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赞】张华诗:最后的猎刀

 妙趣横生 2020-07-16

张华诗:最后的猎刀

  最后的猎刀

  古老的兴安岭里住着鄂伦春人。

  我是鄂伦春人后裔,奶奶、爸爸、妈妈仍然住在小兴安岭刺滨河畔。在客厅墙上挂着一把猎刀,是爷爷用过的,刀库【1】上的铁箍锈迹斑斑,在家人心目中却是无价之宝。

  那是兴安岭披上红艳艳达紫香花的时节,爷爷骑着雪青马沿刺尔滨河追捕被射伤的犴,突然传来了救命声,寻声找去,见一位老汉身上流着血倒在地上,爷爷为老汉包好伤口。老汉告诉爷爷:一清早,一群背着枪穿黄色衣服的人,将我刺伤,抢走肉干和貂皮。老汉为了感谢爷爷的救命之恩,从腰间掏出刀库带着美丽花纹的猎刀,送给了爷爷。

  当第一场冬雪降落在刺尔滨河畔猎场的时候,爷爷就带着心爱的猎刀、猎枪,骑着雪青马出围打猎。山峦起伏,树高林密,藏着紫貂、银狐,香鼠、犴达罕,野兽多得像天上的星星数不清。一声枪响,只见白雪被染得鲜红鲜红,猎刀上下飞舞,恰庖丁解牛,一会儿,被肢解的狍子驮上了马背。

  爷爷继续前行,穿过一片片白桦林,越过一座座高山。不知走了多远,忽然传来厮打声,爷爷急忙下马,悄悄藏在大树后,看到三个身穿黄色衣服的人,正在与两个过路人扭打在雪地上。爷爷想起老汉的话,抽出猎刀一跃而起,刺中一个又一个穿黄色衣服的人,瞬间三人毙命,两个过路人差点被抓当劳工,越说越亲近并结拜成兄弟。

  原来两个过路人是抗联战士,后来爷爷加入抗联队伍,当向导,送情报,运物资,救伤员等。一次,指导员胳膊中弹,在深山老林里,缺医少药,伤口化脓,情急中爷爷把猎刀在火上烤了烤,用猎刀把子弹剜出来,指导员没打麻药,紧咬牙关,汗珠直淌,爷爷用鄂伦春族特有的止血方法为他止血,伤很快就好了。战争年代,爷爷救了很多伤员,成为远近闻名的“魏一刀”。

  1953年鄂伦春族人走出了深山,搬进了镶有玻璃的木刻楞【2】房子,成立了鄂伦春民族乡。鄂伦春人彻底告别了“御茅为屋,充饥肉作粮”,“冰雪婴儿孽,蓬高孕妇床”的穷困。爷爷用赞达仁【3】自编自唱了一首歌:

  旧社会啊,

  鄂伦春在山林中生活,

  穿着兽皮做的衣裳,

  吃着晒干的肉干,

  饿一天啊,饥一天的,

  过着不稳定的生活。

  新中国诞生了,

  党和毛主席拯救了我们的民族,

  我们生活在祖国的大家庭里,

  沐浴着党的光辉,

  到处撒满幸福欢乐的笑声,

  我们自由美好地生活着。

  过去的苦难,今天的幸福,承载了鄂伦春—神奇的民族。

  我在北京求学,与爷爷的生活方式不同了,但我们身体里流淌着同样的鲜血,有勇敢善良、不屈不挠的精神,为建设美好家园而努力。看今天鄂伦春人生活是多么幸福,多么快乐!

  我永远珍藏最后的猎刀,成为心中的图腾。

  注:【1】刀鞘

  【2】木头垛房子

  【3】民歌一种

  指导教师评语:

  守望,看守瞭望之意。如何将其本意与时代主旋律,通过真实感人的故事有机结合在一起,具体可感而不空洞,是个难题——张华诗的这篇文章做到了。

  文章以“一把刀”为线索,通过“助人得刀”“持刀狩猎”“勇救战士”三个故事讲述了一段林海雪原般的英雄过往。我们既能震撼于爷爷的传奇经历,也被其林魂深处的家国情怀所触动,而充满异域风情的族风光,也给我们带来无限浪漫主义遐想。

  故事的最后,虽然族人搬离了原始丛林,虽然作者已经外出求学,但是,他们对于自然的热爱,家国的热爱,早已融于热血,世代相传。

  学生姓名:张华诗

  民族:鄂伦春族

  指导教师姓名:李延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