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位校长对特殊学期的反思:学校是一个什么地方? | 关注

 持心若水zz 2020-07-16

民小编说

转眼又到暑假,今年这个超短的春季学期对于全国的学生们来说,是一个特别的体验,也让人们对学校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有重新的认识。学校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学校里有什么?学校因什么而存在?儿童为什么要到学校里来?这是一个需要不断追问和回答的问题。一起来看青岛中学校长汪正贵的思考。

01

复学记

六月的第二天,是我们学校小学一二年级孩子复学的日子。初夏校园的早晨,迎来了回归的最后一批小神兽。

孩子们重回校园,学校又重现生机,有了色彩、欢声和笑语。正所谓,春风十里,不如校园有你。

体育、艺术、技术学科的老师们,自发地组织成鼓乐队,在校园门口载歌载舞,欢迎回来的学生们。

这一天是6月2号,一二年级的教师们给每个班准备了一个大蛋糕,为孩子们补过六一节。一年级有一个班的几个学生提议,应该给校长爷爷送点蛋糕。我平常不爱吃甜食,对于孩子送来的蛋糕,吃得特别有味。

课间,我去一二年级的教室转悠。在一年级的一个班,我问他们,今天有没有同学哭的呀,有个女生举起手,我问为什么,她说终于能来学校上学了,高兴得哭了。有个同学说早上5点多就醒了,高兴得睡不着。我问大家,昨晚有没有同学梦见回到学校的,好几个同学说有。

一位家长朋友告诉我,疫情期间,孩子想念学校,特地让爸爸开着车来学校,在校园的外围转上几圈。

02

学校不仅仅是一个物理场所,而是一个精神空间和社会空间的所在

同学们渴望重返校园,教师们也期待重回真实的课堂。这让我们反思,相比线上教学而言,学校教育有什么不同?学校里究竟有什么?儿童为什么要去学校上学?

有一位家长朋友问自己十岁的孩子,为什么想回学校上课,孩子回答:学校里有老师和同学。那么,对于学生而言,学校意味意味着什么?教师、同伴对学生意味着什么?

学校显然不仅仅是一个物理场所,而是一个精神空间和社会空间的所在。在这个空间和场景中,有一种精神的、文化的、社会的、情感的氛围,这是一种场。构建这种氛围和场域的核心元素无非是师生关系、课程与教学、同伴交往。

师生关系显然是学校空间中最重要的要素,也是对学生影响最重要的要素。但是,并不是所有人与人之间的影响在本质上都是有教育学意义的,并不是所有的师生关系都富有教育意蕴,只有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蕴藏着教育的力量,甚至就是教育本身。

顾明远先生说,好的师生关系是最大的教育力量,李希贵校长认为教育学首先是关系学。师生关系是学校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关系会产生意义。在青岛中学,实行全员育人,从6年级开始实行导师制,为每个学生建立成长责任中心,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除了师生关系,同伴交往也是学校生活的重要元素之一。学校是儿童社会化的场所,同伴交往是儿童成长的情感需求和社会化需求。在同伴交往中,儿童的情绪与情感、道德与伦理、个性与人格、心理与身体等得到健康的滋养和成长。青岛中学发挥12年一贯制的优势,推行学长制,构建混龄的成长共同体,让学生在这个成长共同体中,学会做人,学会共同生活。

课程和教学是学校生活的重要内容。学校是一个学习共同体,学生在学校中,在教师的指导下,与同伴一起学习知识、建构理解,培养能力和素养。青岛中学视课程为核心产品,学校开发近200门分层、分类课程,以课程的选择性、丰富性、综合性、贯通性和实践性,为学生的成长服务,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多样化成长需求,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唤醒自己,成为最好的自己。

学校是这样一个地方:除了教学,还有教育;除了学习,还有校园生活;除了学习知识和技能,还有人格培育和身心健康发展;除了自我成长,还有同伴交往、合作学习和社会化成长。

学校是这样一个地方:教师不仅是教书,也是育人,既启迪智慧,也培育人格,涵养个性。

学校是这样一个地方:学生在学校不仅是来学习,而且是体验和成长,学生的成长是教育的全部意义,这也是学校之所以成为学校的理由。

我们要为学生们创造完满的校园生活体验。完满的校园生活,应该是道德的、情感的、智力的、身体的、审美的生活体验,是完整的人的全面成长。而不是枯躁、乏味、单调、沉重、缺乏色彩的生活。如果学生的学校精神生活只有功课与作业,那么这种生活对他来说是极其单调、枯躁和沉郁的,学校也就可能成为学生想逃离的地方。

学校教育是对影响施加影响,对于教师、同伴、课程和教学等最能影响学生成长的几个要素,施加教育影响。

03

学校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学校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学校里有什么?学校因什么而存在?儿童为什么要到学校里来?

这是一个需要不断追问和回答的问题。

37年前的1983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机分校约翰古德莱德教授出版了一本书,叫做《一个称作学校的地方》,发出了这样的追问:那个称作学校的地方,是一个什么样的所在?

这样的追问由来已久,从未停歇。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说他曾经收到一个10岁的孩子的母亲写的信:“我的女儿流着眼泪打开写满了两分的记分册,恳求说:‘妈妈,咱们搬到没有学校的地方去住吧……’”

时光过去了这么多年,我作为教育工作者,今天读来,仍然为这个10岁孩子带泪的恳求而感觉内心的悸动和愧疚。

学校是儿童的成长乐园,是他喜欢和依恋的地方;而不是厌恶和想逃离的地方。

“我们从儿童入学的最初几天起,就在他的眼前把通往周围自然界的大门关上了,于是,儿童再也听不到小溪的潺潺的流水声、听不到春天融雪的滴水声、听不到云雀的歌唱声了,他只能背诵关于这些美好事物的那些干枯乏味的、毫无色彩的句子。”言之谆谆,听者藐藐,这样的情况,一直存在。

这个春天,对于全国的学生们来说,是一个特别的体验。长达数月的居家学习,对亲子关系、师生关系,特别是对学生的生活、学习和心理,是一个巨大挑战。也让人们对学校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有重新的认识。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要持续追问和思考:学校,究竟是让学生依恋的地方,还是想逃离的场所?

时代发展到现在,学校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面临着对自身存在的价值追问:学校为什么必须存在?学校究竟是什么样的地方?学校在发展过程中是否失落了原初的价值与意义?如何重新定义学校,重建学校的意义?这是我们教育人的自我追问,也必须用我们的实践予以回答。

 

文章来源 | 转载自“教者絮语”微信公众号,有删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