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个病例分享别听谣言,肾小球硬化 ≠ 肾功能下降

 方之圆内圆外方 2020-07-16
两个病例分享别听谣言,肾小球硬化 ≠ 肾功能下降

上图是一个45岁女性的病理报告,IgA肾病,44个小球,18个硬化,算下来占了40%,令人奇怪的是,她的肌酐在62-65之间。这个病例暗藏很多IgA肾病的密码和玄机,我们以后的章节慢慢道来,本文的重点是:肾小球硬化了这么多,肾小管大面积的萎缩,肾间质也大面积纤维化,肌酐却没有问题,这是什么道理?

一、啥是肾功能

肾脏只有拳头大小,但是承担20%的血液循环——每分钟差不多600ml的血液流过肾脏,其中120ml的血浆通过肾小球跑到肾小管,一天加起来是180升!!大概是10个桶装水的分量。普通人的血量是4-5升,换句话说,肾脏每天要把全身的血液清洗40遍以上。这些清洗出来的水和有用的成分又被肾小管回吸收,最后只形成2升左右的小便,携带着代谢的废物排出体外。

所以,肾脏其实就是一台24小时工作的洗衣机,不分昼夜,高效运转,主要目的就是清除废物。我们所说的肾功能,又叫肾小球滤过率(GFR),就是俩个肾脏所有的肾小球加起来,每分钟可以排出来多少毫升的水。对正常人来说,肾功能平均就是120ml/分钟左右。

二、肾小球硬化不一定肾功能下降

上图的病理报告,44个小球,18个全球硬化,4个节段硬化,其他的小球问题不大,这种差别很大,不均一的病理,是IgA肾病最大的特点——和日本侵华一样,先占个东北,再占个华北,一点一点的搞事情。

因为肾功能 = 肾小球的数量 X 每个小球的工作量,所以,病情的早期,如果有的肾小球硬化了,其他健康的肾小球里血流的更快点,肾小管回吸收的能力更强点,把工作效率提高起来,一正一副,俩者冲抵,仍然可以维持总体的肾功能不变,我们把这个现象叫肾小球的代偿性。这个女性患者的小球硬化不少,但是肌酐没有问题,说明她没有硬化的小球工作效率提高,很好的对冲掉40%的小球硬化。

小球的代偿性很有弹性,比如,上图中4个节段硬化的小球,功能会下降到1/3,有研究发现,一个健康的小球最高可以提到正常的3倍左右。所以,IgA肾病,每个小球的工作效率差别有9倍之多。除了IgA肾病,肾小球加班的事情也屡见不鲜,比如,怀孕的妇女,肾功能可以提高50%以上。捐出一个肾的男人,丧失了一半的小球,但是肌酐并没有翻倍,大多数也就是80-90的水平,理论上应该是之前俩个肾脏功能的75%。

IgA肾病的肾小球硬化,是一个接一个的蚕食过程,仍然健康的小球可以加班加点,代偿性地把工作量提高起来,维持了总体肾功能的稳定。这个现象对IgA肾病的病情监控意味着三点:

1,早期的肾小球硬化≠肾功能下降,这个时间段,肌酐是不会升高的,

2,病情有没有进展,有没有新的肾小球硬化,蛋白尿血尿和血压的增加,是比肌酐更早期和敏感的指标。硬化的小球只是过去式,蛋白尿血尿和高血压才代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和速度。

3,有蛋白尿血尿和高血压,但是肌酐没有升高就不急不慌的人,就和这根绳子一样危险。肌酐一旦高起来,都是很晚的表现——不知道有多少健康的小球已经倒下了。

三:健康肾小球的代偿能力对IgA肾病来说意义非凡

IgA肾病是由点到面,一个接一个硬化,健康的小球有大块的空间和时间回旋,只要保护好健康的小球,就可以截断这个链条。糖尿病肾病和多囊肾是所有的小球一起出问题,大家迈着同样的步伐朝着悬崖边走,没有健康的小球可以代偿,也就没有回旋余地。所以,这俩个病医生是没有办法的。

这个不同步的发展,意义非凡。我们的肾病论坛搞了12年,从06年至今,有2401个IgA肾病,到现在也不过十几个发展到尿毒症,这和书上写的IgA肾病10年15%的肾衰率差别很大。

原因之一,就是健康肾小球代偿的能力很强,也很持久。和车一样,保养的好,可以维持很多很多年。

两个病例分享别听谣言,肾小球硬化 ≠ 肾功能下降
两个病例分享别听谣言,肾小球硬化 ≠ 肾功能下降

上图是个51岁的男性,是我门诊的患者,一个肾早年因为肾结石切了,另外一个肾萎缩只有8cm左右,而且表面凹凸不平。但是他的肾功能在8年的时间里维护的非常好,10年肌酐183,现在是158。这么少的肾小球,肌酐都高起来了,为什么8年了肾功能很平稳?捐肾的人只有50%的小球,一辈子也不会肾衰(否则也就没有人捐肾了),答案就在于他们都没有血尿蛋白尿和高血压。

所以,对于前面那个45岁的女性来说,虽然有40%的小球硬化,只要踏踏实实把蛋白尿血尿和血压控制好了,健康的肾小球就可以稳稳地把硬化的小球替换下来,使肾功能长年稳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