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赞】刘若敏:狗卫士

 妙趣横生 2020-07-17

刘若敏:狗卫士

 狗卫士

  在我插队的那个农村生产大队,几乎是家家户户都养狗,用途是看家护院。社员家因为有了狗,小偷不敢轻易进门,有陌生人来访,狗的叫声则成了通知主人的传声筒。社员家的狗一般都不太厉害,很少听说谁家的狗咬伤了人。到了林区我才发现,山里人不论是农户还是林业职工养的狗,不但数量多,而且非常凶悍。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东北虎曾经在小兴安岭南麓的白杨木林场出没。那里的老林业工人都看见过老虎。山里人很崇尚老虎,即使国家不禁猎老虎,他们也从不敢猎杀。老虎不仅是兽中之王,也是猎人们供奉的“山把头”、“山神”。过去打猎的人上山之前,总习惯在已经伐掉树干的树墩子上烧香上供,祈求山中之王老虎赏赐几只猎物。

  兴隆林业局退休老人张庆平,曾这样回忆自己遇见老虎的经过:一九七一年八月的一天,他与李大哥一起放山。所谓放山就是即采集植物,而打猎称跑山。早晨四点多钟,他们领着六条猎狗从向阳川出发。走了三十多里开始进入深山密林,大树遮天蔽日,山峰重峦迭嶂。

  就在他们发现不远处有人参兆头的时候,猛然听见一声雄浑的虎啸,这声音震荡在山谷,回荡在林海,仿佛山在摇,树在晃,地在抖。张庆平抬头搜寻,见山石砬子的背后,一只凶猛的老虎,正虎视眈眈地卧在那里,随时就能向他们扑来。六条狗好像谁也没退缩,狂吠着迎着老虎扑去。民间曾经传说认为,狗的天敌就是老虎,见了老虎就会逃之夭夭。可是他们领着的这六条狗,却毫不畏惧老虎。就在猎狗们拼命围攻老虎的时候,张庆平和李大哥转身就跑,连滚带爬,好不容易才跑到一个山坡下,腿也磕破了,衣服也挂坏了,再也跑不动了。

  他们得救了,可那六条忠实的猎犬全部成了老虎的猎物……

  一九九九年九月,我听通河县胜利村农民作家孙国民说,他家的玉米地来了黑瞎子(黑熊),他有幸亲眼看到民间传说中黑瞎子掰苞米的情景:在皎洁的月光下,一只黑熊蹒跚地走进玉米地,它看到了苞米,急切地冲上去掰下来一穗就啃,没啃干净就扔到了一边,再掰下来一穗接着啃。一会儿,肚子填饱了,它就把掰下来的苞米夹在左腋下,就像传说中的那样,掰一穗丢一穗。但和传说中不一样的是,只有掰到更大的苞米它才夹到腋下。总之,到最后留在它腋下的是这片苞米地中最大的一穗。黑瞎子掰苞米是有选择的,这是孙国民牺牲了两亩玉米后得到的收获。他非常遗憾的是没带着狗出来,假如有猎狗在,会把黑瞎子赶走。

  十月的一天,农民王怀壮在搭苞米架子时,缺少几根木杆子,便想进山砍几根。为了防止遭遇野兽袭击,他带上自家那条青狗壮胆。

  王怀壮家的青狗不是猎狗,他几次叫它跟着自己,它也不听话。他只好用馒头引诱,青狗才不情愿地跟着主人进山了。当王怀壮在林中挑选合适的树木时,狗突然吠了一声。同时,王怀壮也发现不远处有几只野猪崽惊慌逃窜,青狗已经狂吠着追了过去。

  王怀壮站立原地,耳朵侧听着青狗叫声,盼望着意外收获。盼着盼着意外发生了,王怀壮先是听到青狗的一声惨叫,遂见青狗灰溜溜地朝主人这边逃来,后面有一头大野猪追过来。王怀壮见事不好,急忙往树上爬。爬到离地一人多高时,大野猪弃狗向王怀壮奔来。野猪在树下守候了半个多小时,然后才离去。王怀壮侥幸逃过一劫,要感谢这条忠诚的青狗。

  如今,养狗的目的和养狗的性质悄然改变,不再是养狗看家护院,不再是养狗围猎野兽,而是供人开心取乐。狗成了宠物,人要为狗看家护院,人要守卫狗的安全。天气炎热,要为狗打开空调风扇。数九寒冬,人要为狗私人定制御寒的服装。真是风水轮流转,人类成了狗的忠诚卫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