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十八课目 带状疱疹

 金峰图书馆x 2020-07-12

李氏全息汤各论内容

二十八课目 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HZ)是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引起的一种常见的疱疹性皮肤病。其疱疹走形如蛇状,故又名蛇串疮。也叫缠腰火丹,蜘蛛疮等。

    带状疱疹的发病多数与感冒、过度疲劳、精神紧张、外伤、肿瘤、各种感染、系统性疾病等诱发因素致使机体的免疫力降低有关。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中初次感染VZV后,临床上表现为水痘或隐性感染,之后,此病毒进入皮肤的感觉神经末梢,且沿着脊髓后根或三叉神经节的神经纤维向中心移动,持久地潜伏于脊髓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中,在各种诱发刺激的作用下使之活动,潜伏的病毒再次激活,生长繁殖。

病因由于情志内伤,肝气郁结,郁久化热化火,致肝胆火盛;或脾失健运,脾经湿热内蕴,兼感毒邪(VZV),以致湿热火毒外溢肌肤而生:火毒蕴于血分则发红斑;湿热凝聚,不得疏泄则起泡疹;湿热之毒阻遏经络,使气血不通则疼痛。年老体弱者,常因血虚肝旺,湿热毒盛,气血凝滞,以致疼痛剧烈,日久才消临床表现

    发病前一般现有轻度发热,倦怠无力,全身不适,纳差及患处皮肤灼热感和神经痛等前驱症状。疼痛可于发疹前或伴随皮疹出现,也可在皮疹显现后出现。经过1-3日后,皮肤疼痛处出现不规则形红斑,继而出现多数簇集成群的粟粒至绿豆大小的疱疹,迅即变为水疱,疱液透明澄清,疱壁紧张发亮,周围有红晕。

    因新的皮疹陆续出现,疱疹常三五成群,并累累如串珠,簇集一处或数处,排列呈带状,但疱疹之间的皮肤正常。数日后疱疹由透亮变为浑浊,逐渐干涸吸收,或部分水疱破裂后形成糜烂面,最后干燥结痂痂皮脱落后局部遗留淡红色斑或色素沉着。

    本病轻者可无皮疹或只发生丘疹,不形成典型的水疱即可吸收,而严重者可有碗豆至樱桃大小的水疱、血疱、溃烂坏死。皮疹分布多发生在身体的一侧,以腰部,胸胁部,头面部及四肢部多见,一般不超过正中线,也就是说患病只侵犯人体的半边身子。

    病程一般半个月左右,愈后极少复发,有的患者即使皮损完全消退,但疼痛仍可持续数周或数月,其程度轻重不一,年轻患者疼痛轻微,而老年患者则疼痛严重,持续时间较长。

    鉴别诊断

    热疮(单纯性疱疹):好发于皮肤与粘膜交界处,皮损为针尖至绿豆大小的水疱,且常为一群,一周左右痊愈,但易复发

    水疱性湿疹:没有固定好发部位,皮损呈多形性,常对称分布。自觉剧烈瘙痒,可反复发作。

    加减细论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桂枝易肉桂3克,芍药加量)合腾龙汤加连翘、徐长卿、板蓝根、龙胆草各25克

    疼痛严重合止痉散同服

    疱疹发于腰胁部加川楝子15克,延胡索30克

发于胸部加薤白10克,全瓜蒌、丹参各30克

发于头部加当归30克,川芎20克,细辛10克

发于颜面部加牛蒡子、菊花各20克

发于眼部加白蒺藜30克;

    发于上肢加片姜黄或桑枝20克;

    发病部位在腰以下加川牛膝15-30克

乏力加黄芪,严重者合补中益气汤

    其他随症加减

    板蓝根味苦,性寒。入心、肺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之功,为治疗痈、肿、疮、毒等火毒热证之要药。《分类草药性》:“解诸毒恶疮,散毒去火。”《本草便读》:“清热解毒,辟疫,杀虫。”《现代实用中药》:“板蓝根为清凉、解热、解毒剂,用于丹毒、产褥热等。”临床多用于治疗流感、流脑、乙脑、肺炎、丹毒、扁桃体炎、痄腮、热毒发斑等,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其有抗菌、抗病毒作用。临床以大剂量板蓝根,配以大黄牡丹汤泄热破瘀,柴胡舒肝解郁,达表散邪,蜈蚣祛风,攻毒散结,治疗带状疱疹疗效颇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