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独立设计 · 留一片桑叶在盏内,将失传700年的“世之神器”成功复烧

 正午文化 2020-07-17

他传承了一门古老工艺,还把现代陶瓷技法融入其中。

无论走到哪座城市,

永远对那里的树

和树上的叶子感兴趣,

文丘对叶子的一往情深,

让他传承了木叶天目盏

这门与树叶有关的古老手艺。

深沉墨色中,

清茶入盏,

一缕幽蓝缓缓舒展,

凝成木叶之形,

如雾似水,

木叶浮动于水上,

仿佛承载着一片星辰。

非遗传承人文丘

从事木叶盏创作已有十个年头,

跟很多涌入景德镇的年轻陶艺爱好者一样,

他时常会在雕塑瓷厂摆摊,

也在这个过程中,

结识了刘品三老师。

刘老在上世纪80年代

主导了吉州窑的复烧工作,

是当代吉州窑的第一人,

也是这个领域里唯一一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他们在如何发扬吉州窑文化的问题上,

看法一致,

那就是在继承古法制器的同时,

要融入对现代生活的美学思考。

吉州窑始于晚唐,

兴于五代、北宋,

极盛于南宋,

却衰于元末,

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

如今,吉州窑瓷器烧制技术

已被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木叶盏是吉州窑独创的一种传统制瓷种类,

因其是由陶瓷匠人用特殊工艺,

将天然树叶烧制于黑釉瓷盏中制成的。

木叶盏釉色莹黑,

胎质坚致;

盏内木叶茎脉清晰,

或卷或舒,形态各异,

栩栩如生,

自古享有“木叶无双”的美誉。

文丘传承的正是木叶盏的烧制工艺,

树叶的燃点在三百摄氏度左右,

而烧瓷器的温度在1300度左右,

一片叶子与1300度高温相遇,

不但没有灰飞烟灭,

反而幻化成永恒的美,

与盏体合二为一。

这门工艺虽然神奇,

但也十分难以把握 。

“烧瓷的时候,

必须细心根据不同叶子的情况,

决定不同的附着技巧、

调制不同的釉料、应用不同的烧法,

再配合烧制窑压、气温、火候等等,

精准掌控,

才能烧出质感绝佳的作品。”

文丘说。

十年的烧瓷经历中,

文丘在传承古法的同时,

也在不断寻求着创新,

想要以更独特的方式,

向世人展现木叶天目瓷器的美轮美奂。

冰蓝木叶盏应运而生,

其创作灵感来源于文丘偶见的古画。

画中“佛青”令他怦然心动,

遂产生了以青金石入釉创作的想法。

没想到,

这一试,竟试出了窑绝色。

“佛青”又名群青,

是最古老、最鲜艳的蓝色矿物颜料,

用珍贵的天然青金石研磨而成,

安全环保。

以佛青入画,

通常一旦落笔就永不褪色,

意蕴庄严祥和、大气磅礴。

“一叶飘空天似水”,

冰蓝色相,

有薄如蝉翼的清空灵透,

既持叶之风骨,

又加蓝之清韵,

不流于俗,禅意同体。

在禅宗看来,

一片飘零的桑叶,

永久地落在了茶盏中,

把盏观叶,

以境悟心的境界,

绝非一般茶器所能带来的感受。

人与盏的相遇,

只凭那一眼天缘。

一片叶子便成了他的知音,

用一盏茶朝夕相伴,

坐而论道,

文丘将失传700年的“世之神器”成功复烧,

也带着与时俱进的天目盏走进新的时代。



出品人│王波   主编│刘爱萍

首席执行│王恩泽   首席记者│高原

编辑│兰天琦  袁婉怡  穆逸龙  李小树  

视觉总监│杜放   视频监制│李小姣   设计│刘垚  李心彧

除注明外内容均为正午文化原创  转载请联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