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笔记(里仁)

 小东子84 2020-07-17

里:自处  随时要把修养、精神放在仁的境界。

韩愈:博爱之谓仁(墨子)

佛学原理来说,万物只有三个理则——体、相、用。如这茶杯,玻璃为“体”,“相”就是它的形状,“用”就是它的功用

第一,题目的里仁。自处于仁,里仁象征了学问的中心在如何自处。自心是“体”,处于人之间就是“相”和“用”了。相就是人的行为,用则是发挥的作用。所谓自处就是自立,所谓处人就是立人。自处处人,就是仁的体用。

第二,本篇孔子就讲到“吾道一以贯之”,换句话说,就是体用一贯,有体有用。所以说仁只是行为,只讲用不讲体,不讲内心修养,也错了。如果像另一派的宋儒所说,仁就是在那里静坐,养性谈心为仁,不讲究用,不能救世救人,不能立己立人,也错了,应该体用一贯

第三,在第七《述而》里有“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四点是孔子讲学问的中心纲要。这也是他“一贯”的道理。但在《颜渊》篇中却提到“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的彻底语。这些资料,我们要先了解,以后再研究这篇的本身,最后把结论沟通起来,大家就可以豁然贯通了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里仁为美”意思是我们真正学问安顿的处所,要以仁为标准,达到仁的境界,也就是学问到了真善美的境界。“择不处仁”的意思是我们学问、修养,没有达到处在仁的境界,不算是智慧的成就,这是第一原则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不:没达到  约:俭  不能安贫乐道

失意忘形,得意忘形   应富贵不淫

如真有智慧,修养到达仁的境界,无论处于贫富之际,得意失意之间,就都会乐天知命,安之若素的

“仁者安仁”相当于仁的体,“知者利仁”相当于仁的用


做学问的办法,以经注经,以他本身的学说,或者本人的思想来注解经典

吃进去,消化完,吐出来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不会善善而不能用,恶恶而不能去

真正有志于仁的人,看天下没有一个人是可恶的,对好的爱护他,对坏的也要怜悯他、慈悲他、感化他。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道:正规途径  处:要  去:脱离

其他方面有成就,也不过

终:完  间:时间  造:创造,作为

次:这个情况  

得意的时候,要倚仗“仁”而成功,失败了,也要依靠“仁”而安稳。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忠恕之道,推己及人

所谓体是内心的修养,如何做到仁、爱人;仁的用,有推己及人的精神,心胸宽大,包容万象,能够感化他人,这是仁的用


仁的修养方法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党:乡党,朋友,社会人际关系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是孔门学问的四大原则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