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罗锦鳞:现代戏剧和当代戏剧

 戏剧传媒 2020-07-12

现代戏剧可指20世纪的戏剧,当代戏剧可指20世纪末至今的戏剧。

概括地说,现代戏剧呈现多种流派纷呈、相互竞争又互相吸取的复杂局面。发展到21世纪,当代戏剧的“多元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戏剧面临着低谷,面临着出新,面临着考验。现实主义戏剧仍然是主流戏剧,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并出现多种风格的现实主义戏剧,出现了许多非常有影响的戏剧家,如:

瑞典的斯特林堡(1849-1912)的“表现主义戏剧”:

一生创作了62部作品。最有代表性的是:《父亲》(1887)、《朱丽小姐》(1888)、《鬼魂奏鸣曲》(1907)等。他主张戏剧的空间和时间不存在,在极少的真实的基础上展开想像,形成新的图像:把记忆、经历、杜撰、荒唐和即兴混为一体。他不追求塑造人物,也不编制故事,而要创造出一种震撼人的灵魂的戏剧,产生恐怖、神秘的戏剧意境,以表达他对罪恶世界的仇恨和愤慨,以非现实的手法达到他对世界的概括。

比利时的梅特林克(1862-1949)的“象征主义戏剧”:

象征主义戏剧的哲学基础带有一定的神秘主义色彩,强调直觉和幻想,追求内心的最高真实。多取材于神话和寓言,通过生、爱、死的矛盾,表现人对命运的思考,通过符号式的人物表现抽象的哲理。艺术手法上追求朦胧、隐晦、神秘和多义性。代表作中最著名的是《青鸟》(1907)

英国的王尔德(1856-1900)的“唯美主义戏剧”:

王尔德主张“为艺术而艺术”,他认为不是艺术反映了现实性,而是现实反映了艺术。现实是丑恶的,只有艺术才是美的,只有美才是永恒的。艺术家不要有任何功利主义,也不要受什么标准的束缚。

他的代表作有《少奶奶的扇子》(1892)、《莎乐美》(1892)

德国的布莱希特(1898-1956)的“史诗戏剧”:

他不仅是位剧作家也是一位戏剧理论家。他创建的“史诗戏剧”,也称“叙事体戏剧”,被公认为“布莱希特体系”。20年代,他接触了马列主义,并同德国共产党有接触,但他始终没有参加共产党。希特勒上台后,他开始了流亡生活,他的创作也达到一个高峰。1945年二战结束,他回到了东德。创建了柏林剧团,实践他的戏剧主张。1956年8月10日,在排戏时心脏病发作,14日去世。

布氏认为,戏剧有两种。一种是亚理斯多德式的;一种是非亚氏的,他提出“史诗加戏剧”即所谓的“史诗戏剧”。他强调以马克思哲学观点认识和反映生活。在剧本创作上反对“三一律”,不重视情节,要求更自由地结构,可以是片断的组合,可以在演出中夹叙夹议,加入诗歌和舞蹈等手段。从戏剧美学上讲,他的追求是打破“舞台幻觉”,激起观众看戏时的思考。演员不要动感情,要和角色保持一定的距离,要客观表现人物,让观众产生“间离效果”,或称“陌生化效果”。

他的作品有:《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1939)、《伽利略传》(1938-1947)、《四川好人》(1938-1940)《高加索灰栏记》(1944-1945)等。

意大利的皮兰德娄(1867-1936)的“现代戏剧”:

他是意大利具有开创性的剧作家,也可以说是“现代主义”戏剧的前驱之一。他最著名的代表作是《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1921)。此剧巧妙地用戏中戏的结构,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不理解和悲惨命运。此剧上演震撼了欧洲剧坛,成为了不朽的名著,影响了后来的奥尼尔、布莱希特、田纳西。在罗马首演时,曾引起轩然大波,观众为此剧的内容争论不休,甚至动武,皮兰德娄只好从后台逃走。

此剧是写一个剧团正在排演皮氏的《各尽其职》一剧,此时跑来了六个被作者抛弃的角色,他们要求导演重新导演这个戏,让他们的继续生活在舞台上。后来,导演同意让他们的讲述自己的的经历。其实这六个角色是一个家庭的成员,母亲与父亲有一个大儿子,后来与父亲的秘书私通,离开了父亲。和秘书又生了二个女儿和一个儿子。秘书死后母亲带着儿女回到了父亲的家中。于是一家人在一起,不能容纳,不能理解,相互排斥。结果大女儿为生活所迫做了妓女,父亲去妓院,正巧遇到了大女儿。小女儿溺死,小儿子自杀。随着一声枪响,六个角色消失。导演发现排戏的时间到了,只好宣布《各尽其职》不排了。

作者通过学习此剧表现了他对人及人类生存困境的思考,人们是无法进行交流的,皮氏认为这是最为严酷和悲惨的事情。这个世界是荒诞的,非理性的。

法国的萨特(1905-1980)的“存在主义戏剧”:

剧作家、小说家、哲学家。1964年瑞典文学院打算授予他诺贝尔奖金,遭他以不接受官方的荣誉为名拒绝了。

他写过11部戏剧作品和多部电影。他的作品取材广泛,戏剧构想独具一格,手法娴熟,台词精妙。而寓于剧中的存在主义哲学,是他与其他剧作区别的最大特点。他认为“任何戏剧都是以表现哲理为前提的。”“人在一定的的境遇中是自由的,他在这种境遇中并通过这种境遇进行自我选择。因此,在戏剧中必需展示人所处的简单境遇,以及在这些境遇中所做的自由选择。”他在这里所说的境遇,是指限制人的自由的种种客观条件,如国家、社会、制度、人际关系、伦理道德、传统习俗等。人在境遇中有选择的自己的行为,而行为常常与境遇始终处于矛盾状态,表达这种矛盾就成了萨特戏剧的特点。所以有人称他的戏剧叫《境遇剧》。代表作有《死无葬身之地》《肮脏的手》《可尊敬的妓女》等。

瑞士的迪伦马特(1921-1990)的“悲喜剧”:

1956年创作《老妇还乡》,中文名《贵妇还乡》后他获得了国际声誉。1962年《物理学家》问世,奠定了他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他的悲喜剧样式也得以定型。此外,他的代表作还有《罗慕洛大帝》。

在创作上他反对必须遵循某种统一的风格或模式。他能“弃旧图新”,探索独特的艺术道路,追求“多彩的戏剧”,善于运用喜剧因素表现人物的悲剧性。

美国的尤金·奥尼尔(1888-1953)

美戏剧中最享有声誉的作家,被称为“美国戏剧之父”。他把现实主义和表现主义融合起来,形成了他独特的艺术特色。是一位戏剧革新者。1920年他创作的《天边外》在纽约上演成功,并获得当年戏剧最高奖——普利策奖。同年他的另一出戏《琼斯皇》,做了大胆尝试,用了象征主义和表现主义的手法,深入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

从事920年到1929年间,他写了十多部作品。其中有《安娜克里斯蒂娜》(再次获得普利策奖)、《榆树下的欲望》《大神布朗》《悲悼》《奇异的插曲》(第三次获得普利策奖)等。他死后的第三年他的《进入黑夜的漫长道路》得以上演,并第四次获得普利策奖。

美国的阿瑟·米勒(1915-2005)

《推销员之死(1949)是米勒的代表作。该剧描写了推销员威利晚年家庭、生活和工作的种种不幸,反映了美国梦的破灭。曾在北京人艺演出。他本人导演。引起轰动。此剧将现实主义和表现主义的手法揉合在一起,大胆使用了时空交错、意识流等现代戏剧观念,力求更深入地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取得了非凡的戏剧效果。他的另一部代表作是《撒勒姆女巫(1953)

美国的田纳西威廉斯(19141983)

代表作有:《玻璃动物园》(1944)、《欲望号街车》(1947)、《热铁皮屋顶上的猫》(1955)等。

同时,许多20世纪的哲学思潮,也为其他流派的戏剧发生了重大的影响。如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后现代主义、存在主义、荒诞派戏剧、肢体戏剧、先锋派戏剧、实验戏剧……都先后出现。他们大都是以现实主义戏剧对立的形态出现,又对现实主义戏剧产生很大影响,使得戏剧出现当代的“多元化”现象,大大丰富了戏剧艺术的发展。如:

贝克特的荒诞戏剧(1906-1989)

爱尔兰人,长期生活在法国。

最著名的代表作是《等待戈多》,表现两个流浪汉,在等待一个名叫戈多的,实际不存在的人。没有故事,也没有情节。只是两人在等待中的对话。对话也没有什么逻辑可言。当年在巴黎上演时,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后被20多个国家翻译并上演。

尤奈斯库(1912-1994)

生于罗马尼亚,后定居巴黎。他的第一部戏《秃头歌女》,副标题为“反戏剧”。1950年5月11日在巴黎公演。由于此剧没有情节,只是两位老夫妻在台上絮絮叨叨,让观众目瞪口呆,以致纷纷离场,只留下了三名观众。但他并没有气馁,继续写作。《椅子》一开始也遭到一样的命运。直至《犀牛》诞生,他的戏才逐渐被人接受。并以观看此类剧为荣。

法国的阿尔托(1928-1948)英国的彼德布鲁克(1925---)的残酷戏剧:

1932年发表了:“残酷戏剧”宣言。但他的实践并没有实现他的宣言。后因他的精神分裂症,住院治疗长达十年之久。死后,他的著作出版为全集37集。他的残酷戏剧的理念由英国的彼德布鲁克给予继承和实践了,《空的空间》为他的代表理论著作。

波兰的格洛托夫斯基(19331999)的“质朴戏剧”,也称“贫困戏剧”:

他曾在前苏联莫斯科戏剧学院学习,是中戏老院长的同学。他在波兰对戏剧进行了大胆的实验,并提出了“演员的表演是戏剧艺术的核心”的主张,强调表演艺术的重要性。其他都可以没有,演员的表演不可没有,因此创造了“贫困戏剧”的观念和理论。他开始搞了个实验剧场,只有几排座椅。对演员的表演他有非常严格地训练要求。对当今戏剧演出有极大的影响。

从古希腊悲剧的“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摹仿说)开始,到莎士比亚时代的“应该知道演戏的目的,从前也好,现在也好,都是仿佛要给自然(生活)照一面镜子;给德性看一看自己的面貌,给荒唐看一看自己的姿态,给时代和社会看一看自己的形象和印记。”(镜子说){《哈姆雷特》第三幕第二场}到后来的各种戏剧流派,戏剧都始终是“生活的一面镜子”,戏剧艺术是反映人生的艺术,“人生造就了戏剧,戏剧反映了人生”。2500多年来戏剧始终在人类的艺术生活中,有起有落,但始终是存在的和发展着的。

“温故而知新”。知道我们从事的艺术的历史,可以激发我们的奋斗精神,从戏剧的本质上多下功夫,从我们的自身多找原因,不要“怨天尤人”,也许有一天观众会被我们感动的…….

从戏剧史的角度,我们可以看到“演员和观众”,始终是戏剧的主体。做为一名戏剧演员应该知道一些戏剧史的常识和知识,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才能做一名“名符其实”的表演艺术家。



本文结束语:

首先,感谢“戏剧传媒”发布我的小文,并收集成“文集”。充分发挥了传媒的功能,为广大戏剧人提供了学习的机会和场所。

最近发布的“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到此篇“现代戏剧和当代戏剧”,加上我的“文集”之四中的《古希腊悲剧》之一二三和《古希腊喜剧》等文,实际是《欧洲及西洋戏剧史慨要》(简介),这些都是我60多年学习和教学中整理的资料,可能不够全面,但对大家了解戏剧历史和知识有些帮助。许多朋友点击下载,反映强烈。我认为一位戏剧工作者,对自己从事的专业历史是必须了解和知道。同时,在“文集”(四)中还有《中国戏曲简史》和《中国话剧简史》也是需要了解的历史。当然对于我们来说还有文学史、美术史、音乐史知识.......也是需要知道的。大家不要着急,一点一点学习和了解,积少成多,丰富自我,投入创作,会成功的!

也希望大家丰富补充,交流探讨,我会尽力为大家服务的!

——罗锦鳞





罗锦鳞:原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导演系主任,博士生导师,著名导演艺术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