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村走街串巷卖豆腐的人,边走边敲木梆子

 胶东故事会 2020-07-13

豆腐是一种传统食品,不管在城市还是农村,都经常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关于豆腐的做法,城市和农村可能差别不大;但买豆腐的过程,却有不小的差别。

城里买豆腐一般去农贸市场的副食品店,平淡无奇;而在农村,除了赶集的日子之外,平时要买,就只能等到卖豆腐的人走街串巷到家门口的时候。而这些走街串巷卖豆腐的人,个个都很有特点。如果卖豆腐的人是男的,那么他来的时候,全村基本都能听到音调拉得又高又长的吆喝声“卖—豆—腐—来”;而倘若是个女的话,那么她走街串巷的时候,通常都会伴随一阵敲打梆子的声音。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农村走街串巷卖豆腐的人也不多见了。前段时间,笔者在烟台郊区的农村,有幸见到了一位还在敲木头梆子的老奶奶。

这个村子名叫“王村”,位于福山区的门楼镇。

刚进村不久,笔者就听到街上一阵“邦邦”的声音。往远处一看,原来是这位老奶奶在卖豆腐。

实际上,敲梆子就跟“吆喝声”一样,作用是提醒村里的人:“卖豆腐的来了,快出来看看吧。”退回20年以前,如果在农村的大街上出现这种声音,很快就会吸引一大堆孩子迁来围观。

卖豆腐的人用的梆子,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中间方形带手柄这个是梆子板,用绳子拴在上面那个是敲棒,操作起来并不复杂。

听老奶奶介绍,梆子板用的材料,一般是桑树的木头。因为桑树的木头比较脆,敲起来声音比较响。这块梆子板,她已经用了快30年了,表面已经十分的光滑。

现在很多卖农副产品的人,都已经换上了电子秤,而跟木头梆子相搭配的是,这些老的卖豆腐的人,还习惯用秤砣秤。看到这样的景象,很容易让人回忆起二三十年前的旧时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