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谢灵运《山居赋》浅读之二十四

 碎玉h43ve28g9l 2020-07-11
原文:

鱼则鱿鳢鲋鱮,鳟鲩鲢鳊,鲂鲔魦鳜,鲿鲤鲻鳣。辑采杂色,锦烂云鲜。唼藻戏浪,泛苻流渊。或鼓鳃而湍跃,或掉尾而波旋。鲈鮆乘时以入浦,迅(迅,左加鱼)沿濑以出泉。鱿音优。鳢音礼。鲋音附。鱮音叙。鳟音寸衮反。鲩音皖。鲢音连。鳊音毖仙反。鲂音房。鲔音痏。魦音沙。鳜音居缀反。鲿音上羊反。鲻音比之反。鳣音竹屳反。皆说文字林音。云:“锦衾有烂。”故云锦烂。鲈鮆一时鱼。鳡音感。迅(迅,左加鱼)音迅。皆出溪中石上,恒以为玩。】

碎玉浅注:

鱿,枪乌贼的通称。鳢,俗称黑鱼、鲫鱼。鱮,似鲂而弱鳞鳟,体侧扁,形略似鲑鱼,全身有显著的黑点鲩,草鱼。鲂,三角鳊。鲔,金枪鱼、吞拿鱼魦,古同“鲨”。鳜,桂鱼。鲿,古书上说的黄颡鱼。鲻,乌仔鱼鳣,鲟鳇鱼。辑,把收集材料进行加工、整理。采,采集。锦烂,锦绣灿烂。云鲜,云彩鲜明。唼,水鸟或鱼吃食。泛,同泛,漂浮。苻,即“白英”,又名鬼目草,茎似葛,叶圆有毛,子如耳珰,赤色,丛生。流渊,飘入深水。湍,湍急、湍流。鮆,头长,体侧扁,生活于近海,鱽鱼。浦,水滨、岸。迅(迅,左加鱼),鱼名。濑,沙石上的急流。《说文》,即《说文解字》,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是东汉许慎所编纂。《字林》,一部按汉字形体分部编排的字书隋书·经籍志题晋弦令吕忱撰,七卷。烂,灿烂。鲈鱼,体侧扁,嘴大,鳞细,背灰绿色,腹面白色,身体两侧和背鳍有黑斑。生活在近海,秋末到河口产卵。为常见的食用鱼类。鮆,头长,体侧扁,生活于近海;魛鱼。乘时,乘机;趁势。


碎玉意译:

鱼类则有鱿、鳢、鲋、鱮,鳟、鲩、鲢、鳊,鲂、鲔、魦、鳜,鲿、鲤、鲻、鳣等。通过集中分析可发现它们的色彩都很丰富,如同锦绣彩云一样斑斓鲜艳。或衔食小鱼、水藻;或追波逐浪;或泛游于水藻之间;或潜藏于深水之中。鱼儿或是鼓起鱼鳃在急流中跳跃,或是掉转尾巴在涡旋中搧动鳍翅。鲈鱼和鮆鱼还不时会窜上浅水,鳡鱼和迅(迅,左加鱼)鱼则喜欢在沙石上的急流中腾跃,似乎是在寻找源泉。(谢灵运自注):鱿字注音优。鳢字注音礼。鲋字注音附。鱮字注音叙。鳟字注音寸衮反切。鲩字注音皖。鲢字注音连。鳊字注音毖仙反切。鲂字注音房。鲔字注音痏。魦字注音沙。鳜字注音居缀反切。鲿字注音上羊反切。鲻字注音比之反切。鳣字注音竹屳反切。此皆《说文》、《字林》的注音。《诗经》说:“锦绣衣衾,甚有灿烂。”所以称之为“锦烂”。鲈鱼、鮆鱼为时兴之鱼。鳡字注音感。迅(迅,左加鱼)字注音迅。均皆出产于溪水中的石滩之上,常以为玩赏。

碎玉引

剡溪水北流杭州湾入东海。在近1600年前,许多原本生长在大海中的鱼类,溯洄在始宁墅边的剡溪水中嬉戏。作者虽然落笔不多,还是把各种鱼儿的生活习性描写得淋漓尽致,又而恰到好处。这些鱼儿色泽各异又丰富多姿,犹“锦烂云鲜”。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或鼓鳃而湍跃,或掉尾而波旋”。简洁的笔墨把鱼儿描写得活龙活现,又栩栩如生。鱼儿水中自由自在的生活,不就是谢灵运自己所向往的吗?

确实,谢灵运非常向往这种生活情调。据《太平广记》的故事,他在游永嘉石门洞时,偶遇两个鲫鱼精在浣沙。浣沙女撩拨起了谢公的情趣,他打趣说:我是谢康乐,一箭射双鹤。试问浣沙娘,箭从何处落”两个女子听了,不予理睬。谢灵运又吟一首诗:“浣纱谁氏女?香汗湿新雨。对人默无言,何自甘良苦?但听得二女吟道:“我是潭中鲫,暂出溪头食。食罢自还潭,云踪何处觅话音刚落,两位女子就消失不见,但见青山隐隐,烟水茫茫,佳人的踪迹无从寻觅,谢灵运只得怅然而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