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度长文《课程开发你被“坑”过吗?》(TTT导师刘明源)

 刘明源讲师培训 2020-07-14

作为一名专注于讲师培养的职业培训师,近几年明显的感觉大部分来自终端的需求逐渐偏向课程设计与开发,不光是本人,很多的同行业也有同样的感受,早先但凡有讲师培训或者TTT,多数还是聚焦在“呈现”、“表达”、“讲授”,如今为何转到了“设计”、“开发”、“出品”了呢?鉴于近几年与多个发力于组织人才发展的企业打交道,我总结如下几点原因:

  


一、成果导向

走在组织人才培育前列的外资企业、大型国有企业尤其看重此点,我们知道一次培训的效果很难做精准的衡量,虽然按照柯氏四级评估相对量化一二级评估,但与实际的效果落地还是差之千里,对于培训组织部门而言,一次培训能实实在在留下一些可视化成果才能做到有说服力。同时培训成果,尤其是类似于课程包的出品,也是验证培训师授课理论的方式之一,避免培训师光说不做假把式,综上无论是终端客户还是学员用户及培训师,对于开发成果而言通常是不会排斥的。

二、经验内化

成功的组织一定有着成熟的经验,只是多数这样的经验藏匿于某些优秀的员工或者班组、部门身上,为了避免重复“踩雷”,让更多的人走“捷径”,那么就必须将过往最佳的实践或者教训,萃炼出来从而帮助更多绩效偏弱的人,课程设计与开发恰恰承担了这样的使命和职责,所以组织的积极向上、良性循环,要求优秀的经验内部提炼、复制传播、消化吸收。

三、需求进阶

作为侧重于现场表达呈现的TTT类课程,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大地上,已经普及了将近30年,那些走在前列的企业和培训部门,可能少则组织过人均1次,多则人均2-3次皆有可能,所以可以夸张点说,当下的通识类TTT培训有点像扫盲班。课程设计与开发,则是在通用TTT基础上的进阶需求,帮助内训师完善“编导演”全能角色。

以上分析了课程设计与开发为何被组织青睐,那么问题来了,组织内部的课程设计与开发现状如何呢?令人不安的是,很多没有经过系统训练的内训师或者内容专家正在被“坑”,不仅如此,他们也在“坑”着其它人,真有这么毛骨悚然吗?答案是有的。另外,我们也发现了一种奇特的现象,尽管大家知道某些是“坑”,但当下的他们对于这些“坑”只可意会,无法言传,只好继续让它“坑”下去。

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有哪些常见的坑点吧。

  


一、课程开发=课程设计

这个“坑”点,相信很多朋友似曾相识,第一反应“好像不对”,可是哪里有毛病,真的是只可意会无法言传吧。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大家把“课程开发”等同于“课程设计与开发”,所以出现了上述等式,但反过来说,如果“开发”等于“设计”那么为什么不直接就叫“课程开发”,干嘛还要加上“设计”呢?之所以出现这个“坑”点,主要是在以下两个知识点上模糊了。

1、开发模型

大家都知道很多工业品批量生产之前都需要开模,模具一旦确定,基本上产品就被定型了,简单说锅的模具只能生产出锅,碗的模具只能生产出碗,同样道理课程设计与开发也存在开发模型的,不同的模型开发的成果虽然差异不大,但过程略有不同。

ADDIE可以说是课程设计与开发模型中的模型,很多模型都是在此基础上演化而来的。

    对课程开发模型的研究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处于蓬勃发展期,到八十年代后期逐渐步入成熟和稳定发展时期。在1961-1965年密西根州立大学巴森博士(Dr. Johnson Barson)提出了 “巴森模型”(Barson’s Model)(Gustafson & Branch, 1997),这是早期系统性课程设计与开发模型中的经典模型之一。1975年,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两位教授在教学设计大师加涅的帮助下,为美国陆军设计了一个课程开发模型。这个模型中包括分析(Analyze), 设计(Design), 开发(Develop),实施(Implement),评估(Evaluate)五个要素,一共有19个步骤,因此也被成为ADDIE模型。

  


    由上图可知,整个课程设计与开发历经五大核心环节,其中“设计”是指针对特定的“需求”,开发学习目标、教学内容,尤其是理性的解决问题的“答案”,简单说“设计”是指教学内容的开发,而“开发”则是针对教学内容配置的必要的教学活动,算是“演绎形式”的开发。

   2、阶段成果

   ADDIE有五个关键阶段,那么每一个阶段的产出为何物呢?为了方便大家理解和记忆,我做如下的对应。

“分析”—《培训需求报告》,通过“望闻问切”等多种方式找出组织期待与学员需求交集。

“设计”—《课程大纲》,明确用于解决问题的“答案”时的逻辑结构、课时、对象、目标。

“开发”—《培训课件》、《配置表》等,开发必备的演示材料及教学活动。

“实施”—通过“说课”或“试讲”方式来检测开发成果,最终形成“评估”。

“评估”—《评估报告》或《优化建议》,同时出品“题库”,完善“课程包”。

所以无论从“开发模型”还是“阶段成果”来看,“设计”与“开发”都不是一回事,当然限于篇幅,此处我们更多还是抛转,以引出更多看官的“玉”。

  


二、课程开发=制作课件

从第一部分的分析,我们已经知道了这个伪命题是个十足的“坑”点,但是你知道有多少企业的专兼职内训师就是这么干的呢?答案是大多数人。大家害怕遗忘所要讲授的内容,同时也是为了符合“领导们”的口味,大多数朋友都会把要讲的所有内容一股脑的写在了PPT上面,最终形成了WPPT,又叫word搬家。出现这样的现象,主要原因在于:

1、领导要求

可能大家会觉得我在甩锅,事实上这样的情况,在组织内部数不胜数,经常学员向我反馈“刘老师,如果按照你的这个方式开发出来的课件,我们领导那肯定不能通过”,每当此时我还真有点“哑口无言”,为什么呢?

老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很多组织内部的“领导们”缺少课程设计与开发的专业素养,评价下属的出品,只能基于过往的经验以及主观感觉,靠“拍脑袋”评价下属,就好比一个从不出门的家长总是叮嘱孩子“外面的世界太危险”一样的道理,所以在此我们恳请所有的“领导们”只有正自己才能观他人,不妨一起来系统学习“课程设计与开发”吧。

2、课程包

但凡做“课程设计与开发”的老师,说到出品,通常我们会用“课程包”而不是单一的“PPT”,既然是“包”说明里面的装载的东西不会少,那么一“包”装多少内容呢?不同的流派可能会不同,我的课程通常会出品这么四样东西。

课程大纲—纲举目张,属于这个课程包的灵魂出品

培训课件—课堂演示,是组织和内训师最为看重的出品

配置表—相当于 “培训课件”的使用说明书

测试题—用来测试教学效果,同时也是提醒培训师觉察重难点内容

正如“菜单”与“菜谱”的关系,顾客只能看到“菜单”简洁明了,只有名称(概念)和价格(数字),有的可能会配置对于的图片(视觉冲击),而较为复杂的制作工艺,则在“菜谱”中呈现,顾客是不能看到的,否则就泄密或者露底了,同理课堂教学,如果学员一眼就洞穿了培训师想要讲授的内容,那么培训师的价值几乎为零,而所有讲授内容,事无巨细全部放置在PPT 上正是这样的结果,SO“课程开发=制作课件”绝对是个“坑”点。

  


三、备课=逐字稿

课程开发的成果需要验证,正如汽车下线需要试跑一样,验证开发成果的方式通常会是“说课”或者“试讲”,“说课”是个复杂的概念,我将专门撰文再来阐述,这里主要聊聊“试讲”,新开发的课程不熟悉是肯定的,加上不够完善,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你发现了吗很多新手老师开讲之前的备课,通用招术就是写“逐字稿”,而且越是认真投入的朋友,越是如此。“逐字稿”的好处不言而喻,内容完整、熟能生巧、整体可控,但弊端也是较为明显:

1、一成不变

逐字稿一定是在课前编写,只能假想教学现场的状况,而一旦发现意料之外的情形,则完全不在可控范围之内,最终被砸了场子。同时针对不同的学员对象,讲法就被固定死了,打个比方说,鱼有N多种做法,一旦写成逐字稿,只能是某一种做法,如红烧鱼,当客人不爱吃红烧鱼是根本来不及更换其他方式,只能“赔了夫人又折兵”。

2、味同嚼蜡

写稿、背稿一气呵成,培训师最害怕出异常,尤其是被打断,因为容易忘记,所以讲课的过程就是不断回忆和背诵的过程,语气语调没有对话感,和学员之间的互动也受制约,对于学员而言,听到的课程内容更像是先进事迹报告会或者经验分享,而不是教学相长的培训,没有情感、没有味道、没有触动。

那么在“课程设计与开发”怎么才能解决这样问题呢?答案是得“靠谱”,这里的“谱”指的是“培训行为配置五线谱”,正如很多优秀的歌唱家所唱的曲目不一定是自己所写,要想唱别人为自己写的歌,除了模仿就只能识谱了,同理培训师只要能识“培训行为配置五线谱”,那么拿到课件之后,就不要死记硬背了,提前的备课主要就是识谱。

至此和大家分享了“课程设计与开发”中常见的三个“坑”,古人说“谋定而后动”,同时我们也不断强调“只有想破,才能讲破;只有想通,才能讲通;只有想透,才能讲透”,只有方向正确了,方法才能奏效,所以呼吁所有关注“课程设计与开发”的朋友,及时找“坑”、填“坑”,避免自己和后来者入“坑”。

  


    这里是TTT导师刘明源的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原作者,谢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