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私享生活 · “米酒先生”用诚实的味道唤起人们对家的思念

 正午文化 2020-07-17

“曲米酿得春风生,琼浆玉液泛芳樽”,爱酒的人总会在小酌一杯时生出许多感慨,香醇的美酒醉了席上的人,更醉了劳作在酒坊里的酿酒人。

翻看邓永生的相册,没有什么英俊潇洒的华丽硬照,最多的照片是关于菜品、食材,真真一枚吃货。

开着“米酒先生”的铺子,研究着拿来下酒的小菜,这是他每天的工作日常。

从湖南老家来到北京这几年,历经最初的四处碰壁,到后来一心传播米酒文化,他慢慢在这人才济济的大都市里,站稳了脚跟。

长大成人的我们,都曾经对未来有着这样那样的憧憬和规划,行至中年,会突然发现深藏在骨子里,影响我们一言一行的恰恰是从小父母的言传身教。

父母在老家经营着一家酒馆,出售自家酿制的低度米酒,酒馆虽然不大,但在当地也算有些名气。

邓永生决定大胆地把父母在家乡做的事情复制到北京来,让许多同他一样的异乡人,品尝到老家的美酒美食。

在邓永生的记忆里,主屋旁的仓库里总是堆着一摞摞的米袋子,几口上百斤的大缸沿着墙边摆了一排,离家百米外,就能闻见蒸锅里的米香和发酵中的酒香。

被岁月磨损到发亮的一套石头磨盘,一台扣上大铁锅的土灶,一个密质木料蒸桶,一口黑碱土烧透的瓷缸和一个毛竹捞箕,都深深印在他的脑海中。

“凡是手工艺的东西,说一千道一万,没有亲身干过,没用!”从自幼耳濡目染,到亲身酿酒,邓永生的米酒生意,也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摸索实践。

向父母请教经验,向老家一些酿酒师傅学习高招,翻阅大量历史资料,从选米、泡米、蒸米到酒曲发酵……他从前觉得很容易的事情,等到做的时候才发现处处是学问。

他的米酒和其他家米酒并没有程序上的差异,全部的诚意都展现在原料的甄选上。

千岛湖的农夫山泉水,湖南父母亲手制作的地道酒曲,主料则坚持甄选来自东北、云南、广东等地的优质糯米。

谷粒饱满的当年新米,才是上乘的制酒原料,哪个地域有什么好谷子,他都会亲自跑去,看看水稻种植环境以及收获情况,对出产的糯米品质进行追踪性的了解。

他的酒坊出品了一款名为“山上糯米酒”的精品,采用的原料山上糯是广东瑶族山区的特有品种。

每亩山地产出大约270斤糯米,产量不高,因此也不打农药不用化肥。

邓永生一直密切关注着山上糯的生产情况,每年五月还会去当地和瑶族农民一起上山除草。

“没有好的食材,美食就是一个谎言。”这是邓永生坚守的原则,他对自己的未来没有过高奢求,“用仅有的能力去管住我的米酒内在的品质,就可以了”。

2009年初,他先是在北京的庙会卖酒曲,打探北京老百姓对米酒的知晓度,然后通过网络发布免费品尝米酒的活动,招揽了一帮酒友来家里品尝米酒、提建议,还时常带着米酒去参加北京“有机农夫市集”活动。

这样的前期铺垫持续了将近一年,费时费力却不见经济效益,邓永生对此并不着急:“一年招揽的酒友少说也有300来个,如果有五分之一的人来买我米酒,那也是一笔可观的效益,重要的是酒的品质一定要让人满意。”

邓永生自称“米酒先生”,也喜欢别人这样喊他,这举动除了为产品打名号,更是为他钟爱的米酒产业提高知名度,他想让米酒文化传承下去,不仅仅是作为一种酒饮,而是作为一种民间传统手工艺文化一代代传下去。

他曾经去韩国参加过慢食大会,推销自己的米酒,却被韩国民间的米酒研究所震惊了。

“你知道吗?我们在传承民间传统这方面,根本比不上韩国。虽然政府把手工酿酒作为一种文化工程,但在民间人们还是把它看成上不了档次的工作。”

“就像我想招聘员工,可是很多来应征的90后得知自己要做的工作是蒸米、拌酒曲就不想干啦。因为在他们的意识里,干这个没出息。”

带着深深的遗憾,邓永生走遍国内民间的酿酒古坊,发现工作者全是六七十岁的老工匠。

“年轻的时候,我也曾经想去大世界里闯一闯,看不起父母赖以为生,支撑起全家的小酒馆。”

“现在回头想想,真是白白浪费了10几年的时光。不是扶持政策没有倾斜,而是人们的观念出了问题。”

面对观念上的问题,连深谙营销手段的邓永生也束手无策。“我是一个普通手艺人,凭一己之力改变人们的观念太难了。”

也许等到邓永生七老八十干不动的那一天,就没有办法再品尝到口味地道选料精良的纯正米酒了,但他仍没有放弃每日的劳作和努力,为了时常光顾的那群酒客,更是为了自己当初立下的志愿。

Q:你提到招工很困难,那现在怎么进行在北京的米酒生产?

A:我把姐姐和外甥请到了北京帮忙酿酒,姐姐从小跟在父母身边帮忙,她对酿酒工艺掌握得比我更精湛熟练,什么火候什么时间,都默默记在心里,完全不需要用表记录,各种计量工具也不常用,用手一抓用眼一估就能八九不离十。而且我也得空出时间来到各地走走看看,学习人家好的生产经验和好的推广经验。

Q:除了米酒生产,我看到你还推荐了很多美食,那都是哪里的风味呢?

A:我至今记得9岁生日时,母亲炒的一盘辣椒炒蛋,那是我长这么大吃过的最香的一顿饭。后来离家四处闯荡,但是总也忘不了家乡的味道。前不久网友还在微博上向我咨询家乡粽叶扫把的做法,咨询哪里可以买到正宗的安仁豆腐乳……

我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想到,除了米酒,老家湖南的风味美食也是一种可传播的饮食文化,我把母亲做的豆腐乳、自己家的米豆腐、腊肉、邻居做的粽叶扫把、棕毛床垫都搬到了网店中,让身处各地的人们都品尝和体验到家乡的风味,如此一来也让老家的相亲们能靠卖这些土特产而有了一些收入。

Q:城市里的年轻人可能喝不惯传统的米酒,你专门为他们开发了口味吗?

A:是的,我的淘宝店“酿工”里有很多不同品种的米酒,比如“玫瑰米酒”“桂花米酒”“血糯米鲜酿”……适合追求情调,又想喝米酒养颜的都市白领。我还反复尝试了各种食材,研发出彩色酒曲,也在口味上改进米酒品种,比如蓝莓味道的米酒、南瓜味米酒。

·

·

·

END

邓永生

被大家称为“米酒先生”,2008年开始从事自酿米酒经营,

是北京最早的自酿米酒经销者,开办自酿酒庄“酿工”。


出品人│王波

主编│刘爱萍

首席执行│穆霖  首席记者│张爽  

编辑│王小轩  高原  李晨璐  田小摔  

视觉总监│杜放  视频监制│李小姣  设计│刘垚  李心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