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磅】赵力:齐云同志在双城

 妙趣横生 2020-07-17

齐云同志在双城

哈尔滨日报退休高级记者 赵力

在发动群众最困难时期,上级给双城派来了十几位从延安、晋察冀边区的老革命于林、阎蕴、齐云、董启勋、范政等,为土改做出的卓越贡献。双城人民不能忘记他们。

——离休老干部原省高院院长赵云鹏

   齐云,女,原名齐韫,1918年出生在河北省高阳县城一个名望之家。父亲齐厚之,民国时期曾任县长、参议,北平解放时,随傅作义起义。齐云在北平师大附中高中读书时参加革命。北平沦陷,与丈夫魏健(又名魏震五,原农业部副部长)到中共冀豫晋省委,从事抗日宣传,历任晋豫边抗日军政干部学校辅导员、中共阳城县委妇女工作委员会负责人,山西长治、平顺、潞城指导员、组织部长、县政府秘书、科长,高平县第四区区委书记等职。抗战胜利后,和丈夫魏健加入太岳区赴东北干部团,在辽东、辽北省工作。1946年5月,撤出四平,来的哈尔滨(当时魏健任东北行政委员会办公厅主任)。不久,她带领小弟弟齐锐到依兰开展土改和剿匪斗争。

1947年春,为加强双城土改和支前工作,东北局从各地抽调优秀干部来双城,齐云把弟弟留在依兰,来双城任四区区委书记。当时,双城不仅是东北解放战争的桥头堡,也是东北民主联军前指所在地,由于历史的原因,封建势力相当强大,许多农会组织被“油不登子”控制,县委工作压力非常大。正如赵云鹏所说的那样:于林、阎蕴、齐云、董启勋、范政等十几位从延安、晋察冀边区老革命的到来,为双城土改做出的卓越贡献。

当时,双城行政区划为十一个区。四区,以今天的水泉乡为中心,包括农丰镇、临江乡和西官镇、杏山镇部分村屯,共有建强、永强、自强、福农、裕农、利农、仁义、姜家、大义等9个行政村、98个自然屯(52个农会),拥有7790户40509人口,是双城的产粮大区、支前大区,也是松江省委和双城县委各项工作的先进典型。

据齐云当年的勤务员回忆,当年农村的条件极其艰苦,齐云是带着两个孩子来乡下工作的(大女儿魏西平、长子魏庄子)。由于各项工作都非常繁重,她经常几天几夜奋战在第一线,把孩子丢在老乡家。齐云在双期间,坚持革命立场,坚持群众路线,坚持党的政策,为土地改革、发展生产、支前以及妇女工作,给双城的干部群众留下了很好的印象。虽时隔60多年,当地的老干部、老党员、老土改、老农村妇,每每提及,无不交口称赞。

“齐云经验”:妇女大包工

1947年的双城,霪雨连绵,一场春雨竟下了77天,全县水灾面积达72466垧,占全县耕地面积1/4左右。夏锄一开始,缺乏吃粮的问题便凸显了出来。县委筹集了一批苏联豆饼,接济口粮。群众戏称“苏联大饽饽”。

齐云刚到四区,迎面扑来的问题是严重的苗荒。全区9个行政村,铲趟完毕的只有4个,没铲二遍地的多达14300余垧,没趟二遍地的16700余垧,占全区总耕地面积的一半。为了战胜苗荒,齐云便拿出了晋察冀老解放区的办法,动员妇女参加劳动。

可是,双城的传统和她华北不一样,妇女是“锅台转”,下地干活让人笑话。齐云率先垂范,亲自带头参加劳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她的带动下,全区2000名妇女终于红着脸走出了家门,铲地拔草、抢收小麦。并帮助军烈属代耕,或包工赚钱。正白五屯53名妇女铲草队给军属义务铲蹚地41垧外,还赚得工资4万余元。该屯又提出发动互助与竞赛,屯与屯之间互助互济,像厢黄三屯每日有90名全劳动到独一处“大包工”,帮助突击二遍。在各屯各组展开竞赛后,他们要争取6天内把全区二遍地全铲完。傅家屯在妇女生产委员会领导下,每天有39名妇女下地,午前有露水就铲地,午后无露水就拔草。

事后,齐云亲自写了一篇新闻稿,发表在《东北日报》上。妇女们见了自己的劳动上了报纸,便由害臊变成了光荣。

齐云的笔杆子很硬,她写文章的风格是倚马可待。用“上报纸”的方法鼓励农民,是她的拿手戏。

自然灾害和饥荒,并没影响四区干部群众的斗志,7月下旬,在齐云的领导下,他们顺利地完成了夏季征粮、劳军、征兵任务。

“文体明星”

挂锄期间,四区至少有两次开天辟地的文化活动。一次是东北电影制片厂吴立本等人到四区录纪录片《农民翻身》,齐云和干部群众的形象,成为东北民主政权和翻身农民的形象,在解放区公映。再一次是8月10日,东北鲁艺三团(松江省文工团)来到四区厢黄四屯(水泉村)进行巡回演出。鲁艺三团在他们编辑的回忆录中,特别提

    到了区委书记齐云。她们回忆说:“8月10日县政府派大车把我们送到双城县西北四区厢黄四屯。当时四区区委书记齐云同志对三团接待格外热情,她主动地向三团介绍当地发动群众、斗争地主、平分土地、建设民主政权各方面工作情况,使团员们很受教育。团员们增强了与贫雇农之间的阶级感情。8月15日,四区召开了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两周年群众欢庆大会。会上向隅团长讲了话,鲁艺三团和四区的干部、贫雇农群众、妇女会、儿童团联合演出了‘大秧歌舞’。当时农民群众欢庆翻身解放、当家做主人的激动场面,被深深地烙印在每个团员的心坎里。”

原四区范家窝棚75岁老农民范业发,曾见过齐云。他说,齐云在我们屯子蹲点,大高个儿,长得匀溜,喜欢扎腰带,有文化,大学生,了不起。记性好,见一面,下次准认识。她喜欢滑冰,我家住在

南大坑旁边,看见过她滑冰。80岁的老农民王本厚也说,齐云经常去南大坑滑冰。我们都小,看着稀罕,她待人亲切,都不怕她,跟着看热闹。有时在冰上跌倒了,她笑,我们也跟着笑。

全县瞩目的范家窝堡经验

齐云在领导土改期间,坚持党的领导和党的政策,坚持群众路线,当左的偏向自上而下地出现时,她不跟风,团结保护中农利益,制止乱杀人,在整个土改运动期间,四区一直坚持党的土改政策不动摇。

1947年11月17日,全县集中400余名干部,在四区、三区、七区部分村屯进行平分土地“突点”工作。25日,齐云在县委《土改消息》第三期上,发表署名文章《范家窝棚工作给我们的教训》。

她重点谈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怎样依靠贫雇农?她认为,贫雇农大会需要有明确的号召内容,才能起作用。大会结合小组会,是进一步启发贫雇农的工作方法,但也需要增加新的内容,不能为了要情况而了解情况。贫雇农从夹生的情况中,提高起来是一个艰巨的工作。算细账、挖糊涂及认清阶级同时进行,但不可搞的时间过长。不依靠干部也不一定去“找”积极分子,才能达到真正依靠贫雇农。二是怎样教育工作队员?她说:立场是什么?我们是劳金,贫雇农是掌柜的、当家的,要根据当家的要求作事,这就是立场。不要忘本。着重于立场不稳,作风脱离群众,顾及个人利益来作检讨。

齐云还撰写了《范家窝棚的分地办法介绍》:

1.对地主要分坏地,因为他们剥削人太甚,坏地也还是贫雇农的恩赐。

2.对富农要串地,多的拿出来。因为他们也有一部分封建剥削人,车马房粮多的也拿出。

3.对中农,多的不动,少的补。可比贫雇农的次点,因为他们不剥削人也没被剥削。

4.对贫雇农要分好地近地,因为最受苦,最受剥削。

5.对军属不多分地,可多少提前一点。

6.对二流子坏蛋,可不降等,但可往后一点。

7.撂荒板子地那等都有,可再分给撂荒的人。

8.人口作分地标准,地主也给他同样一分,一口两口的要照顾,多分点。

9.分地数不得上拐下拐。

10.农会可留一垧半地。

11.人按阶级划五等,地按好坏远近定等。划阶级要按受不受剥削、家底及生活来评,排号按人品、劳动。

12.打过地的要检查,边打边定等。

11月30日,《土改消息》发表了齐云给四区村屯干部的信。这封信轰动全县。

她用本地特有的农民语言,坦承地说,这次的平分土地运动,我们的工作还存在着许多严重的错误和问题。虽然如此,我并不能完全怪罪你们,而我首先要检讨我对大家帮助及教育很不够,同时我也存在着以上的糊涂观念。因此,我号召以我为首的全体干部,要赶快清醒,趁此县委及各区的指导帮助的彻底平分土地的良机,大胆的彻底让雇贫农群众揭露我们的错误,我们也大胆的彻底检查自己,坚持改正错误的原则,让雇贫农群众给我们来一个彻底洗澡运动,我们要百倍虚心的接受意见,并向雇贫农面前彻底悔过坦白,请罪,除去个别的投机的坏干部外,大多数的人,都可以得到群众的原谅,如果群众原谅了我们,我们就坚决的埋头苦干,带罪图功,好好的给雇贫农当雇工,当牛马一样的出力,只有如此,我们才算一个革命分子,才是一个好干部。

《土改消息》还加了编者按:“四区区委书记齐云同志‘给四区村屯各级干部的一封信’,是一封很重要的信,希望四区各村屯干部要仔细阅读。反省,不识字的,应找个人读给他听。其他区的同志,也应以此信做参考来检查自己的干部和工作。”

在暴风骤雨中坚守

四区的经验,还没来得及推广,突如其来的“扫堂子”“大扫荡”,便在北满地区刮起了狂飙。县委对四区经验的态度发生变化,认为“没有打破村屯界限,故使运动没有形成面的斗争,不够猛、广、深。”于是,以区为单位的思想站队大会,以及跨村跨区的大扫荡,一夜之间形成了高潮。

这期间,齐云一直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保护中农利益,千方百计地制止打死人现象的发生。

1948年1月3 日,当韩家窝铺贫雇农“自认为斗得不大离了的时候”,便冲到单城子“帮助检查和扫荡封建”,共扫出价值百万元(东北流通券)浮物,全部拉回本屯。齐云听到这个消息后,骑马连夜从江沿奔赴韩家窝铺,开导他们认识到“觉得不对”,觉得对不起单城子贫雇农,天下穷人是一家,将该村的一半果实送了回去。

齐云在双城县委《土改消息》第十七期发表文章,明确反对“个别屯子哄着分了中农”,坚持全部退回。1月25日,《东北日报》发表了记者石铭报道双城四区经验,其中一条就是“团结了中农”。

恢复生产的领头雁

1948年2月1日,四区各村屯召开了生产动员大会。齐云提出了“不荒一垄地,不闲一个人”的口号,随即在全区掀起以送粪为中心的备耕生产高潮。

为了克服生产资金困难,普遍开展了副业生产。形成了“男人刨粪送粪,妇女则进行做军鞋、纺线、编席”的局面。《东北日报》报道说:“同时该区为督促723户地主富农进行生产,保证他们的地不致荒芜,贫雇农设法帮助他们解决了一部生产困难。如陈家泡子15户地主百多垧地,因无马无法耕种,该屯贫雇农遂动员他们打了十余车柴,然后由贫雇农用十余辆大车帮他们拉到城里卖了换回来二匹马,另外他们打鱼赚回来的钱又买回了五匹,再以人工变些牛工,地已可全部种上。”元宵节一过,全区又掀起新一轮送粪高潮。

3月6日,县委在四区姜家窝铺召开春耕突点第一次小组长联席会,集中力量,组织重灾区春耕生产。会后,四区立即召开各村屯生产动员大会,备耕高潮立即展开。全区除不能用的车马外,全部出动突击送粪,截止3月14日,全区送粪五万车,成为全县的典范。3月8日国际妇女节当日,《东北日报》在头版发表齐云的署名文章《双城四区年来妇运动态》。

齐云在发动群众自己动手克服困难准备春耕时,不仅关注贫困户的生产自救,还关注地主富农恢复生产。比如在组织插犋换工时,要求地主富农也插犋买马、雇牛具。陈家泡子一个姓赵的地主,在自己捉鱼三千斤的收入中,买了三匹马。夏家窝堡富农吕焕全家十八人参加编席,一天可出八领,可挣一万六千元。其女小干丫十三岁,一天编一领。这些事迹,也都见了报纸。

妇女工作的典范

1948年5月,齐云被调到县里,出任双城县委妇女工作部首任部长。1949年1月13日,她当选第一届松江省民主妇女联合会常务委员,从此离开了双城。齐云在双城期间,是非常杰出的大笔杆子,无论工作怎么忙,笔耕不辍,写下了大量文章,包括一部分手稿和新闻稿件。

在双城期间,齐云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干部。四区的接班人李景和,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无论工作作风和文风,都酷似齐云。后来,李景和任双城县委书记,成为黑龙江乃至东北最优秀的县委书记之一,培育了一大批全国典型,包括希勤村农村合作化经验、幸福农庄经验、财贸工作经验等等。后来被欧阳钦选作秘书,在黑龙江省文化厅长岗位上离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