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真正修养的境界

 药师海印月 2021-03-24

真正修养的境界,如学佛学道,明心见性,初步都是为了恢复赤子之心。古代有一位女神仙曹文逸,她的两句话说得很好:“无心心即是真心,动静两忘为离欲”,这就是赤子之心的境界。孟子说,只有这样的人,才够得上中国文化所标榜的“大人”,可以做圣君、贤相。

人的修养,是要恢复到“赤子之心”的境界,要怎样才能达到呢?不能以填鸭式的教育硬塞,要以启发式的教育使其自得。这和后世禅宗的教育相同。我们知道,禅宗祖师的教育方法、所走的路线都是这样,也就是“深造之以道”,才能达到“道”的境界。什么是道的境界?在这里暂以孟子的观点来解释,就是恢复到“赤子之心”的境界,也就是由后天修养回复到先天的境界。

要怎样才做得到呢?要他“自得”,也就是自悟。假使不是自得而是被教的,就不能活用。例如现在有许多人学修道,学打坐,一开口就说:老师教我这样打坐的,好像是为老师而修道、打坐的。老师教了重点,教了方法,自己就要能够活用;自己不去体会,不去活用,这就是不能够自得,而是拿到鸡毛当令箭了。

禅宗有一句非常有意思的话:“悬崖撒手自肯承当,绝后方苏欺君不得”,意思就是学问修养要自得,自己启发自己的灵智,就是道的境界;不是从老师那里填塞进来的,也不是接受的,否则就变成了宗教的教条式信仰,那并不是道。

只有自得的,则能“居之安”,而“居之安”并不是指房子住得好,是指平常都在自己所得的本位中。“居之安则资之深”,这个“资之深”,不是现代语老资格的意思,“姿”是资用,也就是说,平常处世可以应用你的道。因此出世、入世都在道中行。则“取之左右逢其源”,出家也好,隐居也好,不出家也好,为官也好,都处在道中。所以学问之道,要“自得”。

过去圣人的言教,都是要我们能够求其自得,这也是从“赤子之心”来的。学问的修养、道的修养,都是这个原则,要“自得”。而学问以外的培养,则要学识。严格说来,学问就是道,而其他各方面的知识、写文章等,那只是学识。自得的是“道”,恢复“赤子之心”,就是人类天然本性的修养,不被后天物欲环境做污染。对于知识,则先求渊博,再求专门,与道的修养并不违背。

~摘自《孟子与离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