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全的二十四节气来源,不可错过的文化科普

 秦岭之尖 2020-07-16

01

立春

 立春是呻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也是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立春时节一般有踏春出游、打春牛、吃春饼、咬春等习俗。

说起咬春习俗的来历,还有个神奇的传说。  

传说,远古的时候,人们在狩猎的同时,开始搞点农业,那时候,三皇五帝也都把种粮列为万行之本;乡人呢,更是以种粮为天职。所以,不论三皇五帝,还是乡人百姓,对一岁之首的春,更是心里十分重视。  那时候,人们到了立春这天,便用各种各样的方式、仪式来庆祝。  有一年的立春前,当人们收拾利落田地场院,准备热热闹闹迎接立春时,不料,瘟疫四起,使得所有人都传染上了一种说不清的疾病。这种病很怪,人人心虚气短,失神落魄,没有丁点精神,那模样真像喝醉了酒似的,个个都是头重脚轻,连抬抬手的力气也没有。  立春前一天,一个老道打扮的人来到了一个村庄。他见村庄里静得听不到鸡鸣狗叫,更不见有人走动,觉得奇怪万分。他来到了村边的一户人家,敲敲门,没人应声。门虚掩着,他寻思了乞下,便说着:“屋里有人吗?”  推门进屋。屋里的炕上躺着五口人,个个脸色焦黄,昏沉沉像睡着一样,满屋尘土,看样子已是有些日子没人打扫孔道人连' a L声没人应,他赶紧来到一个中年人跟前,连声问究竟,中年人用微弱的声音断断续续地说:‘全村人都得了一种像我这样的病。”道人一连走几家,情形都是一样。道人也莫名其妙。  于是,他来到村东头的一棵古树T]面南盘坐,挑起单掌,合眼静坐,口中念念有词。原来,他向南海的观世音菩萨祈求医治瘟疫的方法。  约摸过了三个时辰,道人长嘘一口,猛然站起来,飞快地跑回观院,抡镐便刨,他刨出一袋贮藏的萝卜,又飞快地跑到了村庄。  这时候,已是第二天大清早了,道人从村中一家找到一只芦花大公鸡,拔一刀毛根鸡毛,插在了地上。道人合眼祈告着,脑海中又出现了静坐时与观音菩萨对话的场面:观音菩萨告诉他,等地气通时,让乡人百姓每人啃吃几口萝卜,瘟疫便可自动解开。  过了约莫有一袋烟的工夫,插在地上的鸡毛突然动了起来,道人惊喜万分,他喊着:“地气通了,地气通了。”奔向了村庄的每家每户,让人们啃吃萝卜。结果,还真灵验,人们吃了萝卜之后,全都好了。  人们纷纷给道人跪很谢他的救命之恩。道人说:“大伙请起,别谢我,应该感谢观音菩萨。不过,大伙现在应该去救别人。我的观院里还有许多萝卜,大伙带着快去邻近村庄救人吧!”  乡人听后,带着萝卜奔向了十里/\村。瘟疫解了,人们又过上了平静安乐的生活。但是人们不会忘记那位道人,更不会忘记使他们从苦难中解脱出来的萝卜。  从此,乡人便在立春这天啃吃几片萝卜,以求平安。咬春的习俗也就形成了,一直到今天。

最全的二十四节气来源,不可错过的文化科普

02

雨水

雨水是农历二十四节气的第二个节气。它和谷雨、小雪、大雪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

雨水时节一般有新娘嫁娘回娘家、拉保保等习俗。

雨水这天有一项特具风趣的活动叫'拉保保'(保保就是干爹的意思)。意取'雨露滋润易生长'之意。

以前人们都有一个为自己儿女求神问卦的习惯,看看自己儿女命相如何,需不需要找个干爹。所以在这天就会有个特定的拉干爹的场所,不管天晴还是下雨,要拉干爹的父母手提装好酒菜香蜡纸钱的篼篼、带着孩子在人群中穿来穿去找准干爹对象。

而找干爹的目的,则是为了借助干爹的福气让儿子或女儿顺利,健康的成长。如果希望孩子长大有知识就拉一个文人做干爹,如果孩子身体瘦弱就拉一个身材高大强壮的人作干爹。

一旦有人被拉着当'干爹',有的能挣掉就跑了,有的扯也扯不脱身,大多都会爽快的答应,也就认为这是别人信任自己,因而自己的命运也会好起来的。

拉到后连声叫道:'打个干亲家',就摆好带来的下酒菜、焚香点蜡,叫孩子“快拜干爹,叩头”,“请干爹喝酒吃菜”,'请干亲家给娃娃取个名字',拉保保就算成功了。

拉完之后也有常年走动的称为'常年干亲家',也有后就没有来往的叫'过路干亲家'。

最全的二十四节气来源,不可错过的文化科普

03

惊蛰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三个节气,它的来临标志着仲春的开始。

惊蛰时节一般有吃梨、蒙鼓皮、祭白虎等习俗。

惊蛰的一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现象便是雷鸣。过去人们无法解释这种现象,便认为是天庭的雷神在击鼓,发出隆隆雷声。于是,民间也会蒙鼓皮敲鼓来给予回应。此后,惊蛰“蒙鼓皮”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不过,大家或许不知道,最早的“蒙鼓皮”甚至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黄帝战蚩尤”的神话传说呢。

  当年,黄帝打败炎帝之后,被四方诸侯拥戴为天子,唯独蚩尤不愿意臣服,而且三番五次前来挑战,妄图颠覆黄帝的统治,取而代之。

  蚩尤生性残暴好战,手下八十一个弟兄也个个骁勇善战。传说他们都是兽身人首、铜头铁额、取食沙石。就在蚩尤出征前,恰巧在庐山脚下发现了铜矿,这让蚩尤的队伍很快就装备起了铜制的包括剑、矛、戟、盾在内的各种先进兵器。眼看着装备精良的蚩尤联合风伯、雨师和夸父几个同样不服黄帝的部族,气势汹汹前来挑战,黄帝犯难了。

  黄帝慈悲爱民、厌恶杀伐。他曾不止一次劝说蚩尤休战,奈何蚩尤不听劝告,屡次侵犯边界。面对此次来犯,黄帝叹息不已:“我若让位于蚩尤,天下子民定难逃劫难;我若姑息蚩尤,那必是养虎为患!”

  思前想后,黄帝只得亲自率兵出征。几番对决下来,黄帝已然处于下风,在双方交战的七十多次中,黄帝胜少败多。

  心力交瘁的黄帝一直在苦苦寻觅打败蚩尤的方法。不知不觉中,竟然累得睡着了,这一睡啊,黄帝做了一个神奇的梦。梦中,九天玄女带来了一部兵书,交到黄帝手中,随后就驾云离去了。

  黄帝醒来后,手中果然多了一本《阳符经》,内书“天一在前,太乙在后”几个字。顿然悟解的黄帝立即按照玄女兵法设九阵,置八门,阵内布置三奇六仪,制阴阳二遁,最终演习变化成为一千八百阵,名曰“天一遁甲”阵。经过多次演习之后,黄帝决定重新率兵与蚩尤决战。

  出征之前,黄帝想到了一个振奋军威、鼓舞士气的办法,希望一举打败蚩尤。他打听到东海中有一座流波山,山上住着一头叫“夔”的猛兽,吼声震天,直贯九霄。黄帝派人把夔捉来,把它的皮剥下来做鼓面,鼓声果然震天动地。黄帝又派人将雷泽中的雷兽捉来,从它身上抽出一根最大的骨头当鼓槌。

  黄帝制成的这“夔牛鼓”,一敲声震五百里,连敲几下,远播三千八百里。黄帝还以牛皮另做了八十面鼓,以此配合。

  新的对战开始了!黄帝布好阵容,即下令擂起战鼓,那八十面牛皮鼓和夔牛皮鼓一响,声音震天动地。听闻这鼓声,黄帝的兵士个个勇气倍增,而蚩尤的兵士则个个丧魂失魄。虽然蚩尤和八十一个兄弟如凶神恶煞,但最终还是兵败四散。

  黄帝乘胜追击,怎奈蚩尤头颅如同铜铸一般,还能在空中飞行,即使走在悬崖峭壁上也如履平地,黄帝怎么也捉不住他。后来,黄帝突发奇想,叫人使劲将夔牛皮鼓连擂九下,蚩尤立即魂丧魄散,不能行走,最终被黄帝抓住了。

  从这以后,黄帝就稳稳地成为了华夏的天子,开始了华夏民族的繁荣之路,而“蒙鼓皮”的习俗也流传了下来。

最全的二十四节气来源,不可错过的文化科普

04

春分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四个节气。此时正当春季九十日之半,故称“春分”。

春分时节一般有扫墓、竖蛋、送春牛图、放风筝等习俗。

春风时节,民间有挨家挨户“送春风图”的习俗。春牛图一般以红纸或黄纸制作,一般二开大小,纸面上印有全年的农历节气,同时配以农夫耕地或者“芒神”牵牛的图案,所以名为“春牛图”,图案以后者居多,往往以眼憧憬一年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在春牛图里出现的那年牧童即“芒神”,又名“勾芒神”。他原是古代传说中掌管树林的官吏,后来被称为芒神。

芒神身高三尺六寸,是农历一年三百六十日的象征;手上鞭长二尺四寸,代表一年二十四个节气。如果芒神没有穿鞋且裤管束高,就代表该年雨水多,农民工做好防涝准备;相反则代表干旱。如果他一只脚光着,一只脚穿草鞋,就代表该年是雨量适中的好年景。此外,芒神戴草帽就代表天气阴凉;否则则是炎热的意思。

最全的二十四节气来源,不可错过的文化科普

05

清明

清明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也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时年八节”之一。

清明节一般有踏青、荡秋千、扫墓、插柳射柳、打马球、放风筝等习俗。

清明节气演变成祭祀祖先的节日,这与寒食节有着非常大的关系。

介之推是当年晋国的贤臣,侍奉公子重耳(后为晋文公)。晋国发生内乱,公子重耳被迫逃亡国外,介之推不畏艰难困苦跟随重耳流亡;曾经割自己腿肉熬汤,献给重耳。重耳做了国君后,开始时还铭记介之推,但是时间久了,也把他淡忘了。介之推心中十分难受,和其年迈的母亲回到家乡,隐居在山中。

有一天,晋文公发现自己左右少了介之推,想起自己忘了奖赏这个“割股奉君”的贤臣,非常内疚,亲自跑到他隐居的山中寻找。但是只见山峦重叠,葱苍树木,就是不见介之推的影子。他想,介之推是个孝子,如果放火烧山,他一定会背着母亲出来。于是,命令放火烧山,结果火一下蔓延数十里,连烧三日不熄,但介之推没有出来。火熄之后,大家进山察看,才发现介之推和他的老母相抱在一起,被烧死在深山之中。

这事传出来,人人尊敬和怀念介之推。以后便在他被烧死的这天纪念他,这天就在每年四月清明节的前一天。因为介之推是被火烧死的,大家在这天都不忍心举火,宁愿吞吃冷食,所以,这天叫“寒食节”。

最全的二十四节气来源,不可错过的文化科普

06

谷雨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

谷雨时节,春季将尽、夏季将至,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正是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的好时节。所谓“春雨贵如油”,此时田里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

谷雨时节一般有摘茶、食香椿、走谷雨、祭海等习俗。

关于谷雨二字的来由,还有个典故,这得从仓颉造字说起。

开天辟地以后,人类经过了几十万年没有文字的日子。到黄帝时代,朝中出了个能人仓颉。他立志要使人间摆脱没有汉字的苦难,辞官外出,遍访九州,回到家乡杨武村,独自一个住在沟里没人处造字。造了三年,造出一斗油菜籽那么多的字。玉帝听到这件事,大受感动,决定重奖仓颉。奖啥呢?奖了个金人。

那一天晚上,仓颉正在甜睡,忽听有人喊他;“仓颉,快来领奖。”仓颉迷迷糊糊地挣开眼睛,却见满屋子明光耀眼。他不知这是啥缘故,急忙坐起来四下里看。这一看不要紧,却看见地上立着个金人。他心里嘀咕了:这是咋搞的,哪儿来的这金人?莫非是在做梦?正想着,东邻西舍的公鸡呜呜啼叫,不一会天亮了,金人仍稳稳当当地立在地上。他想起梦中听见的喊声,明白了这金人是天上神仙给自己的奖品。又一想,自己只做了应该做的事,不配受这样的奖励。于是,他朝空三拜,算是对神灵的感谢。第二天,他叫来全村的小伙子,连抬带推地把金人送到黄帝宫中。黄帝问起金人来历,他只说偶然捡的,并说这是天下之物。理应为天下人共用,自己偶然捡得,不敢占为私有,特来晋献。黄帝深知他的人格高尚,笑着收受了。可是,过了四五天,正当黄帝和群臣观赏金人时,突然飞来一道霞光,金人不见了。黄帝心里非常难受,却弄不清金人哪儿去了,便派人去给仓颉报讯。

却说仓颉正在酣睡,梦中又听到有人大喊:“仓颉,玉帝给你奖的金人你不要,你想要啥?”仓颉在梦中说:“我想要五谷丰登,让天下的老百姓都有饭吃。”那人又说:“好,我去报告玉帝让他把金人收回去,给你送些谷子。”听到这儿,仓颉醒来了,一看窗外,只见满天繁星,知道是在做梦,也就没有多想,又呼呼地入睡了。

第二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仓颉正要出门,却见满天里向下落谷粒。那谷粒下得比雨点还密,足足下了半个时辰,地上积了一尺多厚方才停住。仓颉既奇怪又高兴,急忙跑出门去,只见那谷粒铺遍了整个村子,铺满了山川平地。乡亲们也十分惊异,个个人都向家里揽谷子。

这时,仓颉忽然想起梦中的情景,知道是玉帝对自己的奖励,便急忙去报告给黄帝。他走到半路,碰见了黄帝派来的人,相互说清情况,又一块去见黄帝。黄帝听了仓颉的一番汇报,也深感仓颉的功劳是应该大力表彰的。于是,他把下谷子雨这一天做为一个节日,叫做谷雨节,命令天下的人每年到了这一天都要欢歌狂舞,感谢上天。从此,谷雨节便一直延续下来了。白水人民都把这一天做为祭祀仓颉的节日。故“谷雨祭仓颉”,是自汉代以来流传千年的民间传统。

最全的二十四节气来源,不可错过的文化科普

07

立夏

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即将告别春天。

立夏节气,万物繁茂。此时,夏收作物开始进入生长后期,冬小麦扬花灌浆,油菜接近成熟,夏收作物的情况已经基本定局,所以在民间农谚又有“立夏看夏”一说。

立夏时节一般有吃宴饯春、吃嫩蚕豆、斗蛋、称人等习俗。

立夏称体重的习俗也叫“立夏秤人”,是古人在立夏时节的传统习俗,古诗云:“立夏秤人轻重数,秤悬梁上笑喧闺”。立夏之日的“称人”习俗主要流行于我国南方,起源于三国时代。  相传三国时刘阿斗是赵子龙在长坂坡从曹军百万大军中救出来的,因阿斗母亲已投井自杀,刘备把阿斗带在身边。后来周瑜施美人计,刘备遂娶吴王孙权的妹妹为继室。刘备要出征,带着阿斗很不方便,就把阿斗交给孙夫人抚养,那时,孙夫人住在吴国,那里气候温和,物产丰富,让孙夫人抚养阿斗,既平安又放心,于是,刘备准备了许多礼品,特地做了许多蒸饼,装成20担,层层相叠,中间用青菜叶子隔开,由赵子龙护送去吴国。

到吴国时正好是立夏节。孙夫人一见白白胖胖的小阿斗,非常欢喜。但孙夫人也有顾虑,毕竟是晚娘,万一有个差错,不仅夫君面上不好交代,在朝廷内外也会留下话柄。美丽聪明的孙夫人想了一个好办法:今天正是立夏,用秤把阿斗在子龙面前称一称,到翌年立夏节再称,就知道孩子养得好不好了。打定主意后,将小阿斗过秤。赵子龙觉得新鲜,也顺口讲了一句吉利话:“娘娘,孩子钩住了,准平安,养得好。”  接着赵子龙高高兴兴地把礼物一一呈上。但20担蒸饼,已压得不成形了,怎么办呢赵子龙灵机一动,说:“主母娘娘,依我们的风俗,立夏家家都做塌饼送人,请主母娘娘收下。”孙夫人高兴地收下了这些塌饼,并立即分给宫女们吃,个个称赞说好。  从此,每年立夏,孙夫人把小阿斗称一称,向刘备报平安,又仿制大量的烧饼分给宫女,因而在江南一带就形成了立夏称小孩的习俗。随着明代洪武赶散,这一习俗在盐城一带流传至今。

最全的二十四节气来源,不可错过的文化科普

08

小满

小满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第八个节气。此时的夏熟作物灌浆乳熟,籽粒开始饱满,但还没有完全成熟,所以叫小满。

小满时节一般有祭车神、祭蚕神、食苦菜等习俗。

从前有一户人家,家里只有父女两人。女儿不仅漂亮,而且非常聪明。这天,父亲有事要到远方去,留下女儿和一匹白马。这马长得非常健壮,跑起路来日行千里,像风一般地快。更奇特的是,这匹马十分通晓人性,它懂得人的话语。大家都说这是一匹“神马”。

父亲出门时,嘱咐女儿说,要精心喂养和爱护这匹马,他不久就会回来的。父亲走后,家里只剩下这匹马跟女儿做伴儿。每逢她感到孤独时,就跟马儿说说话。马虽不会言语,但它会点点头、甩甩尾,表示出很亲热的样子。日子一天天过去了,父亲却一直不见回来。女儿非常想念父亲,更担心父亲在外遇到什么变故。

一天,她半认真半玩笑地对马儿说:“马儿呀,你懂我的话吗?如果你能去把我的父亲找回来,我就嫁给你做妻子。”谁料姑娘的话音刚落,这匹马便脱缰而去,一溜烟不见了。原来父亲在远方生了病,正犯愁怎样才能回去,却突然发现自己家中的马奔跑而来,心里十分惊喜。父亲因思女心切,顾不得多想什么,就跨上马背,骑马往家中奔去。

到家后,久别的父女相聚,自然格外高兴。父亲觉得这匹马立了很大的功劳,就特别添草加料,精心喂养。但让父亲觉得奇怪的是,精草细料喂了不少,但马儿却一口也不肯吃。每当见到女儿出入时,这匹马不仅会引颈长鸣,而且更是跳跃不止,发出或喜或怒的声音。父亲偷偷地问女儿是怎么回事。于是,女儿就把她对马说过的话,告诉了父亲。

父亲听后,感到十分不安,沉思了一会儿,便低声嘱咐女儿说:“记住,这件事千万不可张扬出去。如果让人知道我将女儿嫁给了一匹马,那像什么话呢?你暂时不要出房门,也不要到马跟前去。”第二天,父亲便在马棚周围,装上了弩箭,趁马不防备,把马射死了。然后,他剥掉马皮,把马皮挂晒在院里的一块大石头上。

一天,女儿正跟邻家的女伴在院子里玩耍。她看到晒在石头上的马皮,非常不安,伸手抚摸了一下马皮上的鬃毛,这时,意外发生了。马皮突然掀开来,像阵风似的把她卷走了。在一旁的女伴们吓坏了,急忙去告诉她的父亲。当父亲赶来时,女儿和晒在石头上的那张马皮,早已无影无踪,不知去向了。

原来,神马皮卷走了可爱的姑娘,径直往西南方飞去。在遥远的西南方,有个叫大踵的地方,那里是一片人迹罕至的荒野,满山遍野都是桑树。但到了那里以后,披了马皮的姑娘失去了自己的原形,变成了有着马头形状的、爬在树上的蚕。她不吃别的东西,只吃桑树叶子。后来,她成了这片桑林的主人,天帝封她做了蚕神。

面对这场遭遇,姑娘有说不出的苦处,她日夜想念着自己的家乡,挂念着自己的父亲和女伴。每当这个时候,她会不断地从口里吐出长丝,寄托着她悠长不尽的思念。每逢春天的时候,就能看到一个美丽年轻的女子,跪在桑树枝杈上,口里不断地吐出又白又亮的长丝。人们都亲热地称她蚕神姑娘。

最全的二十四节气来源,不可错过的文化科普

09

芒种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九个节气,表示仲夏的正式开始。芒种是一个代表成熟和收获的节气。正所谓“春争日,夏争时”,“争时”就是指这个时节的收种农忙,所以“芒种”也被人们称为“忙种”。

芒种般有送花神、安苗、打泥巴仗、煮梅等习俗。

传说很久以前,在太行深山里挂云山脚下,住着一家,母子二人过日子,儿子叫芒种,二十岁了还没有娶妻,母亲老得头发都白了。母亲纺车摇不动了,刷锅洗碗抱柴禾也不能干了,芒种一个人里里外外,又种田又做饭,又上山砍柴。有一次他母亲想吃鲜鱼,正是十冬腊月天气,芒种就将冰凌砸开,然后打捞鲜鱼让母亲吃。

离芒种家不远的山神庙下住着聪明伶俐俊俏的荞麦姑娘,她的老家原在百里外后山,爹娘早年去世,由于她相貌十分出众,心灵手巧,几家财主都企图抢霸她为妻。荞麦姑娘寄住在姑母家里躲避灾难。她经常到池塘边洗衣担水,被芒种这种孝顺母亲的行为所感动,她就经常借故和芒种接触,随着时间的推移,竞和芒种产生了爱情,姑母看出了苗头,成全了这门亲事。婚后两口子恩恩爱爱,互尊互敬,男耕女织,二人孝敬母亲,生活虽然艰苦些,日子过得也挺美满。母亲也为有这如意的媳妇无比欢乐。 这里山势高峻,土地瘠薄,日照短,每年不到三伏不落透雨,所以播种五谷就难以有好的收成。有一年大旱,秋后地净场光,家里只收了点蔬菜,这怎么能熬过漫长的隆冬岁月啊!芒种就决定把全家心爱的小马驹牵到集镇上去卖,好换些粮食过冬。妻子给芒种换上可体的新衣新鞋,打整一番,临走时又嘱咐,可千万早些还家。当芒种牵小马驹的缰绳时,小马驹摇摇铜铃,弹弹蹄脚,甩甩尾巴,瞪瞪眼睛,灰灰嘶叫,并且眼角滚出了泪珠。芒种知道马驹穷家难舍,但为了生活,有什么办法?他也掉了眼泪。 芒种直到掌灯时分,芒种才赶集回来了,妻子笑嘻嘻地给他盛来了热腾腾的饭菜,母亲开口急忙询问马驹卖了多少钱。憨厚直心肠的芒种说:“人家买马驹的老板给我留下了他的姓名和地名,等几天再付钱”。接着他就叙述老板的地址和名字:“我叫东北风,来自冰凌宫,家住花木凋零寨,兄弟居官在京城。”母亲听了皱起眉头焦急地说:“你这个傻孩子呀,百八十里哪儿有这个村名,这样的人名啊,你可上当受骗啦”。

芒种发了愣, 搓手跺脚,唉呀,这可咋办哩?后悔莫及,心焦如火,老实本分的庄户人,不会赶集上店,母子二人就呜呜地大哭起来。聪明伶俐贤惠的妻子,厨手摸了摸头上绣着粉紫色花办的头巾,嫣红的嘴唇微微颤动,眼珠子传神似的,她亲呢地轻拍一下丈夫的肩膀,噗哧地笑了。母子俩欣喜地揩着眼泪,凝望着荞麦姑娘: “莫非你有什么好主意?”荞麦姑娘说: 。东北风吹来阵阵寒,是个韩字,冰凌宫是条来路源,是个露字,这个买马驹的人就叫韩露。花木凋零寨没有花开了,这个村子就叫落花村。“母亲听了高兴地说:”好好好,落花村就在后山,离这一百挂零里路,落花村有姓韩的,快快快,找他要帐去。“ 芒种日夜趱行百里路程,翻山越岭,逢人询问,果然找到了落花村,又找到了这个买马的老板。韩露是个五十多岁胡子拉茬的老头子,他放下手中的酒胡芦,又惊奇又高兴,瓮声瓮气地对芒种说:”小伙子呀,谁告诉你我的名字和我家住的村名呀。“芒种照直地说了。当韩露知道是芒种的妻子时,他暗自惊喜:”她难逃出我的手心。“朝思暮想,梦寐以求的美貌女子找到啦!他眯缝着象刀割的眼睛,用手挠了挠光溜溜的夜壶脑袋,得意忘形,如获什么宝贝似的,韩露甜言蜜语地对芒种说:”你若能领我见到你的妻子,我就付你马价芒种无奈,只好依了他,把韩露领回家来。 韩家有土地百顷,钱财万贯,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他依仗兄弟白露在京城里居官,便胡作非为,任意抢霸民女。八月初六这天,韩露对着镜子把胡子刮了又刮,打扮一番。他带领十几名家丁,骑马直奔芒种家,前来抢亲。 再说荞麦姑娘,她思前想后,恨透了这人面兽心的韩露,决心不受他的污辱。她嘱咐丈夫要好好侍奉和孝敬母亲。她又对丈夫说:她要到深山野林里去躲避灾难,切莫牵挂,不久还会回来,临走时摘下自己手上的镯子和耳环,让丈夫以后好变卖个钱花。芒种牢记妻子的嘱咐,少说话,慢开口,一切躲着寒风走。他心里想着妻子不久还会回来韩露来抢亲,得知荞麦姑娘逃走,命令人马向深山密林里搜查。这天清晨漫山遍野起了茫茫大雾,四处看不到荞麦姑娘钧身影。韩露心急似火,暴跳如雷,大骂老天不该起这场迷人眼目的大雾,他横冲直闯,扬鞭催马,不一会儿,马落坡跌在池塘里,韩露被水淹死了,肥胖的尸体漂浮在水面,一群群乌鸦象得了什么喜,飞来吞食他的尸体。 第二天在蒜头崖下找到了荞麦姑娘的尸体,她虽然跳崖而死,可身上没有一点伤痕,闭着眼睛,面带微微的笑容,脸色依然是那样俊俏美丽,手里还攥有遗书一封: “隋投意合结夫妻,恩爱美满两相依,可恨霸道心不善,逼得夫妻两分离。待到来生再相见,银花如雪开满地” 芒种母子二人看了遗书,泪如泉涌,哭了三天三夜,直哭得山泉呜咽,明星闭眼。芒种给妻子荠麦姑娘穿上素日里她移爱韵柳黄绿的布衫和紫绿色的罗裙,发髻上又扎上粉白色的花朵,在这岭下灼向阳洼里埋葬了她,筑了一个高大的坟丘。 第二年夏天三伏天里,突然一群娃娃们高兴地喊起来:“荞麦姑娘回来啦! 芥麦姑娘回来啦!”芒种急忙到坟头去看,唉呀!美极啦,绿绿的叶儿,紫红的根儿,粉白花儿,枝干窈窕,几天之后又结了饱实实黑莹莹的三角形粒籽。芒种高高兴兴地把粒籽收藏起来,来年雨水晚,漫田遍野种上它,秋来好一场大丰收啊!寒露节令到来,刮起了一场寒风,孩子们高高兴兴蹦蹦跳跳地唱着: “唉哟哟呀,寒露风啊,透心凉啊,真霸道啊,好混账啊,你别吹啦!荞麦收啦!早上场啦!” 芒种是我国家二十四节气中最为繁忙的一个节气了,北方地区的小麦大麦开始进入收获的季节了,而南方水稻也开始插秧了,全国都处于繁忙的情况,所以说芒种是忙着耕种啊!

最全的二十四节气来源,不可错过的文化科普

10

夏至

夏至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个节气,也是二十四节气中较早被确定的节气之一。

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而且越往北越长。正如“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夏至过后,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逐渐南移,北斗球的白昼时间日渐缩短。

夏至时节一般有庆丰收、赠送折扇、吃夏至面等习俗。

伯劳鸟在上古时期就被奉为“夏至”管理者,在中国民俗文化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相传,上古五帝之一的少昊非常注重节令和气候的关系。他曾按不同鸟儿的迁徙时间,造反了五种候鸟作为历法制定、民俗研判的标志。其中作为百官之首黄口的凤鸟,是掌管历法的总负责人,它还有四个下属,分别是掌管春分秋分的“玄鸟”燕子,掌管立春立夏的“青鸟”,掌管立秋立冬的“丹鸟”锦鸡,以及掌管夏至冬至的“伯赵”,即伯劳鸟。

伯劳鸟也叫胡不拉,是重要的食虫鸟类。它们喜欢独居,叫声非常刺耳。它们常常用喙啄死大型昆虫和小鸟,甚至将捕获的猎物穿挂在荆棘上晾起来,故又名屠夫鸟。不过伯劳鸟所捕食多为害虫,应该属于对农业有利的益鸟。

七月里伯劳鸟开始鸣叫,它似乎在告诉天下人,马上就要进入变换季节的时候了。而伯劳之所以被奉为夏至的管理者也许也是源于此吧。

最全的二十四节气来源,不可错过的文化科普

11

小暑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一个节气,也是夏天的第五个节气,表示季夏的正式开始。暑,是火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表示天气开始变热,但还不是特别热,相比大暑而言,还没到最热。

小暑前后,江淮地区梅雨即将结束,盛夏初临,气温升高,南方进入伏旱期。与南方相反,在小暑之后,华北和东北地区进入多雨季节,需要注意防涝。

小暑时节一般有尝新米、头伏吃饺子、吃伏羊、吃藕等习俗。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大庙有一位姑娘未婚先孕,肚子一天天大起来。这件事不管是在封建社会还是在当代可都是件有辱门庭的事。家人见状,严厉讯问这位姑娘是和谁干下这种伤风败俗的事。姑娘说,没有啊,我一直是独在闺门,守身如玉,从来没有与异性苟合。家人问她,那你是怎么怀孕的呢?姑娘说,不知道。那你吃过其他什么东西吗?姑娘回忆说,有一天下雨,我在屋檐下等了水喝,别的什么也没有吃过。那时还没有堕胎技术,家人无奈,只能让姑娘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说来也怪,一般人怀孕十月就要生育。可这位姑娘怀了一年零两个月才出现生育迹象。家人请来收生婆婆,等待姑娘生产。俗话说,“孩子奔生娘奔死”,这话一点不假,姑娘受尽阵痛的折磨,好不容易才将孩子生下来。可当人们看到姑娘生下的孩子时,全都惊呆了。因为姑娘生下的不是婴儿而是一条小白蛇。在众人惊愕之余姑娘抬头一见自己生下的果真是一条白蛇,当即吓得绝气身亡。这一天是农历五月二十五日。

姑娘死了。只见白蛇见风就长,不一会长成一条小白龙,它在母亲的身上亲昵一番后就腾云驾雾而去了。姑娘死后家人就将她埋在野外。次年的农历五月二十五日,既是小白龙的一周年生日也是它母亲的忌日。这一天午时突然天昏地暗,狂风大作,飞沙走石,稍后大雨倾盆,天地一片迷茫。待到雨过天晴后,人们惊奇地发现姑娘本来小小的坟墓已被卷成一个偌大的土丘。这时人们联想前事就对姑娘的怀孕原因有了新解,说姑娘之所以未婚先孕,就是因为她在屋檐下等水喝时等到了龙籽。姑娘是因为喝下龙籽才怀上小白龙的。这次狂风暴雨将姑娘的坟墓卷成小山是小白龙前来扫墓给娘报恩。说就说呗,没想到自此每年的五月二十五日都是这样,直到现在还是这样,每到这天,不管大小都要下雨!

最全的二十四节气来源,不可错过的文化科普

12

大暑

大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它与“小暑”一样,都是反映夏季炎热程度的节气。

大暑,表示炎热至极,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正因为气温攀高,田地里的水稻、棉花等喜热农作物在此期间生长最快。同时,这个节气北方的雨水也特别多,有“大暑、小暑,淹死老鼠”的谚语。而南方则会因为高温少雨迎来伏旱。

大暑时节一般有饮茶、吃荔枝、晒伏姜、烧伏香、吃仙草、吃凤梨等习俗。

夜晚,你可带着孩子走向草木丰茂的郊外,萤火虫的光亮星星点点,让你重温儿时的记忆,让孩子找到童话般的世界。

  “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

  就洛阳而言,此时也是萤火虫出现较多的时候。

  萤火虫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其发光原理在于其体内有一种磷化物,通过化学反应发出冷光,光色介于黄色和绿色之间。

  寻找萤火虫时,要避免用手电筒直照草丛,因为萤火虫受照射时会短暂停止发光。萤火虫放在密闭的瓶中会很快死去。

  关于萤火虫,有一个“囊萤夜读”的励志故事。东晋大臣车胤,幼时无钱买油点灯夜读。一个夏夜,他坐在院子里摸黑背书,见到许多萤火虫在空中飞舞,就捉了一些萤火虫,装在纱袋里,萤光照射出来,他就利用这点光亮读书。由于长年累月的苦读,车胤终于成为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最全的二十四节气来源,不可错过的文化科普

13

立秋

立秋是农历第十三个节气,更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孟秋的正式开始。

“秋”指暑去凉来。到了立秋,梧桐开始落叶,因此自古就有“落叶知秋”的说法。这个时节,暑气一时还难消,犹有“秋老虎”的余威,白天的气温依旧很高,只有到了晚上才渐有秋天的凉爽。

立秋时节一般有迎秋祭祀、秋忙会、啃秋、贴秋膘等习俗。

“啃秋”能啃掉癞痢

朱元璋在南京定都,当上了皇帝。可他从老家带来的那些不爱洗澡、不讲卫生的坏习惯却没改,更有甚者,他的手下将士还将癞痢疮带到了南京城。不久,很多百姓因此头上生癞痢疮,特别是十多岁的娃儿,生癞痢疮的特别多。

不少人带着娃儿到土地庙烧香,用香灰当“仙药”涂在生了癞痢疮的娃儿的头上,却依然无法治愈。后来,有一家富户得了一个偏方,他家女儿生了癞痢疮后,夏日每天啃西瓜,最终竟神奇地使得“癞痢疮”消失了。许多人家纷纷效仿,买西瓜给娃儿吃,由此形成了“啃秋”的习俗。吃西瓜治“癞痢疮”,这个偏方显然没有可靠的科学根据,但这个有趣的传说却流传了下来。

最全的二十四节气来源,不可错过的文化科普

14

立秋是农历第十三个节气,更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孟秋的正式开始。

“秋”指暑去凉来。到了立秋,梧桐开始落叶,因此自古就有“落叶知秋”的说法。这个时节,暑气一时还难消,犹有“秋老虎”的余威,白天的气温依旧很高,只有到了晚上才渐有秋天的凉爽。

立秋时节一般有迎秋祭祀、秋忙会、啃秋、贴秋膘等习俗。

“啃秋”能啃掉癞痢

朱元璋在南京定都,当上了皇帝。可他从老家带来的那些不爱洗澡、不讲卫生的坏习惯却没改,更有甚者,他的手下将士还将癞痢疮带到了南京城。不久,很多百姓因此头上生癞痢疮,特别是十多岁的娃儿,生癞痢疮的特别多。

不少人带着娃儿到土地庙烧香,用香灰当“仙药”涂在生了癞痢疮的娃儿的头上,却依然无法治愈。后来,有一家富户得了一个偏方,他家女儿生了癞痢疮后,夏日每天啃西瓜,最终竟神奇地使得“癞痢疮”消失了。许多人家纷纷效仿,买西瓜给娃儿吃,由此形成了“啃秋”的习俗。吃西瓜治“癞痢疮”,这个偏方显然没有可靠的科学根据,但这个有趣的传说却流传了下来。

处暑

处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也是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的节气。

处暑时节,太阳的直射点继续南移,太阳辐射减弱,时气将于这一天结束,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进入一个温度显著变化阶段。

处暑时节一般有迎秋出游、放荷花灯、泼水、开渔节等习俗。

处暑前后恰逢传统的中元节,因而处暑的习俗多与祭祖和迎秋有关。中元节也叫“七月半”或是“盂兰盆节”。放河灯就是中元节的一个传统习俗。

但是,这一习俗的缘起盂兰盆节其实并不是源于中国本土,而是来自遥远的印度。它最早是从佛教典故“目连救母”中引申而出的。

相传佛主还在人世的时候,收了十个弟子,其中一个弟子名叫目连。目连得后,以神通著称。在他得道之前,母亲就已经过世。目连挂念死去的母亲,就以天眼通去察看母亲在地府生活的情况。

哪知道,他竟然发现自己的母亲枯瘦如柴,非常凄凉。目连非常心痛,于是就想用自己的法力给母亲送一些饭。但是,这些饭菜刚刚送到母亲口边,就都化为了炭火。

目连无计可施,只好向佛主求救。佛主告诉他,其母在世时,吝啬贪婪,所以死后才堕入地府,万劫不复。这不是他一人能化解的,必须集众人之力。于是,目连在七月十五这天,做盂兰盆,供养十僧众,解救母亲出地府。

这个故事传进中国后,在南北朝梁武帝的提倡下,盂兰盆法会盛极一时,之后流传百世,成为一种民间习俗。每逢农历七月中旬,民间都会放荷花灯,缅怀逝去的亲人,报答祖先的恩德。

最全的二十四节气来源,不可错过的文化科普

15

白露

白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也是秋天的第三个节气,表示孟秋的结束和仲秋的开始。

白露作为九月的第一个节气,天气已经急剧转凉,而且早晚温差较大。白露时节一般有喝白露茶、酿米酒、祭大禹等习俗。

江苏太湖民间有在白露时节祭祀禹王的习俗。每逢白露节气会举行盛大隆重的祭祀活动。又称为拜祭“水路菩萨”。祭祀活动要持续一周的时间。除了祭祀禹王,人们还会祭土地神、花神、蚕花姑娘、门神、宅神、姜太公等。祭祀活动期间,《打渔杀家》是必演的一台戏。隆重的祭祀活动,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盼和向往。 相传每年白露时节,蒹葭苍苍中的太湖渔家有祭拜大禹的传统。《禹贡》里大禹疏通三江,使得“震泽底定”。震泽便是太湖的古称,相传大禹治水由北而南,从黄河而至江淮,最后在太湖将兴风作浪的鳌鱼镇于湖下,消弭了水患。 祭禹王的活动,不仅太湖两岸渔家,就连苏南、浙北、上海的渔民也会前来参加,各地的渔民在庙前布置香棚分祭,互相攀比谁的祭礼更丰厚,谁的香棚更堂皇。香期内,这个水中孤岛成了盛大的庙会,千帆云集,商船罗列,因着人气聚集起来的商贩在小岛上叫卖着各类杂货和生活所需,临时搭建的茶楼和酒棚里更是人来人往。

福州“白露必吃龙眼”——民间的意思为,在白露这一天吃龙眼有大补身体的奇效,在这一天吃一颗龙眼相当于吃一只鸡那么补,听起来感觉太夸张了,哪有那么神奇,不过相信还是有一些道理的。

十样白——这是温州、平阳和苍南的民间习俗,选十种名字带白的中药材,白茯苓、白百合、白扁豆、白山药、白芍、白莲、白芨、白茅根、白术、白晒参来煲汤,主材料可以选猪蹄,乌骨鸡,老母鸡之类的,滋补身体。 白露茶——白露茶则是老南京人喜欢喝的一种茶,取自白露前后的茶叶制成白露茶,这个时候的白露茶有着春茶和夏茶所没有的独特的清香味,甘醇可口,特别受老南京人的喜爱 白露米酒——资兴兴宁、蓼江、三都都有在白露前后酿酒的习俗,这时候酿的酒就是“白露米酒”了。白露米酒酿好后,是待客的必备品之一。

最全的二十四节气来源,不可错过的文化科普

16

秋分

秋分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第十六个节气,“秋分”与“春分”一样,都是古人较早认识和确立的节气。

秋分的“分”,就是“半”的意思,秋分恰是居于秋季九十天之中,平分秋季,昼夜长短对等,各自分得十二个小时。

秋分时节一般有祭月、送秋牛图、竖蛋、吃秋菜等习俗。

相传,远古时候有一年,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直烤得大地冒烟,海水枯干,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去。  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余的太阳。  后羿立下盖世神功,受到百姓 的尊敬和爱戴,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奸诈刁钻、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 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  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蓬蒙看到了。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  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气得后羿捶胸顿足哇哇大叫。悲痛欲绝的后羿,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  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最全的二十四节气来源,不可错过的文化科普

17

寒露

寒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七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寒露之后气温持续下降, 我们已经可以隐约听到冬天的脚步声了。

寒露时节一般有登高、食养生汤等习俗。

东汉时期,汝南县一村庄,有一名叫桓景的小伙子。有一zhi年,汝河两岸害起了瘟疫,桓景的父母在这场瘟疫中病死了。

  桓景听人说,这场瘟疫是汝河里的一个瘟魔作恶引起的。于是,桓景决定为民除害。当时,东南山中住着一位名叫费长房的大仙,桓景便来到此处拜师学艺。学艺时,桓景不分昼夜的苦练。

  一年后,桓景正在练剑,费长房走到他跟前说:“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来,你赶紧回乡为民除害。我给你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你家乡父老登高避祸。”然后,让桓景骑上仙鹤向汝南飞去。

  桓景回到家乡,在九月九日那天,他领着父老乡亲登上了附近的一座高山。每人分一片茱萸叶,用以驱瘟魔;随后,又倒出菊花酒,每人呷了一口,用以防瘟疫之疾。把乡亲们安排好后,桓景就带着降妖青龙剑回到家中,独坐屋内,只等与瘟魔交战。

  不久,瘟魔出水走上岸来。他见人们都在高山上欢聚,便窜到山下。此时,酒气刺鼻,茱萸充肺,瘟魔不敢登山,便转身来到村里。

  当瘟魔看见一人在屋中端坐,便向前扑去。桓景急忙迎战,瘟魔战他不过,拔腿就跑。桓景将降妖青龙剑抛出,把瘟魔扎死在地。

  桓景除掉瘟魔后,汝河两岸的百姓欢天喜地。从那时起,人们就有了重九登高的风俗。

最全的二十四节气来源,不可错过的文化科普

18

霜降

霜降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也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意味着冬天的开始。此时节天气逐渐变冷,露水凝结成霜。

“霜降”也是重要的农作时期,秋收作物在此时节完成最后的收获;而在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这也是冬麦播种的黄金季节。

霜降时节一般有吃红柿子、补霜降、菊花会等习俗。

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小时候家中贫寒,经常四处讨饭。有一年霜降节,饿得两眼发黑,四肢无力的朱元璋走到一个小村庄时,发现村边长着一棵柿子树,上面结满了红彤彤的柿子。

朱元璋一见,兴奋极了,于是,使出浑身力气爬到树上,吃了一顿柿子大餐,这才得以从阎王爷那里捡回了一条小命。而且一整个冬天没有流鼻涕,也没有裂嘴唇。

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再次路过这个小村庄时,发现那棵柿子树还在,上面依然挂满了红彤彤的柿子。面对此情此景,朱元璋思绪万千,正是这棵柿子树才使自己免于成为饿殍。

他仰望着这棵柿子树,缓缓脱下自己的红色战袍,又亲自爬了上去,郑重其事地把战袍披在柿子树上,并封它为“凌霜侯”,这才依依不舍地离去。

最全的二十四节气来源,不可错过的文化科普

19

立冬

立冬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也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

在民间,人们认为冬日苦寒,身体需要补充营养,故有“立冬日补冬”的食俗。

立冬时节一般有天子迎冬、民间拜冬、吃羊肉、吃饺子等习俗。

中国古代民间的传统观点,习惯将每年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此外,冬天白昼较短、夜间最长,在农事方面这个季节也是相对闲适的时候,所以此时节开展“冬学”成为古时人们一致的选择。

立冬前后,各村开展拜师活动,学生前往老师住处拜望、问候。通常,学生会准备正式的拜师方盘和其他果品点心之类,前去拜望老师。就老师而言,这天也是非比寻常。都是会一早起来,梳洗正装,在房中悬挂“大哉至圣先师孔子”画像,然后设宴准备招待前来拜师的学生。

拜师仪式开始,学生会拿出所备礼物,在孔子画像前行礼,祈求孔夫子保佑自己学业有成; 然后再向老师请安。行过礼之后,师徒从此就是一家人。

最全的二十四节气来源,不可错过的文化科普

20

小雪

小雪是农历二十四节气的第二十个节气,也是反映天气现象的节令。

小雪表示降雪的起始时间和程度,它和雨水、谷雨等节气一样,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

小雪时节一般有吃糍粑、晒鱼干、腌菜等习俗。

传说,人世间飘落的雪花是由天宫中的三位神仙掌管的,他们分别是周琼姬、董双成和姑射真人。其中,周琼姬掌管芙蓉城,董双成掌管贮雪琉璃净瓶。每逢需要下雪的时候,天空中就会彤去密布,掌管贮雪琉璃净瓶的董双成,照例准备好瓶内的几片雪花备用。接下来,就轮到姑射真人上场了。只见他用黄金箸轻轻地一敲,那贮雪琉璃净瓶中就掉出一片雪花来,人间也就因此下一尺雪。

且说有一次,紫府真人邀请姑射真人、周琼姬、董双成等人一起畅饮。几人酒酣之际,兴致所到,便随手抓起黄金箸一边敲打琉璃净瓶,一边哼唱祝酒歌。这时,那琉璃净瓶持续倾出雪花来,造成人间的大雪景象。

最全的二十四节气来源,不可错过的文化科普

21

大雪

大雪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冬的正式开始。

大雪时令,北方地区已经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景观,而南方也开始“雪花飞舞,漫天银色。”许多河水都已经结冰,滑冰正是此时最好的娱乐。

大雪时节一般有腌腊肉、喝姜汤、观赏封冻等习俗。

“大雪”未必会下雪,但对于“老南京”来说,腌肉是万万少不了的。

大雪节气一到,家家户户忙着腌制“咸货”——将大盐加八角、桂皮、花椒、白糖等入锅炒熟,待炒过的花椒盐凉透后,涂抹在鱼、肉和光禽内外,反复揉搓,直到肉色由鲜转暗,表面有液体渗出时,再把肉连剩下的盐放进缸内,用石头压住,放在阴凉背光的地方,半月后取出,将腌出的卤汁入锅加水烧开,撇去浮沫,放入晾干的禽畜肉,一层层码在缸内,倒入盐卤,再压上大石头,十日后取出,挂在朝阳的屋檐下晾晒干,以迎接新年。

腊肉作为华夏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不只深爱老百姓喜爱,就是帝王贵胄也对其青睐有加。据说在大清朝光绪二十六年,当时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避难逃往西安,陕南地区的地方官吏为了讨好慈禧,以腊肉进贡。慈禧吃了腊肉之后,竟然赞不绝口,从此爱上了腊肉。

最全的二十四节气来源,不可错过的文化科普

22

冬至

冬至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二个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

汉代的时候称冬至为“冬节”,而官府为此举行的祝贺仪式被称为“贺冬”。这天朝廷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节日。

东汉时期,河南南阳出了个大名人,叫张仲景。他的医术特别厉害。张仲景从长沙辞官回老家时,正好是一个飘着鹅毛大雪,迎面还刮着像有无数冰碴子擦过皮肤的大风的寒冷的冬天。在路上,道路两边河里的水被冻的结上了一层厚厚的冰,穷人们为了一家老小能过个好年还在不停地靠体力挣点钱,他们被饿的只剩皮包骨头,仿佛一阵风就能把他们吹走,就连他们身上穿的衣服都破破烂烂,不是漏这儿就是漏那儿,压根就跟没穿衣服一样。张仲景看的心里非常难受,而后面他更难受了,因为更严重的是,他看到有好多人的耳朵被冻的又红又肿,甚至还有流的浓水。张仲景看到这些心里十分难受,于是他就决定一定要做点什么帮助这些可怜人。

张仲景刚到家就没闲着一直有人去他家请他去看病,那些当官的,富得流油的土豪天天缠着张仲景,可是他心里一直惦记着那些把耳朵冻烂的穷乡亲们,于是先派自己徒弟给那些人先免费治病,自己也在想着更好的办法可以帮助那些穷人不被冻耳朵。

就这样到了冬至那天,他亲自去了南阳东关搭个帐篷,架起一口大锅,里面煮着用羊肉,辣椒和其他温热滋补驱寒的药材混在一起切碎当馅儿,再用面擀成一张张薄薄的面皮儿包成耳朵形状的“娇耳”煮好连汤儿乘在一张大碗里分给穷人们吃。人们吃了就立马觉得全身暖和仿佛一股热的源泉流过身体,两只耳朵也开始有了温度,渐渐热了起来。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人们互相传着张仲景的娇耳汤可以治好冻耳朵冻耳朵的事情传到了四面八方,吸引来了很多人都多来找张仲景吃娇耳治冻耳朵病。从冬至这天起一直到大年三十,人们的耳朵都被张仲景的“祛寒娇耳汤”给治好了,这在当时就是一个奇迹啊,这位这个冻耳朵伤谁都没办法,但是他却给治好了,而且他还不要钱,完全就是在帮助百姓。

后来,每到冬至这天,人们都记得张仲景热心免费给穷人熬汤药治病的事儿,渐渐也开始慢慢学着娇耳的样子做吃的吃。为了区分,他们叫饺儿或者饺子,并且说在冬至这天吃了饺子不会冻伤耳朵。

最全的二十四节气来源,不可错过的文化科普

23

小寒

小寒是农历二十四怨气中的第二十三个节气,同大寒、小暑、大暑等节气一样,小寒也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

此时的天气寒冷程度还未到达极点,所以称为小寒。小寒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严寒时期,土壤冻结,再加上北方冷空气不断南下,天气寒冷,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数九寒天”。

小寒时节一般有吃菜饭、吃腊八粥、跳绳、打雪仗等习俗。

吃腊八粥这个风俗,是朱元璋当皇帝的时候兴起来的。

朱元璋小时候给财主放牛,常常吃不饱,穿不暖。有一天,他饿得实在忍不住了,就偷偷爬进财主的灶房里,想偷点儿东西吃。不料被财主看见了,把他关进一间小房子里,想把他饿死。朱元璋看看小屋里只有一个空锅,连一点儿吃的也没有。过了整整两天,朱元璋饿得发慌,就东翻西找,翻腾了老半天,啥也没找着。只发现一个老鼠洞。他想,没有吃的,抓只老鼠吃吃也行。他找个家伙挖老鼠洞,一挖开,露出半碗粮食来,有大米、小米、红枣、芋头、黄豆、绿豆、豇豆、豌豆。朱元璋把这八样东西放在一起,倒到锅里,求财主家的女佣人偷偷给他弄点儿水,找个火,就用睡觉铺的干草煮了一锅粥。他吃着品品味儿,觉得比啥都好吃。

后来,朱元璋登基做了皇帝,整天吃山珍海味,反觉得不好吃。有一天,他想起小时候吃老鼠洞里的杂粮煮的粥味道不错,就吩咐厨师,按他说的方法,杂七杂八拼够八样东西煮了一锅粥。因为他平时吃烦了油腻东西,猛一吃这种素食觉得怪好,加上那天凑巧是腊月初八,朱元璋就叫它“腊八粥”。皇帝吃腊八粥的消息一传开,百姓也跟着吃腊八粥,年年这样,一直流传到现在。

最全的二十四节气来源,不可错过的文化科普

24

大寒

大寒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过了大寒,又迎来新一年的节气轮回。

这时期寒潮南下频繁,中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一年中最冷的阶段: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一片冰天雪地的严寒景象。

大寒节气一般有腌年肉、尾牙祭等习俗。

相传古时候有一户姓张的人家,有兄弟俩,哥哥是泥水匠,弟弟是画师。哥哥拿手的活是盘锅台,左邻右舍都夸奖哥哥垒灶手艺高,方圆千里都尊称他为“张灶王”。妻子早逝后,张灶王仍然乐善好施,如遇别人家有纠纷,他也非常乐意去调解,时间久了也有了“和事佬”的美誉。张灶王寿终正寝时正好是腊月二十三日深夜。

张灶王一去世张家可乱了套原来张灶王是一家之主,家里事都听他咐,现在大哥离开人间,弟弟只会诗书绘画,虽已花甲但从未管过家务。几房儿媳妇都吵着要分家,画师被搅得无可奈何,整日愁眉苦脸。后来他终于想出一个利用哥哥的点子。在腊月二十三日张灶王亡故一周年的祭日,画师深夜忽然呼叫着把全家人喊醒,说是大哥显灵了。他将儿子媳妇全家老小引到厨房,只见黑漆漆的灶壁上,飘动着的烛光若隐现,显出张灶王和他已故妻子的容貌,家人都惊呆了。画师说:就寝时梦见大哥和大嫂已成了仙,玉帝封他为‘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你们平素好吃懒做,妯娌和,不敬不孝,闹得合家不安。大哥知道你们在闹分家,很气恼,准备上天禀告玉帝,年三十晚下界来惩罚你们。”儿女侄媳们听了这番话,惊恐不已,立即跪地连连磕头,还取来张灶王平日爱吃的甜食供在灶上,恳求灶王爷饶恕。从此以后全家平安相处,老少安宁度日。

这事给街坊邻里知道展特传十,十传百,都赶来张家打探虚实。其实,腊月二十三日夜灶壁上的灶王,是画师提前绘制的。他是假借大哥显灵来镇吓女侄她,不料此法果真灵验。所以当乡邻来找画师探听情况时,再又假戏真做,把画好的灶王像分送给邻舍。如此一来,沿乡流沿乡流传,客户的灶房都贴上了灶王像。岁月流逝,就形成了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的灶房都给灶王爷上供、祈求合家平安的习俗。

最全的二十四节气来源,不可错过的文化科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