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来听小马说英文|如何让孩子开口说英文?千万别忽略这件事!

 俊熹麻麻小宇宙 2020-07-11

如何让孩子开口说英文?

千万别忽略这件事!

首先,必须要说明的是,我不是什么专家,或者专业人士,我写的文章,也只是分享我和小马的经验,可能有对的,也可能有走弯路的,不恰当的地方,但我们就是这样摸着石头过来的。

其次,我自己英文也不算好,虽然大一过了四级,大二过了六级,考研和读研时的英语,成绩还不错,但相比较来说,阅读的能力稍好,听说写,挺差的。工作的缘故,很多年也没有应用英语的环境,除了海淘,看看国外的网站咨询,也用不上什么。生了小马之后,深感英语启蒙的重任,重新捡起来,自己先学,再带动引导小马一起学。连续两年的心愿单,我都把英文作为每年要精进自己的一项。去年的心愿单是提高听的能力,希望看美剧能不用字幕。这个还在努力中。经过一整年听力语料的输入,有一次和小马爸一起在手机上看电影,《勇敢者的游戏:决战丛林》,有一段没有字幕,我竟然没发现,而小马家长会,听外教老师做课程内容介绍,讲解一些班级新闻等等,倒是完全没问题。今年的心愿单我写的是提高说的能力,所以,今年一整年,我都在推着自己改变“哑巴英语”的窘境,不怕错误的开口说说说。

在和小马的英文对话中,我也不确定自己是否语法用词都是对的。但语言,就是一种沟通的工具,我能理解你,你能get我,这就很好。所以,我也不怕丢脸,在家,在户外,在游乐场,在骑平衡车,在公交上看风景,坐动车去旅行,我都推着自己开口和小马用英文聊天。再怎么难,我单个单个蹦单词,建立两个人的理解,总是可以的嘛。

好,我们先来看视频。视频的内容是我和小马日常玩的一个叫做“Hello”的游戏时,我的录音,以及日常的照片。


我的态度:和孩子一起学习

我对世界上的各种各样的东西有很多的兴趣,我也喜欢学习。这个“学习”倒不是大家通常理解的那种学习,应该是借助学习这种形式,来满足自己对某一领域的好奇。对小马这个小小的小孩儿感兴趣,我想更多的了解他,了解他的身体发育,思维发育,心理状态,各种小情绪小心思,了解他的逻辑推理是怎么建立,所以,我会去读儿童心理学、去读发展心理学,读很多和这个小孩儿相关的书籍,因为我对他好奇。这个“学习”的过程,我其乐无穷,特别满足。

在英语学习上也是一样的。有了小马之后,我先精进自己,绘本,我先看,先学习,去找音频、视频去听,去跟读模仿;童谣,我先学,学会了唱给小马听,去表演、演示童谣的内容,去拓展游戏。我自己先利用各种软件去丰富自己的口语语句,模仿地道的发音。小马从幼儿园学会的歌曲,回来教我,我也认真学,和他一起唱。能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体会学习的乐趣,保持终身学习,吸收知识的状态,对我来说是件很棒的事。我甚至想过,等我们经济状况缓解了,想和小马一起再学一门语言。对我们俩来说,都是新鲜的语言,那会非常有趣吧。

和孩子一起学习,就把自己当成一个大孩子,不怕犯错,百折不挠。如果身边有英文好的朋友,更是可以在不打扰的情况下,多多请教她们。我有个同学,就会纠正我在朋友圈发英文时的语法错误,我特别感激她。

启蒙英语不能忽略的事

有意义的互动

从小马小时候,我们唱童谣开始,我们的“磨耳朵”,并不是单纯的放语料给小马听。我家很少有一直外放音乐当做背景声的时候,家里大部分时间,如果不是我们一家四口发出的声音,都是静悄悄的。这点和姥姥家常年开着电视背景声,完全不同。

小马学习的童谣,除了在幼儿园的部分,在家的部分,都是我一遍一遍的唱,或者我们一起看着视频学习的。这和一直外放童谣有一个明显的区别就是,外放的童谣,如果没有有意义的互动,就真的是一种不同于日常语言的“外语”而已。就像是,现在给你放一段西班牙语的童谣,放30天,每天都是同一首,你肯定会唱了,但你完全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建立起来的,也只是对这首童谣机械重复的感觉。而有意义的互动是,一边唱,一边演示,或者一边唱,一边听,一边看图/视频,让孩子了解,童谣在唱的是什么意思。

比如,我和小马经常用手指玩的一个游戏,叫《London Bridge》,小马用手搭起伦敦桥,我用手指当做小人站在桥上,我们一起唱到falling down的时候,小马手分开,桥倒塌了,我掉下去,他就哈哈哈哈哈大笑。这样的游戏,百玩不厌,而小马也完全能明白,我们唱的是什么意思了。

比如,我和小马爸和小马一起玩的游戏。我和小马爸面对面站着,手臂搭起London Bridge,小马从我们手臂下面的“隧道”快速的骑平衡车钻过去,有时,我会突然变换节奏,唱到falling down,一下就把他捉住了,他都会尖叫大笑,还要求再来,再来,再来,一次又一次。

比如《Five little monkeys》,我就是一边演示怎么在床上蹦来蹦去,怎么掉下来,磕到脑袋,妈妈怎么打电话,医生说了什么,来让小马理解的。

那这种有意义的互动,其实就是把童谣的情境,延伸到现实生活中,加深了孩子对于另外一种语言的理解。

前一阵儿,我自己在读《万圣节奇遇记》晚上回家,我就给小马念了一段。其实,这个故事很长,而且是分级读物,不是小马这个年龄孩子看的,但因为他知道ghost,witch一些单词的意思,再加上我用语气营造的一些氛围,他立刻就觉得很害怕,猜测我是在讲万圣节的鬼魂故事,用被子蒙住头,让我不要再讲了。哈哈哈哈。

游戏的方式进入,在日常中巩固

英语学习,并不一定就是要很正式的,拿本书,在那儿和孩子严肃紧张的一个教一个学,对于孩子来说“好玩”,是很天性送给他们的美好的礼物。把学习变成一件好玩的事情,让孩子享受到学习的乐趣,那“学习”就不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了。

说到我和小马在视频中的那个小游戏。这个游戏是小马创造的,我们叫他“Hello”的游戏。就像你听到的那样,我们一人拿一个小车,通常都是在床上,一边躺着一边玩,远远的走向对方,相互问候,然后谈论谈论,你什么颜色,我什么颜色,你有几个车轮,我有几个车轮,数一数,一起去爬山,过桥。可能还会遇见新朋友,引入新的车,还会有一些救援,帮忙的桥段。现在这个游戏因为小马幼儿园的主题,我们还引申到jungle里面去。看见各种各样的动物,我这个小车形容动物的外表特征,小马那个小车来猜是什么动物,这样的游戏真是我们玩得不亦乐乎的。

另外一个我们会用英文来玩游戏的时间,就是我和小马单独去骑平衡车的时间,我们俩一边走路散步,一边会去谈论各种各样的我们眼前所见。都是非常简单的对话:

小马:It's a flower!

我:Yes,very beautiful. You like yellow,right?

小马:I like yellow.

我:I like blue.

小马:No blue flower.

我:What a pity.

日常,我也会尝试,用简单的对话来和小马沟通。

我:Which car do you want to take to the sandpit?

小马:No car!

我:WHY?

小马:So big!

我:I can help!(我目光所及,没什么太大的车啊)

小马:OK!This one!(选了全家最大的一辆车)

其实,小马会的词汇很少,也很简单,但是这些很少的词汇,如果能很恰如其分的应用,就会帮助他加深理解。

好多次,他撞到东西,或者我没拿住东西,他都会说,oops!

我给他用baby oil做抚触,他觉得我力道太大了,会回头说 Be gentle~!

这些都是在日常情境中,很恰当的应用。

在学期反馈的时候,小马的外教老师,也在评语中对他的词汇量给了很充分的肯定。

发挥绘本力,应用sight word

我家也有很多英文绘本,一些我们读了太多次的绘本,日常就会拿出绘本里面语句来应用。比如,有一个绘本叫《Go away,big green monster》,里面重复的话语很多,尤其是那句go away~又简单,又有力量,小马就特别喜欢。有时,我们就会轮流说,Go away spider!Go away,fly!Go away,skeleton!

比如,I like,I can,I can't,都是高频常出现的sight word。坐动车的时候,我会和小马一起玩这样的游戏。可能我会发出邀请,我们来说水果。然后我们就会交替轮流说。

I like apple. 

I like watermelon.

I like litchi.

I like  kiwifruit.

I can jump.

I can stomp.

I can swing.

I can run.

一直这样说下去,是个游戏,也是对句式的应用。

语言学习最重要的事:沉浸,应用

除了家庭营造的语言环境部分,小马的幼儿园是双语教学的,他每天沉浸在双语的语境中,对他开口说英文,是一个巨大的帮助。外教老师不懂中文,也不会跟他们说中文,要跟上老师的节奏,跟上课堂的教学,他就得自己自动切换到英文模式中去。这就从某种程度上,阻断了母语的干扰。全心全意的沉浸在语境中,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他看到米饭,不会先想这个中文是什么,英文是什么,而当下就会即刻反馈,rice, more,please.

比如,millepede,是我看到老师发到微信群里的一个卡片上写的,我问小马这个怎么读,小马说他忘记了,明天要问问老师。第二天,他好像是真的去问了老师,老师告诉了他这个单词的读法,回家之后,看到我,第一时间就告诉我正确的读法。而看到图片的时候,小马的第一反应直接就是millepede。

啊啊啊啊啊啊,作为一个重度昆虫恐惧者,我不想放图片,请你们自己百度。555555。

沉浸在外语的环境中,或者说,特定时间段外语的环境中,真的是会帮到他们。我和小马有特定的英文时间,我们俩单独在一起时,就是我们的English Time,我们两个都会在这个时间段,阻断母语的干扰,动作,思维,表达,语气,全都切换到英文模式。如果在家庭中,或者特定的时间段营造全英文的氛围有点困难,而你又很重视英语的学习,也可以求助双语的幼儿园,一些在线的课程,兴趣班之类的地方。

最后还有一点,很重要。尊重孩子的感受。有时,我们一起说英文,或者我说的复杂一些了,小马听不懂,他就会要求我讲中文,或者绘本,中文一遍,英文一遍。我立刻就会“遵照执行”~尊重他的需求和感受。有时小马不愿意讲英文,我也不会push他,那我们就说中文啊,也没什么呀,想用英文交谈的时候,我们再交谈啊,完全没问题呀。家里有些亲戚,知道小马在双语的幼儿园,就很想当面让小马表演,如果小马想要表演,没问题啊,大家都可以乐呵一下,如果小马不想,我一定会坚定的尊重和维护他的决定。

以上就是我想分享的部分。当然,这些也只是近一年,我们在英语学习上的一些经验和感受。再学个两三年,我们的经验和感受可能又不同了,上面的想法被推翻了也是说不定的。

好啦,最后再附上我自己的一段学习英文的语音吧。对比两年前,我也为自己语言学习的进步而欣喜呢。

喜欢文章,请多多分享转发推荐呀~谢谢啦~


1、《幸福的疹子—5天4夜的幼儿急疹》

2、《幸福的疹子——黄小马2.0升级记》

3、《黄小马呼唤小伙伴啦~》

4、《强吻小狂人~随谁?!》

5、《小马和狂犬疫苗那些事》

6、《那件疯狂的小事叫——给!娃!刷!牙!》

7、《这一年啊——写在小马一周岁》

8、《小马惊喜多多的语言智力爆发期》

9、《16个月的娃,能说出将近200个中文词汇,10几个英文词汇,认知500个的事物,我们做了什么?》

10、《这两次的交手,我这是在和小马死磕吗?在教养中设定明确的“界限”》

11、《如何应对呕吐腹泻的生病娃?用冷静,用知识,用告知, 用饮食,用魔法!——小马呕吐腹泻护理全纪录》

12、《Sharing is Caring:孩子,交换和分享会让快乐翻倍的!》

13、《下雨天快乐满满|带娃去踩水花,去拜访雨歇的蜗牛,去观察世界变化!》

14、《放下ipad,远离电视,让我们用儿童剧滋养孩子的眼睛和心灵!》

15、《这一年啊——写在小马2周岁》

16、《我们去打一场漂亮的持久战吧!小马PK.支原体肺炎(上)》

17、《我们去打一场漂亮的持久战吧!小马PK.支原体肺炎(下)》

18、《雾霾天带娃好去处|在科技馆长大的小孩会超幸福!辽宁省科技馆玩转大攻略!》

19、《小马中耳炎的一二三四五事》

20、《两岁小娃全神贯注专心致志hold住2小时交响音乐会?这是真的!》

21、《在科技馆长大的小孩超幸福|看宇宙飞船看呆了的小孩,你是要当宇航员吗?》

22、《周末带娃去哪儿玩|恐龙馆大冒险~长在古生物化石博物馆也很好呀~》

23、《经验谈|宝宝如厕到底有没有训练这回事?“三不”原则或许能帮上小忙》

24、《带娃出差|无论去哪里,我们在一起就很好玩对吧?》

25、《家有呆萌喵|和Lucky哥一起长大:我说我们是二胎家庭,你们都不信!》

26、《我们摆小摊儿|以物易物,交换分享:小马掌柜嚎啕大哭get到的第一课~》

27、《听34M小娃说什么|嘿,这里有好多好多温柔的话吖!》

28、《和小马聊天|日常安全教育:和小马谈论亲历的一次火灾》

29、《吐槽猪队友|孩子高热40.2时,一个淡定,一个慌张才是标配?》

30、《牙齿变黄、脱矿,孩子就是不去看牙医,这些方法你试了吗?》

31、《逛博才是正经事|小马说想买博物馆?你以为你老子是马云啊?!》

32、用对谈疗愈|“孩子,你害怕什么?”“爸爸妈妈,你们害怕什么?”

33、《孩子两次流感,我和家里干了两场架~》

34、《我孩子是不是有强迫症?!怎么破?》

35、《你在南方的艳阳里,四季如春,我在北方的寒夜里,大雪纷飞~》

36、《孩子说,妈妈,老师不理我!老师说,家长,孩子叫不动!》

37、《妈妈的套路|缝井盖必踩的小家伙,现在为什么不踩了?》

38、《我跟你说,千万别去这个博物馆,孩子去了都不回家!》(二刷中国工业博物馆)

育儿生活目录下设如下关键词:美剧电影、小马成长、带娃旅行、碎碎念、育儿观点、买买买、读书、母乳喂养、猪队友、节日、纪念日、生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