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有这7种表现,家长必须要管,尤其是最后一种!

 温柔的火龙果 2020-07-15
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长大后能有出息,即使不求有特别大的作为,但起码能有健全的三观、有可以谋生的技能、有能安然自处的心态。

这样的孩子,你不再会担心他的未来,因为孩子有自己生命价值的参照系,进而拥有更精彩的未来。

但是也有一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可能偏离了父母的期待,变得自私自利或者懒惰,不求上进。

俗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

孩子小时候养成的行为习惯,不论或好或坏都将伴随他们一生。

所以,从小管住孩子的行为习惯,对他们的成长极其重要,特别是这7种行为!

 1、得不到想要的就撒泼


现在的生活条件都变好了,家长们对孩子的养育可以说是倾其所有。

孩子吃的好穿的好,要什么就给什么,只要他们开心就好。

可很多人并不知道,正是这种想法,让孩子在“欲望”里迷失!

邻居家一对老夫妻,由于儿子儿媳在外地上班,把一对年幼的儿女留在家里。

老两口年轻时省吃俭用习惯了,对于孙子孙女却非常舍得。

每天天刚蒙蒙亮,就看到奶奶骑着自行车去早餐摊给两个孩子买早餐,煎饼、油条、包子…几乎不重样,然后乐呵呵得看着孩子大口大口地吃完,自己和老伴儿馒头咸菜对付。

然而现在孩子看见喜欢的就要买,得不到就各种哭闹和发脾气,稍有不满就对他们大吼大叫,或者满地打滚来威胁,变得格外骄纵。

这种孩子长大后很容易目中无人,凡事都以自身利益为第一,而且对物质的追求会只增不减。


解决方案:

1、不能惯:家长要有自己的底线,即使孩子再怎么痛哭,家长都不能妥协,要知道忍让了一次就会有第二次;

2、让孩子哭:孩子发脾气,将孩子抱在一边,默默注视他,让他明白哭没用,直至他冷静;

3、耐心等待:在孩子哭完后,一定要安抚孩子,然后给孩子分析不能买玩具的理由。

 2、喜欢插嘴的孩子


“妈妈,我肚子饿,你快去做饭。”
“等一下,等我和李阿姨说完话。”
“可是我现在就饿了,为什么还要等呢?”
“你这孩子,大人在讲话,小孩不要插嘴!”

爸爸妈妈们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形呢?

当你正在跟朋友聊天、打电话,或者是家里来客人时,自己的孩子却随心所欲地打断谈话,孩子显得没礼貌,自己也觉得尴尬。

实际上孩子爱插嘴,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

爱插嘴的孩子,一般思维都比较活跃,反应敏捷,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这是一种良好的人生态度。

但是如果家长不进行合理引导,孩子不分时间不分场合乱插嘴,反倒彰显他们缺乏教养。一个有着良好家教的孩子一定是:

不多说话、不打断人说话、不爱插嘴别人的话

一个老师朋友说过:人人都喜欢聪明的孩子,但喜欢插嘴的聪明孩子却很遭人讨厌。

孩子上课本来就很难集中注意力,如果班级里有一个喜欢插嘴的孩子,一说话就让全班起哄,扰乱老师和学生的思路,特别影响学生对知识的吸收。

解决方案:

孩子插嘴,多半因为以下原因引起,需对症下药。

1.孩子感觉被忽视 想引起父母注意

家长需要多关注孩子,让孩子了解你时刻在关注他,不需要通过刻意插嘴等方式吸引家长注意。

2.定好的计划被打乱 孩子内心着急

比如父母跟孩子约好去动物园,结果家里临时来了客人。孩子忍不住插嘴提醒父母,这种情况下,父母需给孩子一个解释,告诉孩子大概等待时间,让孩子知道你会履行诺言。

3.孩子对谈话内容感兴趣 想表现自己

给孩子表现的机会,家里来客,不要冷落孩子,让孩子自己玩,邀请孩子帮忙招呼客人。

 3、没有边界意识


当一个孩子有自己的边界意识时,他们在社交过程中就更容易获得成功。

我们在很多公共场合里,总是不时会看到一些特别“调皮”和根本无视环境规则的孩子。

邻居家有个小男孩,非常聪明伶俐,但是有一个习惯不太好。

每次去别人家玩耍,总喜欢各个房间晃悠一圈,然后把房间里的抽屉等打开看一看,再或者打开冰箱找找有没有吃的,完全不觉得这样做不礼貌。

还有一些孩子,在公共场合也丝毫不约束自己的行为,比如之前那个在书店大声朗读英语,因为被店员劝阻,反而大发雷霆的孩子。

每当这种时刻,父母总会难免觉得“丢脸”和尴尬,有些时候也许我们可以认为是孩子的天性而为——因为他们还不懂得什么是“规则”,如果家长以自由之名,施放纵之实,就会催生一个接一个的“熊孩子”。

因为边界意识更多的是一个孩子尊重和理解各种各样的游戏规则、能够更多的站在别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解决方案:

1、父母以身作则

如果父母在生活中就是一个能规范自己行为的人,孩子就能潜移默化的学到这些规则。

如果父母手边有垃圾,附近没有垃圾桶就装进书包里带回家再扔,孩子就知道要保护环境;如果父母交谈中脏话频频发生,孩子可能也会有样学样出口成脏。

2、建立情感的边界很重要

安全、尊重、责任等等内容,当你的孩子看到和理解尊重别人的界限的认识时,他们就能更好的设定属于自己的清晰的界限。

在生活中不少孩子可能会说:

“爸爸妈妈,你们说话真的很不好听,伤害了我的情感”,这就是你侵犯了孩子的边界,这时候你就要反思一下,并及时跟孩子道歉。

3、向孩子申明,社会不是孤岛,世界上不是只有你一个人,如果我们想活得更快乐,获得更多善意,就应该遵守这些规则。

4、做事3分钟热度


做事3分钟热度,恐怕是大多数孩子都会面临的问题。

因为孩子本性就是喜欢尝试,但是又畏惧困难的,一旦兴致一过,就弃之脑后了。

有一对夫妻,自己做生意日子过得还比较富裕。

他们有一个独生子,因为是中年得子,所以对孩子格外宠爱,孩子不管想干什么,他们都会绝对“服从”。

孩子5岁的时候,看到别的孩子在商场的溜冰场里溜冰,觉得很有意思,吵着也要学。于是父母给报了一学期的课程,然而坚持了不到两周,孩子嫌累再也不想去了,夫妻俩也心疼孩子,就算了。

后来出去吃饭时看见有人弹钢琴,就嚷着自己也要弹钢琴。

他们以为儿子对钢琴有兴趣,就立马买了一台放在家里,还专门请了一个家教老师上门授课。

但没想到的是,两天不到,儿子就喊手疼,说什么也不肯再碰钢琴了。

那架价值不菲的钢琴也就静静搁置在角落了。

过了没多久,这个孩子看到广场上有人跳街舞,觉得好玩,又跑去和爸爸妈妈说自己也要学。

但是练的时候不小心扭伤了胳膊。几个月后恢复的差不多了,本该接着训练的孩子又犯了懒,觉得街舞太危险,转而看上了跆拳道。

一直到现在,跟他同龄的孩子几乎都有拿得出手的特长,而这个孩子却还在挑三拣四……

解决方案:

1、鼓励孩子:家长们在孩子想要放弃的时候多鼓励孩子,增加他们的自信;

2、教孩子等待:“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好功夫也不是一天就能练成,学会等待,学会专注。

5、习惯性说谎 


有人曾做过调查,问8~16岁孩子家长最不能忍受什么事?

90%的家长回答自己最受不了的就是孩子因为一点小事对自己说谎。
 
一位家长表示,儿子上六年级,成绩也就一般,可每次儿子拿回的考卷分数都是九十多。

一开始她很开心,可仔细看试卷会发现,儿子错了很多题,根本不可能在九十分以上。一算,扣了28分,儿子的真实成绩应该是72分。

她狠狠的揭穿批评了儿子:“你居然学会在试卷上做手脚对我撒谎了!你有本事凭自己能力考......”

她以为这样教育,儿子铁定能把心思放在认真学习上。

可意外的是,第二次儿子又改了试卷上的分数。这次比上一次精细些,那些扣分的地方都用改正液遮掉了。



解决方案:

1、父母尽量不撒谎

家长看到的第一反应,可能是:“我保证不说谎。”可实际上,我们每天都在撒谎。

父母首先不要在孩子面前说出做不到的承诺,或骗人的话,尽量做到言行一致,诚实守信。

2、多与孩子沟通交流

多与孩子谈心,了解孩子的需要,适当的满足孩子的欲望,及时给予孩子关心与爱。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从言语和行动中引导孩子。

3、用平常心对待谎言

与其破口大骂,不如给孩子足够的勇气承认错误。而当孩子获得了最大的理解、接纳和爱,他又怎么忍心去欺骗父母呢?

6、好吃懒做


孩子并不是天生懒惰的,事实上很多孩子的懒惰竟然是父母的这些行为助长的:

孩子摔倒了,父母立刻跑到孩子面前将孩子扶起来,甚至还要故意狠狠拍打一下地板,埋怨几句“这破地板,怎么摔着我大宝了呢……”

在饭桌上,孩子想要帮忙端菜端汤,父母立即开口:“放着我来,太烫了千万别烫着我……”

孩子刚拿起扫帚,家长就说:“不用你干,你干不好,快去学习!”
……

诸如此类,都是典型的中国式父母爱孩子的表现。

这就导致孩子自理能力差,很多孩子长大开始住校后,由于不懂得整理内务,导致与室友关系不融洽等,有些家长甚至干脆在学校附近租个房子,开始陪读,长此以往,孩子成了别人口中的“巨婴”。


解决方案:

1、增加孩子的成功体验感。

现在家庭中独生子女较多,他们在家里都是“小皇帝”、“小公主”,家人的过度溺爱是造成幼儿懒惰的主要原因。

所以要从小培养孩子做事情的兴趣,从中体验到的成功,这有助于孩子找回做事情的意义感,改变孩子的懒惰意识。

2、带动孩子感受勤劳的愉悦感。

这可以帮助孩子感受到生活的情趣和美好,这样会促使孩子有动力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培养孩子勤劳的好习惯。

 7、做事喜欢逃避 没有责任心


“我的孩子毕业了之后就在家打游戏,也不出去工作,怎么办呢?”
 
“孩子平时敏感又脆弱,遇事总喜欢逃避,有一次老师让他负责班里的春游组织,他找了几个场地发现都不理想,担心老师问起,干脆抱病不去学校了。”

这样的场景不知道是不是在你身边发生过,从小缺乏责任感的孩子,长大了之后面对社会和工作,也总是喜欢推脱逃避。

一不如意就想着干脆辞职算了,反正人生还有父母托底。

所以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新闻“某高校毕业生一年换了3份工作……”

“名校毕业生年过三旬仍在家啃老 为见网友更打伤老妈”

说到底,都是从小没有培养足够的责任心导致的。

孩子一定要学会对身边人负责,无论是父母双亲还是兄弟姐妹,以及亲朋好友,这是一种最基本的生活态度,而让孩子拥有这样态度的家长,才是合格的。

解决方案:

1、家庭的日常生活中抓住机会,渗透教育

最好是以民主讨论的方式告诉孩子:家务事都有分工,爸爸负责干什么,妈妈负责干什么,这两件事由你负责,我们看看谁能把自己的份内事做得最好。

分工后就要真正落实,经常检查总结,持之以恒,使孩子养成习惯,并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他负责的项目。

2、创造机会让孩子开展一些种养活动

例如,宠物或种一两种花草。养小动物要喂食、换水、清洁,种花草要施肥、松土、浇水。

在这样的种养过程中,孩子必须负责任、耐心细致地做好每一步的工作,才能使动物健康、植物茁壮。


这些问题看似很小,实则却能反映出孩子性格中很重要的部分,对他们日后的成长至关重要。

所以,家长必须对孩子加以约束,这样孩子才会越来越优秀!


☆ END ☆

关注我们的公号一起学编程启蒙

更多好的学习资料要与大家分享

敬请期待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