌。

  跑操后的点评,本来想压住火,可是没有控制住,叽里呱啦没脸没皮地说了一通,也不知他们能不能理解,恨铁不成钢啊!后面的学生面部表露出不耐烦的样子,可能要耽误他们吃饭了,本想就地解散,想到饭后的卫生清扫,又不厌其烦地叮咛一遍。

7:20早读

  早餐比较简单,很快就结束了。走出餐厅,折道又走进了宿舍楼。

  这帮孩子一年多了也没养成好习惯,不看紧点就拖拖拉拉。谁的铺面没整平,谁的脸盆摆放不齐,一一记下来,抽空说道说道,再摸摸门上框,有钥匙的顺便开开门帮他们整理一下,分,分,也是班主任的命根啊!

  早读铃响了,走廊里响起郎朗的读书声。学生平时话不少,早读时就都成了哑巴。为这事,我以前没少抓,道理讲了一大堆,什么有助于记忆,什么有利于锻炼语言表达能力等等,改进办法也想了很多,可是效果一直不好。

  去衡水学习归来,好多班级都学习衡水,采取站立式早读,效果听说很不错。想到这就赶紧到教室,领着班长、学习委员一起观摩其他班级的早读,回到教室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学生这才开始读了起来。

  早读这事还是要多抓一下,养成习惯就好了。

8:10上课

  今天的课是三、四节的。由于是术后第一天上班,先找之前给我代课的老师了解一下进度,赶紧利用两节课时间备备课,心里还默默地祈祷,班里不要出啥事,学校也不要安排临时性事务。

  期间几位同事过来询问我身体的一些情况,也是简单应付过去。

  好在我用的是电子教案,这门课程也是很熟悉的,将教案稍作修改,上网搜集几个案例,课前的准备算是完成了。

  上课时,才感觉出与之前的异样来。先是讲课时突然感觉不敢用力,稍稍用力脖子上的刀口就隐隐作痛。再就是总是不自主地用手去抻衣领,脖子上的刀疤像项链般闪闪发光,被学生看到总是不好的吧。

  现在上课PPT课件用的多,这真帮了我不少忙,如今更是雪中送炭。尽管身体不适,有了课件,还是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学任务。

12:20午休

  对我来说,最幸福的时光就是中午,因为不出意外的话,可以美美地睡一个午觉。

  吃罢午饭,分别找了早上内务有问题的学生谈了话。在预备铃之前进宿舍给学生一个老师在的暗示,这样午休就老实了。

  铃声一响,都安静了下来,其实整个宿舍楼也都安静了下来。值日的学生,班主任在楼道里穿梭,想说话几乎是不可能的。

13:50下午

  下午没课,趁这机会,找科长谈谈,请示一下最近的工作,了解一下班级的近况。瞅空闲忙地完善一下各种教学常规和班主任常规材料。

  本想组织班会,因班级近况不甚了解,又不是开班会的日子,只有先召开班干部会,强调一下各班委的具体职责,进一步了解班级出现的一些问题。班长稳重老实,工作扎实肯干,但担当不足,散会后,单独叫下他,私聊一会。

18:00晚自习

  时间过得好快,一天就这样一晃而过。

  晚自习时,提前让我的一帮“小徒弟”到木艺坊打扫卫生,今天抽空过去看了一下,好久没开门,案子上都落了一层灰。开工之前清扫一下,有个好心情,培养学生“扫除道”的素养,也尤为必要。

  木艺坊开工两年多了,也培养了好几批“小徒弟”,在培养他们兴趣爱好的同时,自己的特长也得到了发展。

  观察了一会儿班级自习情况,秩序很好,又来到木艺坊。

  此时,“小徒弟”们卫生清扫完毕,正在整理各自的台面。

  这帮徒弟早已上手,不用多说,都自觉地或锉、或磨、或锯,有模有样地干起来。

  我有点手痒,真想拿起工具一块干,想想自己的身体状况,还是忍了。

  穿梭于他们中间,指导一下锯弓的用法,讨论一下作品的构思。

  钳工和木工看似风牛马不相及,却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用的锯弓、锉等都是钳工工具,单纯让学生练钳工,可能会感到枯燥无味,练不了多大会儿,就不想练了。可是让他们用这些工具进行木艺制作,学生越干越有劲,所以开木艺坊即训练了学生钳工技能,又培养了一项兴趣爱好。

  看着学生用这些铁面无私的铁家伙将一块块朽木制出了一件件活灵活现的有了生命的艺术品,自豪感油然而生!

20:40晚休 

  不知不觉下课铃响了,当室外出现学生的嘈杂声时,才意识到晚休时间到了。“小徒弟”们清扫卫生,整理台面,恋恋不舍地离开木艺坊,我也得到宿舍查看晚休了。

  晚休铃前是学生相对自由的时间,洗洗刷刷,开开玩笑,聊聊天,孩子的天性暴露无遗,让他们放松一下也未尝不可。

  趁这个机会,和这群孩子开个玩笑,拉拉家常,拉近与他们的距离,毕竟好久没见了,打心底想他们了,是不是也想我?

  聊归聊,也得随时提防这群没大没小的孩子,一旦那个不知深浅的小子从后面突然勒住我的脖子来个后仰,那可就糟糕了!

 

21:00回家

  终于看着他们睡下了,也该回家了。不知宝贝女儿睡了没有,作业做完了吗?

文/李华锋

简介:家在黄岛作家联谊会成员。教师,闲暇时,喜到周围村落转悠,寻些烂树根或石头等民俗物件,或找些老人聊天。

主播/安静

简介:上泉朗诵社会员。热爱生活,喜欢文字,希望用声音传播文字,传递爱与美。

本期参与编辑

主编:静   秋

排版:宋荣芳

校稿:毕瑞霞

音频:刘泽堂

复审:姜蕴青

发布:裴   珊

“家在黄岛”主编

 文学爱好者

请戳一戳

西海岸新区人文生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