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州散文】张兰洲:又是一年豆荚黄

 中州作家文刊 2020-07-14

No.210

又是一年豆荚黄


河南内黄  张兰洲

每当我吃着母亲炒的麻婆豆腐或凉拌煮黄豆时,儿时乡间收割黄豆的情景总是历历在目、时刻萦绕心底,始终有种不吐不快的韵意…

仲秋时节的乡间到处是一片丰收的金黄。田野里远远望去犹如一幅清明上河图,路上来来往往川流不息的牛车、地里俯身弯腰收割各种农作物的农民后生、田野里到处散发着金秋时节硕果累累丰收的淡淡的轻香、天空中早已看不到布谷鸟的身影和鸣唱、只有几排准备南下的大雁舞动着秋天的旋律,尽情地涂抹着天空的绚烂…远处头顶上飘浮着几朵白云把蔚蓝的苍穹装点,充满着一种灵动的诗情画意。多么优美动人的一幅乡间秋韵油画啊!可惜我不是画家张大千,如果他老人家在此,一定会挥豪泼墨把这人间美景永远定格在自己的妙笔之下…

和往年一样,我和父母把玉米棒子收回家。因为家里院子较小,为了尽量少占空间,勤劳善良的父亲总是用铁丝网围积成囤,然后把剥掉玉米裤的玉米棒子堆放在一起。满院的金黄透过铁丝网萦人耳目,让人看了总觉得心里有一种踏实的幸福…

这时候,北地河沟上的一块大豆也已丰收在望,这是当初父母辛勤播种的希望…

曾依稀清楚地记得,父母拉着木板车带着三张镰刀,我跟在车后随尾而至。

到了地头,父母先把木板车放好、然后招呼我拿镰刀。我和父母每人一垄站定,放眼望去,“哇塞!遍地的金黄,一种逼人的丰收!犹如一张金色的地毯把这片不毛之地覆盖萦绕。”

干枯萎蔫的豆叶低垂着脑袋,金黄金黄的豆荚尽展眼前。由于已经熟透,它们都裂开着嘴。低头仔细一看,饱满滚圆的黄豆粒已露出了丰收的笑脸,它们犹如一群群顽童调皮可爱…

我和父母俯下腰身准备开战,只见父母左手轻轻把着豆棵,躬身弯腰、右手挥镰,大概距豆根二三公分处用力一㧟,整棵大豆就被俘获在手。虽然是仲秋,但正午的秋阳依旧炙热晒人,额头的汗水也顺着脸颊滑落地面…

时间在一分一秒中悄悄流逝,我和父母的身后留下了一堆堆割掉的大豆棵。收割时一不小心,干尖的豆荚有时候会把手面刺破,一种针扎的刺痛立刻麻木了我的神经…

夕阳垂暮,彩霞映红了整个天空。我和父母把大豆棵装车回家,如血般的夕阳把我们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

父母把收到家的大豆棵找一块干净的空地摊开,待好天我们一起用石磙子碾上。一遍、两遍…父亲用钢叉把豆秧挑走堆放在一边,满地滚圆金灿灿的黄豆立刻萦满眼前。母亲用扫帚把这些如金子般的黄豆扫到一块,父亲找来麻袋,借着晒场路边的秋风稍稍轻扬、碎小的豆荚皮立刻与黄豆分离,最后我和母亲抻着麻袋口,父亲用铁簸箕开始装黄豆。

伴随着“唰唰…”的声响,金灿滚圆的黄豆不一会儿装满了麻袋。父母望着这丰收喜人的黄豆,脸上直乐得合不拢嘴,犹如喝了蜂蜜般甘甜、幸福…

 
 


作 者 简 介

作者:张兰洲

张兰洲,笔名张思清,河南省内黄县井店镇张王尉村人。本人平时爱好写作,尤其擅长散文、诗歌、小说等,曾自创长篇小说《我的自传》一书,诗歌集《津门勤工草诗汇》。曾向《中国诗歌网》投稿散文、诗歌达300多篇<首>,现为北京文学传媒签约作家。


中州作家文刊编辑部
顾问:刁仁庆   徐文
主编:张   静
执行主编:郑江涛   刘  娜
副主编:高宏民  杨存德  赵建强
审稿编辑:史锋华  袁荣丽  鲁光芬
 
团队:赵红俊 范荣振  陈立娟
        王华伟 杨乐才 曾权伟 
        陈朝晖 肖绍柱  贺保双 
主编微信:cgzjingjing

作者投稿时,请将作品、作者简介、作者照片三者放在一个邮件里,用附件发送。附200字以内的简介,个人照片一张,并留下微信、电话等联系方式。谢绝应酬敷衍之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