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翰林学问,国际视野,却辞去大学校长职务,一生只做个编书匠

 昵称32901809 2020-07-14

1936年,

这位老人70岁了,

人们为他祝寿,

但他是最反对做寿的,

于是,有人想到了以一种特殊的形式,

表达对他的敬意。

第二年,一部煌煌巨著出版了,

书中收集了21位作者的21篇论文,

每一篇论文至今都是经典,

每一作者,都堪称哲学社会科学界的一代宗师,

他们尊敬他,

称他为'富于新思想的旧学家'

'也是能实践新道德的老绅士'

他们赞誉他,

说他'兼有学者和事业家的特长'

今天当我们为他立传的时候,

发现用这本厚重的书作为他的寿礼,

再贴切不过了。

他就是,张元济!

因为在百年中国的历史上,

他就是为了中华民族嗜书爱书的第一人。

他,翰林学问,国际视野,却辞去大学校长职务,一生只做个编书匠

1867年10月25日-1959年8月14日(享年91岁)

1.翰林的出身,学贯中西的视野,卓识前瞻远见,让他起步不凡

1898年发生的戊戌百日维新,

是晚清帝国最后一次自救的努力,

也是最后一次革新的机会,

但是,它失败了。

参加支持和同情戊戌变法的杀头的杀头,

革职的革职,

当时的翰林院里,

张謇去办实业了,

蔡元培回老家教书了,

原本等着坐牢杀头的张元济,

因李鸿章相助而幸免,

李鸿章将他推荐给盛宣怀,

于是他来到盛宣怀创办的南洋公学,

当了译书院院长,

后来还当了一回南洋公学的校长。

他,翰林学问,国际视野,却辞去大学校长职务,一生只做个编书匠

翰林学识,晚清精英(张元济)

当年戊戌变法,

光绪皇帝要读西方新学的书,

开列书单,下交总理衙门购进,

朝中竟无人能通晓,

京城书店更是少有这样的书,

张元济却能把它们搜罗齐全。

而那些呈送光绪皇帝书,

大部分是张元济自己的,

因为上面有印章张元济的名字,

给光绪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事实上,张元济对戊戌维新的影响,

绝非在康有为,梁启超之下,

虽然张元济和当时大多数知识分子一样,

希望变法,但他和康、梁激进的革命的办法,

却是不同的,他似乎更有智慧和笃实!

光绪皇帝在下诏变法的第五天,召见张元济,

他对光绪的建议是:

兴办新式学堂,培养各种人才和注重翻译。

他,翰林学问,国际视野,却辞去大学校长职务,一生只做个编书匠

李鸿章和盛宣怀为张元济人生转折的贵人,受其扶持

2.引领高等教育,注重英才培养,人生的每一步都精彩纷呈!

19世纪末的上海,是中国的新学枢纽之所,

新式学堂,学会,报刊,出版印刷机构不断地从这里辐射中国,

这对于张元济无疑是巨大的吸引力,

南洋公学是当时中国少有的设备最完善,

人才最鼎盛的高等学府,

到南洋公学任职可以被认作张元济理想的延续。

他,翰林学问,国际视野,却辞去大学校长职务,一生只做个编书匠

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的前身)

在那个时代,对于知识分子来说,

无非到官场当中,去运作政治,做官,

或者可以去用他的那支笔,

来掀动一个思潮,创造一个文学。

但是张元济就觉得很重要的一个东西,

通过文化和教育的事业,

来自下而上,或者自下而下的

点点滴滴去建设一个文化中国的事业。

他,翰林学问,国际视野,却辞去大学校长职务,一生只做个编书匠

南洋公学一景(中院)

在张元济的主持下,译书院出版了严复翻译的

亚当.斯密的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当时的译名叫《原富》。

100年后的今天,

这本书仍然是世界经济学领域的经典。

他,翰林学问,国际视野,却辞去大学校长职务,一生只做个编书匠

当时,张元济看中的是英才的培养,

早先他和蔡元培等很多先贤一样,

以培养人才为首要,

他们痛感变法维新的失败,

是没有人才的基础。

所以张元济在南洋公学期间,

创办了南洋公学特班,

这个'特班'按盛宣怀的说法,

就是为中国的将来培养'大才'。

特班只有一届学生,

却出了邵力子,李叔同,谢无量等人。

他,翰林学问,国际视野,却辞去大学校长职务,一生只做个编书匠

邵力子

他,翰林学问,国际视野,却辞去大学校长职务,一生只做个编书匠

李叔同

他,翰林学问,国际视野,却辞去大学校长职务,一生只做个编书匠

谢无量

他,华丽转身,惊艳换行,倾注心力,全身心投入出版教育事业

然而仅仅过了三年,

张元济却做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决定,

他辞去南洋公学所有职务,

加盟商务印书馆。

他,翰林学问,国际视野,却辞去大学校长职务,一生只做个编书匠

当年的商务印书馆

只是一个手工作坊式的印刷工厂,

由排字工人出身的夏瑞芳创办。

张元济放弃了在南洋公学显赫的地位,

到一个弄堂的小厂里,跟一个小业主合作,

这样的一个转身,时人不解,后人也的多有猜测。

他,翰林学问,国际视野,却辞去大学校长职务,一生只做个编书匠

半个世纪后,因为中风、卧床已有数年的张元济,

用颤抖的手写了一首诗,告别商务同仁:

昌明教育平生愿,

故向书林努力来,

此是良田好耕植,

有秋收获仗群才。

诗中人们读到了他平生的理想,

也读到了一个重要事实,

他是自觉地把商务印书馆与中国教育的革新

连接了起来。

他,翰林学问,国际视野,却辞去大学校长职务,一生只做个编书匠

意气风发的张元济

与那个时代的很多人一样,

张元济把中国的希望寄托于'开启民智'

认为这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但张元济的思想已经从培养英才转向国民的普及教育。

他写给盛宣怀的一封信里说:

中国四万万人口,

只有四十万人受过教育,

受过教育的人也就是学过几句八股文,

对于应该知道的知识全部没有学到,

所以在当今那么发展的世界上,

这样下去我们国家要亡国风险。

他,翰林学问,国际视野,却辞去大学校长职务,一生只做个编书匠

张元济还认识到,

开启民智要出版好书,

他因此愉快地接受里夏瑞芳的邀请。

因为他们有相同认识,就是以'扶助教育为己任'。

张元济是翰林出身,学贯中西,他的地位和声望无疑

使商界与知识界,政界和教育界之间有了一座桥梁,

张元济当了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所长,

他聘请了一批扶助教育和文化建设的有识之士。

张元济制定了商务所有的出书的计划,

从此,出怎样的书,如何出书,

成为他一生的事业。

他,翰林学问,国际视野,却辞去大学校长职务,一生只做个编书匠

3.1以基础教育为先导,夯实并创新教材,领先知识教育界!

张元济走进商务的那一年,清政府颁布楼《学堂章程》

后来科举也废除了,这是中国数千年前所未有大变革,

与传统私塾书院不同的新式学堂在全国各地纷纷成立。

当时实情是教科书不是说中国没有,有,

但是都编的不是太好。

一类是教会编的教科书,是从西方引过来的,

对我们中国的国情不适合;

另外一类有些老夫子编的,写的太深,

读的费解,推行困难。

他,翰林学问,国际视野,却辞去大学校长职务,一生只做个编书匠

旧时的中国不仅国力羸弱,

更谈不上建设现代的科学文明,

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

都处于向西方学习和描摹阶段,

但为下一代编课本是不能描摹国外的。

张元济编课本很独特,不是单打独斗,

大家围坐在一起,就像今天开策划会一样,

每一个人都可以说出想法和主张,

倘若是被大家公认为有价值的,则详细谈论,

谈论者从儿童启蒙的特点入手,

由简入繁,循序渐进,

往往因为一个字,会争论的面红耳赤,

每一个点都要讨论到,

所有的参与者都没有异议为止,

每完成一篇课文,大家再轮流阅读,

或加润色,或竟改作,

相互为之,毫无成见。

他,翰林学问,国际视野,却辞去大学校长职务,一生只做个编书匠

编教材讨论会

1904年,商务版的《最新初等小学国文教科书》出版,

被全国各地学堂广泛采用。

商务印书馆的发行所,挤满了争购的人群。

教科书在晚清的时候,

他的发行总量他要占到全国的54%,

像最新国文教科书,

它曾经翻印过三十几次,

印刷的总量达到一亿册。

他,翰林学问,国际视野,却辞去大学校长职务,一生只做个编书匠

商务出版的教科书,

深受教育界的欢迎,

成为那个时代教科书的范本,

其它出版机构争相效仿,

再不能粗制滥造而牟利,

书肆之风,为之一变,

商务出版的教科书的影响力,

远远超过那些思想家的文本。

不仅仅是一代人,

甚至几代中国人的知识结构及思维方式的转变,

可以说都是和教科书联系在一起的。

他,翰林学问,国际视野,却辞去大学校长职务,一生只做个编书匠

知识分子走上文化救国道路不在少数,

惟有张元济选择了出版,他站到了幕后。

他在商务这个现代商业企业中,

书写了他的文化理想,

到了1910年,

商务已是晚清仅有的15家,

资产超过百万元的企业之一,

张元济,百年中国以出版来推动新式教育,

和文化启蒙的第一人。

他,翰林学问,国际视野,却辞去大学校长职务,一生只做个编书匠

在商务编书出书之余,

他还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搜罗旧书,

便专门为搜罗的旧书建了涵芬楼以供收藏。

影印古籍,他要选最好的版本;

推荐西学,他要找最好的翻译者;

出版新书,他要用最好的设备,最好的纸张;

他事无巨细,事必躬亲,

包括书稿审阅,教科书编写、

买纸张和印刷机业务等一一涉及。

他,翰林学问,国际视野,却辞去大学校长职务,一生只做个编书匠

张元济出身在浙江海盐的书香门第,

儿时玩耍的祖宅,是江南著名的藏书之所,

中国自古就有'敬惜字纸'的传统,

这个出身于藏书世家的翰林,

对书自然也是敬惜的,

张元济在危难的中国,

最终挑起了出版的大业,

因对书对敬畏,

于是以读书、访书、藏书、校书、出书,

贯穿他的一生。

他,翰林学问,国际视野,却辞去大学校长职务,一生只做个编书匠

3.2传播新知新学,打破常规,与时风接轨,竖起新文化运动另一面崭新旗帜!

清王朝倒了,新民国来了,

但是时局诡谲变幻,军阀连年混战,

无一不应了张元济的担忧。

蔡元培说:

这是黑暗主义横行的年代,

一个茫茫前路无归处的动荡年代。

他很明确地感觉到整个中国大地上,

还是相当大的强烈火药味,

而商务印书馆创始人夏瑞芳无端被刺杀,

至今仍然是个谜。

他,翰林学问,国际视野,却辞去大学校长职务,一生只做个编书匠

《新青年》杂志

在艰难的时世里,张元济做了商务的经理。

这时《新青年》创刊了,以此为标志,

影响深远的新文化运动开始了,

然而在这个新文化运动勃兴的年代,

商务印书馆却显得落伍了。

陈独秀,罗家伦等新文化的干将,

在报刊上点名批评商务的保守,

对张元济来说,他引以为豪的商务

还能否担当起传播新学新知的重任。

他,翰林学问,国际视野,却辞去大学校长职务,一生只做个编书匠

张元济主持大换血计划,

首先从受文化界普遍抨击的刊物开始。

1920年茅盾走进了著名的《小说月报》。

他起草了《改革宣言》,

宣称不仅翻译述西洋名家小说,介绍世界文学的潮流,

更要创造中国的新文艺。

革新后的《小说月报》一改过去,

刊载男女情爱,闲适生活的文字,

倡导'为人生的文学'。

迅速成为新文化运动最有影响的刊物之一。

著名作家老舍,巴金,丁玲等,

都是通过《小说月报》走上文坛的。

商务印书馆以其雄厚的资金和完善的发行网络,

为新文化运动推波助澜,

成为新文化的传播者。

他,翰林学问,国际视野,却辞去大学校长职务,一生只做个编书匠

他的整个鱼龙混杂的近代,

却始终是怀抱开明开放不偏执的态度,

提倡兼容并包开放的文化立场做事。

张元济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和学术情趣广集人才。

据《商务印书馆大事记》记载:

1920年到1922年间,

陆续进馆的就有,

郑振铎,王云五、竺可桢、任鸿隽、陶孟和等

他们中很多人都是中国文化科学领域的一代宗师,

商务印书馆也和'五四'时期的

蔡元培主持下的北京大学一样,

成为'各方知识分子汇集的中心'。

他,翰林学问,国际视野,却辞去大学校长职务,一生只做个编书匠

在张元济的擘划下,

商务编写了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全套教科书,

组织翻译出版大批外国学术和文学名著,

其中严复翻译的西学名著,和林纾翻译的欧美小说,

影响尤为广泛。

商务编辑出版的《辞源》

是中国第一部新式辞书,

开创了中国现代工具书的先河。

商务创办的《东方杂志》,《小说月报》

《教育杂志》等刊物。

都登上了那时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顶峰。

他,翰林学问,国际视野,却辞去大学校长职务,一生只做个编书匠

商务印书馆代表刊物

3.3迎来出版事业巅峰,人生高光时刻来临,却也是中国文化罹难的开始!

在上世纪初的文化巨变中 ,

商务印书馆完成了

从印刷工厂到出版巨子的蜕变,

成为和北京大学齐名的普及传播新知新学文化重镇。

1926年,商务印刷馆已经是远东最大的出版商,

分馆不仅遍及全国,而且开到了香港南洋。

在上海的宝山路,

建起了规模宏大的商务印书馆总馆,

涵芬楼也已经扩建成东方图书馆,向公众开放。

这一年张元济60岁。

他从商务退休了,

他似乎可以颐养天年,

也似乎可以摆脱多年压在肩头的重担,

能够全身心投入到自己喜欢的古籍整理出版工作。

但他实在无法预知,

正是因为商务对中华民族的巨大贡献,

一场浩劫将在六年后降临,

他穷其一生构建的事业将要被毁灭。

他,翰林学问,国际视野,却辞去大学校长职务,一生只做个编书匠

商务印书馆鸟瞰图(历史最鼎盛)

在上海档案馆中保存着一本影集,

记录了1932年'一。二八'战争期间

商务印书馆总厂及附属东方图书馆,

被毁后的景象。

他,翰林学问,国际视野,却辞去大学校长职务,一生只做个编书匠

商务印书馆及东方图书馆被毁摄影集

战争刚一开始,

日军的飞机就轰炸了商务印书馆,

宝山路的总管理处,编译所、四个印刷厂、

仓库,尚公小学等全部中弹起火,

随后日本浪人又潜入东方图书馆纵火。

浓烟遮蔽上海半空,纸灰飘飞十里之外,

火熄灭后,纸灰没膝,五层大楼成了空壳。

他,翰林学问,国际视野,却辞去大学校长职务,一生只做个编书匠

商务印书馆80%的资产被毁,

但最令人痛惜的是东方图书馆的45万册藏书,

包括善本古籍3700多种,35000多册,悉数烧毁,

价值连城的善本孤本图书从此绝迹人寰。

这个收藏古籍善本数量甚至超过当时国家图书馆的商务馆,

却全毁于侵华的战火里,

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永远令人痛心的悲剧。

他,翰林学问,国际视野,却辞去大学校长职务,一生只做个编书匠

或许是因为中国人有'敬惜字纸'传统,

两千年来,'焚书坑儒'一直铭刻在中国历史的耻辱柱上,

纵使秦始皇统一中华的千古功绩,也抹不去这一耻辱。

商务的被毁同样是历史抹不去的暴行,

当年的侵略者原本与中国人同文同种,

同样深谙'敬惜字纸'的道理,

种种迹象更是表明商务的毁灭不是战争殃及池鱼,

而是侵略者早已有的预谋。

他,翰林学问,国际视野,却辞去大学校长职务,一生只做个编书匠

商务被毁了,纸灰飘过张元济的居所,

望着漫天飘舞的纸灰,老人长久不语,

他对夫人说:

'这是我的罪过'。

工厂机器设备都可以重修,

惟独我数十年辛勤搜集的几十万册书籍,

今日毁于战火,是无从复得。

他,翰林学问,国际视野,却辞去大学校长职务,一生只做个编书匠

从此商务的辉煌一夜之间在地球上消失了,

'廿年心血成铢寸,一霎书林换劫灰。“

张元济涕泪长流。

他,翰林学问,国际视野,却辞去大学校长职务,一生只做个编书匠

3.4鼎盛的商务馆虽毁于战火,他却越挫越勇,老而弥坚,不竭余力收购并影印古籍出版,以专业敬畏,勤勉忘我,为中国文化续命!

66岁的张元济立即重新返回商务,

主持商务的复兴工作,

他用开始了每天早上八点上班,

下午六点下班,

晚上回家校勘古书的生活。

张元济对向他表示慰问的胡适说:

如果商务从此凘灭,未免太为日本人所轻,

他说,平地尚可为山,元济一息尚存,仍当力图恢复。

他每天的工作是如此地迫切,

他似乎忘却了自己的年纪,他也有预感,

战争的腥风血雨将再次降临。

他,翰林学问,国际视野,却辞去大学校长职务,一生只做个编书匠

张元济在商务馆被毁之前,曾凭一己之力,深入世界各地多方,

寻找散落典籍、收藏古籍善本、和影印古籍出版等大量工作。

黄沙大漠,舞乐飞天,

是人们心中千古的敦煌,

深藏在苍凉与古朴的黄沙之中,

敦煌同样记载了近代中国的文明劫伤。

1900年,敦煌典籍这样的国宝一现世,

在那个乱世中必遭劫难,

绝大部分敦煌典籍被随后赶来的西方冒险者盗走了。

在今天的大英博物馆,法国国家博物馆,俄罗斯科学院,

都有当年被盗的敦煌文物。

他,翰林学问,国际视野,却辞去大学校长职务,一生只做个编书匠

张元济考察欧美,收寻散落古籍文物等

敦煌典籍被盗两年后,也就是1910年,

法国国家图书馆来了一个东方人,

他向图书馆的负责人要求查阅,他们收藏的敦煌典籍,

走过重重的铁门高高的楼梯,

他在一间密室里,见到了流失国外的古老文献,

他想仔细地看,并想抄下目录,

以便以后再来翻拍影印,但他没能如愿。

这个东方人就是张元济。

作为第一个在国外寻访被劫国宝的中国人,

事实上,他的人生道路寻访几近湮灭的古籍,

一直是重要工作。寻书,藏书,校书,出书,

他把这看作是为这个动荡灾难的民族续命的大事业,

他为此耗尽了人生。

他,翰林学问,国际视野,却辞去大学校长职务,一生只做个编书匠

清末民初,时局动荡,

全国各地不少藏书家的藏书先后星散。

1906年,江南著名藏书家陆心源的后人,

打算出售路氏皕宋楼藏书,多为极其珍贵的宋版书,

消息传出,日本人多次登门,希望收购,

张元济闻讯,立刻亲往,设法将这批国宝留住,

当时全部资金只不过四十万的商务,

'慨然许以八万购之'。

他,翰林学问,国际视野,却辞去大学校长职务,一生只做个编书匠

诚然流传到民国,

论其天下的宋版书家底,乐观估计也就两千多部了,还包括残本。

但国宝最后还是被日本人买走了,当藏书运抵日本时,

日本汉学家惊喜莫名,认为这是日本一大胜利,

在张元济,则是终身以为耻辱。

他给友人写信,

'今悔之莫及,每一次追思,为之心痛!'

皕宋楼一家藏书就有两百部的宋本,

还加上元刻本等等,

就这样一次性卖给了日本人,

此举对张元济刺激和打击实在太大了。

他,翰林学问,国际视野,却辞去大学校长职务,一生只做个编书匠

心痛,国人皕宋藏书(宋版书)却被日本买走

张元济想尽办法开通收购古籍通道,

在自家门口,竖起了一块红底黑字的招牌,上书'收买旧书'。

有书贩夹了包裹前来,张元济就让家人先替他收下,

等晚上回来后再行翻阅鉴定。

他,翰林学问,国际视野,却辞去大学校长职务,一生只做个编书匠

他在报上刊登了收购古籍的广告,

每到一处,只要见到古籍善本,他必倾囊购买。

他自己带了古籍的数目,

辗转北京琉璃厂和书集散等地,

发现什么样的古书,在哪一家商店,什么样的版本

他就记录下来,作为他后来进一步买书的参考资料。

他,翰林学问,国际视野,却辞去大学校长职务,一生只做个编书匠

傅增湘是著名的版本目录学家,

也是张元济的知己,

张元济在给他信中曾写到,

吾辈生当斯大世,他事无可为,

惟保存吾国数千年之文明,

不至因时势而失坠,此为应尽之责。

他们之间书信互动极为密切,

总共有30万字之多,

大多停留在书、古籍的项目切磋上。

他,翰林学问,国际视野,却辞去大学校长职务,一生只做个编书匠
他,翰林学问,国际视野,却辞去大学校长职务,一生只做个编书匠

在张元济的苦心奋力下,

就古籍善本这一项,在全国已是首屈一指。

中原文物凋残甚,

欲馈贫粮备苦辛,

愿祝化身千百亿,

有书分饷读书人。

不同于从不把珍藏轻易示人的传统藏书,

张元济希望能让更多人看到古文献,

他不仅在涵芬楼的基础上办成东方图书馆向公众开放,

还用最好的现代印刷技术,影印出版古籍,

这是他一生的重要成就。

他,翰林学问,国际视野,却辞去大学校长职务,一生只做个编书匠
他,翰林学问,国际视野,却辞去大学校长职务,一生只做个编书匠

从第一本《涵芬楼秘笈》开始,

张元济陆续主持编校辑印了《四部丛刊》《续古逸丛书》

《百衲本二十四史》、《四库全书珍本初集》等,

其中绝大部分是在他1926年退休之后完成的,

是他晚年的全部心血。

可见他的全部寄托是为古人续命,

在中国人看来,这个'命'是文化生命,

它要靠人代代相续,

对于这种传递和接力,他有种自觉的使命感。

他,翰林学问,国际视野,却辞去大学校长职务,一生只做个编书匠

在张元济整理影印的各种古籍丛书中,用力最勤,

费神最多的《四部丛刊》和《百衲本二十四史》

这两部大书影响也最大,至今仍是海内外古籍工作者,

常备的基本文献。

他,翰林学问,国际视野,却辞去大学校长职务,一生只做个编书匠

《四部丛刊》从1915年开始酝酿,

到1922年初编出版,费时7年,

是现代中国出版史上没有先例的浩大工程。

这里面涵盖了500部书,

汇集当时公、私、中外的宋元明善本,及一些旧钞本、精刻本。

从定数目,选底本,文字校勘,到工程预估,印刷纸张,

张元济都亲力亲为,而其中最大困难,就是对版本的搜集挑选,

为此,张元济几乎访遍了当时中国有名的藏书家,向他们商借古书,

这一段经历,张元济称之为'求之坊肆,丐之藏家'。

他,翰林学问,国际视野,却辞去大学校长职务,一生只做个编书匠

近走两京,远驰域外,域外即指日本,

1928年,张元济为《四部丛刊》专程赴日访书,

在一个半月的时间里,

他饱览了东京、京都等地图书馆汉籍收藏,

他很珍惜这次访书,每天不停地阅选古书,

虽然他已是60多人的老人,

但他就像见到了自己最珍爱的东西,

每回都要做笔记直到深夜,

每到一处,都要商借拍摄,

带回上海影印出版,访书的直接成果,

则是带回了46种罕见古籍的摄影底片,

其中就有张元济以为耻辱的

被日本静嘉堂文库收购走的皕宋楼藏书。

他,翰林学问,国际视野,却辞去大学校长职务,一生只做个编书匠

在日本寻古籍目录

在《四部丛刊》出版之前,

中国最著名的古籍丛书是《四库全书》

但那部诞生于乾隆朝,以全国之力而成的大书。

无论选目还是抄写质量,都颇受后来学者的诟病。

而已张元济一人之力,

成就于百年中国苦难岁月的《四部丛刊》,

无论在选目的精当,还是在校勘和影印质量方面,

都远远超过前者。

他,翰林学问,国际视野,却辞去大学校长职务,一生只做个编书匠

古籍流传世间已久,在岁月的侵蚀下,

残破墨迹不清是最平常不过了,

这就需要修校;

用心地把不清楚的字迹描清楚,

专业人士称为之描润;

但这只是校勘古籍最初步的工作,

他还需要不同的版本,

对照甄别,断其是非。

张元济就是这样亲力亲为地为每一册书,

做着初修、精修、复校、总校的工作

他终日伏案,每天的工作量是一百页,

每一页都校勘到准确无误为止,

直到今天,看过张元济校勘的影印件的人,

都叹为观止。

他,翰林学问,国际视野,却辞去大学校长职务,一生只做个编书匠

张元济(初修、精修、复校、总校工作贯穿一生)

张元济是在一个动荡的时代里,

辑校整理古书,

钩沉整理进而维系中华文化的一线命脉,

但一方面,

传统的文化却因为这个国家日益破落而被人丢弃,

遭人破坏而沦丧,

因此,张元济的工作就更需要眼光、胸怀和毅力了。

他,翰林学问,国际视野,却辞去大学校长职务,一生只做个编书匠

另一方面,商务毕竟是企业,在商言商,

搜集编校古籍毕竟需要巨大的成本,

所以,张元济遭人反对也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由股东在报纸上写文章指责张元济收购古籍是'徇一人之嗜好'

文弱儒雅的张元济拍案而起,承诺'此事决不使公司于营业上有损'。

《四部丛刊》挣了100多万,

营业的成功,为他持续编校藏购提供最大保障。

他,翰林学问,国际视野,却辞去大学校长职务,一生只做个编书匠

张元济这么一个是嗜书如命的人,

竟同样善于管理和经营。

在完成《四部丛刊》的初编后,

又做了一项伟大的文化工程,

就是《百衲本二十四史》的影印。

二十四史讲诉的中华民族的故事,

是自三皇五帝开始的完整的历史,

但历史的流转,它已形成各种的版本。

张元济不仅要挑出最好的版本作为底本,

还要将其它版本不同地方都汇集起来。

最初传下来的宋本缺卷缺页配页,

还要配宋本和元刻本。

这样的工作是无声的,

只是对挚友的信中,他才说,

'工程之难,为从前竟未想见'

都是自己手写上版的,工程非常的大,

通宵达旦,校勘和批复细致要求都超乎想象!

他,翰林学问,国际视野,却辞去大学校长职务,一生只做个编书匠

当《百衲本二十四史》影印所需的样张都已完成,

战争却来临了。

1932年的'一。二八'淞沪战争中,

所有的一切又化为灰烬,

商务被炸毁的时候,张元济已退休六年,

他一生的心血竟这样毁了。

他,翰林学问,国际视野,却辞去大学校长职务,一生只做个编书匠

商务印书馆的历史照片

他不甘心,冒着年迈,又从头开始校勘,

《百衲本二十四史》他仿佛和时间赛跑,

他要赶在灾难再一次来临之前,

经过四年多的日日夜夜,

《百衲本二十四史》终于在1936年出版了

这时距离抗战全面爆发,只剩下不到一年的时间,

而张元济已整整70岁。

他,翰林学问,国际视野,却辞去大学校长职务,一生只做个编书匠

《百衲本二十四史》部分卷

1937年年初,战争已是山雨欲来,

这时,一本小册子在国人中间逐渐流传开来,

小册子很薄,不到5万字,

记述了中国古代14个杀身成仁舍身取义的侠义故事,

小册子取名叫《中华民族的人格》,编写者正是张元济。

他对外来的侵略无比痛恨,

置身于这样的时运和世态,

张元济是异常沉痛地关切着民族的去路,

他曾对中国自晚清以来的那一种新教育,

他有一个痛切的反省。

他就觉得新教育之所以没有起到真正的效果,

就是新教育,大家只注意到一种'新',

实际上没有注意到人格的培养。

这也许在他在国难日益深重的时刻,

编写《中华民族的人格》。

抗战胜利的时候,他为此书题词:

孔子曰:杀身成仁,

所谓仁者,就是人格也,

生命可掷而人格不可失。

他,翰林学问,国际视野,却辞去大学校长职务,一生只做个编书匠

八年抗战,张元济蛰居上海,

他主持着没有撤离的商务董事会,

拒绝在汪伪政权下注册,

杜绝与日伪的任何形式合作,

甚至停止了股东年会。

因为生活艰难,

这个古稀老人只能靠卖字维持生活,

但即使卖字,他也绝不给汉奸写一个字。

珍珠港事件以后,日本人占领了租界,

虽然老人隐居一隅,但他依然关注着时局的发展,

关注着那因战乱而流散的中华文明的在残简断章。

他,翰林学问,国际视野,却辞去大学校长职务,一生只做个编书匠

在沦陷的上海,张元济与叶景葵,陈陶遗等人,

一起发起成立了合众图书馆,

为散佚的古籍文献搭起了一个家。

张元济还给远在北京的顾廷龙写信,

邀请他来主持图书馆的工作。

就这样在艰难的抗战中,

是他和叶景葵两个人倾其了所有。

又合办起了一个图书馆。

他,翰林学问,国际视野,却辞去大学校长职务,一生只做个编书匠

他在战祸相连,文物图书大量散亡之际,

以微薄之力,收藏,保存古籍善本,

发展成为上海最具规模的图书馆,

到1949年,合众图书馆已有藏书22万册。

上海解放后,张元济捐出了全部藏书,

成为今天上海图书馆重要的珍藏。

他,翰林学问,国际视野,却辞去大学校长职务,一生只做个编书匠

合众图书馆旧址

1949年,张元济步入他生命最后的十年,

然而到了年底,这个82岁的老人他中风了,

半个身子不能动了。

他看书的时候,

只能靠在墙上,半卧着,

但他让家人制了一张小桌,

放在床上,虽然已是病重残年,

但靠着这个小桌,放置墨盒笔和放大镜,

张元济依然继续着他的编校工作。

他,翰林学问,国际视野,却辞去大学校长职务,一生只做个编书匠

中风的他,风烛残年的他还在坚持编校

当年东方图书馆悉数被毁,但幸好574种善本,

因存放在当时租界的银行的保险柜里,得以保存,

张元济深恐这批幸存的书再遭不测,开始对这批图书编目,

在病榻上,这张小桌上,张元济用放大镜,

一个字一个字地完成了涵芬楼灰烬余书录的编校。

这是他人生最后一本书《涵芬楼灰烬余书录》

了却了牵挂20年的心愿。

他,翰林学问,国际视野,却辞去大学校长职务,一生只做个编书匠

他为刻本《金石录》做了鉴定,并题写了跋文,

在他的弥留之际,仍惦记这古书《册府元龟》的影印出版,

但他已耗尽了人生。

他,翰林学问,国际视野,却辞去大学校长职务,一生只做个编书匠

4.他,成了捍卫民族文化的精神图腾,以倔傲的身影,光复了一个敬畏书的时代!

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

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这是张元济晚年写的一副对联。

他,翰林学问,国际视野,却辞去大学校长职务,一生只做个编书匠

一个文明古国绵延至今,

想来就是有这样的传统,

就是有张元济这样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