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工匠精神传手作之美 拂石轩长安手工艺人作品展开幕(图)

 尚书大白 2020-07-14

在当今城市生活快节奏的繁华与喧嚣中,还有这样一群人,走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节点上,将尘封的中国传统文明在现代生活里再现光明,他们孤独地坚持着湮灭边缘的手工艺术,以工匠精神传手作之美,倔强地坚持着为人类保留一份最初的真与美,让人们遇见遗失已久的美好生活的那些细节和温度。

雪落长安,又见盛唐。2018年元月3日15时,由西安拂石轩创意筹办的“长安手工艺人作品展”在西安拂石轩茶美术展览馆惊艳开幕。

金缮手艺人孙培军

1979年出生于陕西西安的金缮手艺人孙培军老师,自幼受家人熏陶,对古旧瓷器文物喜爱多年。2014年拜师国内著名文物修复大师(于爱平)高徒——鞠沁霖门下,经过系统的学习,历经两年累积了几百件的器物修复经验,已经纯熟掌握了金缮修复工艺。他展出的作品多是宋元时代的“老货”,孙培军老师说,所有修复过的器物都可以实现器物原本的使用功能,但因为器物本身的历史文化和价值原因,当下多用于观赏、收藏、品鉴和研究。他对金缮的理解就是对器物的再创作,让物品本身成为另一件艺术品,要有本身的艺术美感还要有时代气息。

篆刻手艺人陈刚作品

篆刻手艺人陈刚师承于上海宜然堂姚杰先生,姚杰为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王福庵第五代传人。篆刻艺术,乃于金属、象牙、犀角、玉、石等质材之上雕刻以篆体文字之艺术。篆刻艺术融万千气象于方寸之间,向来为历代文人墨客所钟爱,或自篆自用,或馈赠文友,钤记落款,观赏把玩,可从中获得无尽的审美愉悦和艺术享受。陈刚老师刻的细朱文尤其出色,用流畅圆润的线条再现了金石之外的一种温润和骨气,是文人雅仕日常把玩的必需之品。

女紅手艺人如意

女紅手艺人如意,本名上官文清,在安徽渡过了她人生中很重要的一段童年。因小时受太姥姥影响,传统女紅和过去女子应有的模样,在她的记忆里深深的留下印记,使得她专门从事中国传统女红的研究、设计和制作。她主要是将传统的刺绣、手工针脚、水墨淡彩、绳编等中国特有的美,融汇在当下人们的审美与实用物件上,并通过学习传统中国文化的多种样式如茶道、瓷器、古琴、香道、漆器等,从而让自己的手工作品得到更高的提升,以更多地回归传统的味道并满足现代人的日常需求和精神满足。

皮具手艺人阎海燕

皮具手艺人阎海燕 ,1976年生于西安,因一位外国老太太身为皮匠的一生的故事而受感召,发现潜藏在内心的另一个自己。由初始工作之余的学习研究,到决定以此为终生之探索,先后走访深圳、广州学习制作和打版,在皮革市场和制作板房中学习了解皮革制作和相关皮料知识。阎海燕将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尝试不同的材质和手法来创作自己的作品,用皮革和各种材料碰撞做出不一样的作品,也沉醉于从想法到设计打版,从挑选一块适合的皮革到完成所有制作,直至最终达到内心的标准。她擅长意大利植鞣牛皮的染色和制作,在日常定制皮具的同时,也开发一些零基础入门小件,鼓励和引导更多的人享受手工的乐趣。

手工,一个既朴实又高级的字眼,它承载的已远远不只是文化内涵和时代烙印,手工渐已成为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中最重要的部分,它承载人们对物质和精神的双重需求。

展览现场

拂石轩遍访长安,寻找有工匠精神的原创手工艺人,经多方筹划,本次展览集中展示金缮、篆刻、女紅、皮具4位手工艺人的匠心之作。四位手工艺人带来他们的手工作品,每一件作品都是以巧手、素心、朴质之材,传达出真诚的生活态度。

作为推广手工艺作品的先行者,拂石轩希望通过此次展览,将“手工”这一独特时尚元素引入公众视野,从精湛工艺、独特创意、别样趣味等方面,多角度呈现手作的丰富内涵,将手工推广成一个具有多方延展性,大众喜闻乐见的时尚话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