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修养!中国哲学中不得不谈

 徐天坤1979 2015-07-17

? 提示:点击上方'中大博研'↑免费申请试听课程!



修养为何被哲学忽略

从西方哲学为标准,“修养”无法被纳入哲学。因为他们认为,最普遍的东西无法在经验里直接获得,需要通过逻辑推理的方法,在超验的领域用一系列概念去构建。


在英语哲学文本中没有“修养”这个词。修养在英文中原指农业上的耕作、培植,以获得收成,是用来培养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它多在伦理学或教育学中出现,并没有作为哲学概念出现。在中文哲学辞典中,也基本上没有收录“修养”这个词目。即使有这个词,它也大多被作为伦理学词汇来加以解释。而最值得一提的是,哲学内容中不包括“修养”。在中国一些哲学大家里也没有将“修养”作为哲学概念,大多数都是放在个人的道德培养来说,个中原因是中国哲学大家将中国哲学纳入了西方哲学的形式中,渐渐“修养”在哲学的领域里毫无踪影。


人们看待哲学总是以西方的标准为尺度,西方的哲学说起来自然就会想到黑格尔的理念论,这种以寻求最普遍知识的学问,而不符合这一标准的就渐渐淘汰,“修养”当然也不能例外。、


张岱年先生在晚年时回忆说,“当时确有一种看法,中国只有伦理学、政治学而没有哲学,哲学就等于西方哲学,或把西方哲学看作是哲学的唯一范型,与西方哲学的旨趣、方法有所不同的,就只能算是另一种学问而非哲学。 ”


修养作为中国哲学的表现

修养在中国哲学中不是脱离实践的闭门思过,而是通过对自身生存状态的调整,以应对生活向人提出的各种问题和挑战,达到与自然和社会的和谐一致。


中国哲学一般教人做圣人、贤人、君子的学问,也关于成人成己的生活方式的学问。而怎么做人,就是恰当处理人所面对几个关系,即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内心相和谐一致的问题。




成人成己,成贤成圣,修养是基础,也是最终的目的。然而,过去的研究一般把修养看作专属于个人经验,属于道德培育范畴。但若做深入考察,会发现,修养是对生活方式的反思。它既包括道德内涵,也包括认识特征和价值判断;它既面对个体,也面向社会,面向人类问题的解决。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修养也是一种哲学样式。


修养作为哲学来看就具有如下三个特征。


首先,修养是从个体内在到社会外延的扩展过程。


在中国,“修养”是一个涵养丰富词,而且它含义还在不断丰富中。


起初是修与养分列。“修”的本义是整治、提高、修饰;“养”的本义是存养、培育、抚育。《论语》中9次讲到“修”。其中,作“培养、研究”解的有6次,如 “修己”、“修德”、“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德之不修,学之不讲,……是吾忧也”。有3次是“治理,改正”的意思,如“敢问崇德、修慝、辨惑。”有4次讲到“养”,基本是养育、供养的意思,如“其养民也惠”、“是谓能养”。


到孟子,出现了“修身”、“养性”的概念。孟子提出性善论,说人性具有与生俱来的善,但这种善的体现和发挥还需要一个修身养性的过程。如何修身养性,在他看来,要从内心的培养开始,即通过尽心、存心以知其性,知其性以知天。《墨子》、《荀子》中都有“修身”篇,老子也谈“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中庸》提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为教”。所以,当修身养性被提出后,其含义已延展为人类的文化活动。


到《大学》,则进一步把修身与政治相联系,强调“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把修身看作是实现政治抱负的基础。到了朱熹则说:“诚意、正心,修身而推之以至于齐家,治国,可以平治天下,方是正当学问。 ”这就成了以得道为目的具有形而上意义的哲学。于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各家,以后成为主流的儒释道三家,都把“修养”作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概念。


其次,修养哲学强调身心一体,性命双修。


西方哲学喜欢将人的身心分离,这便造成了西方哲学的困境,而在中国哲学中,不存在身心二元的问题。虽然也有关于身与魂魄的讨论,但主流观点认为,这两者是不可分离的。性指人性,包括人的心性、思想、秉性、性格、精神等。命指天命、生命,也指身体、能量等。性命双修也就是指心身兼修,神形皆备。所谓“神不离气,气不离神”、“性不离命,命不离性”。什么是命?天命是指天赋予人的某种使命或者权力,天命与人性是相通的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天道运行的节律,代表了一种自然和谐的秩序,每一种事物都各有各的位置,承担着自己的使命。因此,天地是人存在的根据与意义的源泉,人与万物共在相通而生生不息。人的生长发育、壮老衰亡以及一切社会活动都是在天这个大生命网中进行。孔子还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怎么知命呢?孟子说“尽心、知命、知天”,就是把修身与养性,把安身与立命与知天事天作为一个整体的修养活动来对待。


再则,修养哲学要求体悟大道,知行合一。


如何认识道或得道呢?中国的修养哲学,着重强调为圣与求知的统一,求知方法往往也是道德修养的方法。


中国人对道的认识,是作为有理性、有情感、有意志的生命主体去对待,是一种对存在的体验或体悟。汉语有许多关于思维和认知方式的身体特征,如体验、体察、体会、体贴、体知、体认等。从字面上讲,“体”有亲身体验或设身处地的意思,即“体之于身”。在体验活动中,主体与客体,道德与知识是和谐统一的。


体,还表现在行,身体力行。体验一方面有赖于在静中知解和领悟,达到身心整体的切己体认与自觉修持。更重要的是,它将此知此悟化到形躯之身的活动中,化到实践生活的操作中,使之成为动中的体会、体会中的得道。孔子讲,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庄子讲,道,行之而成。佛教讲,担水劈柴无非妙道;行住坐卧,无非妙道;举手投足,皆在道场,等等,都是这个道理。


哪怕是被我们认为最讲“自然无为”的庄子,其强调的仍然是最不自然、最积极有为的修养方式。比如,《庄子·达生篇》里讲的许多故事,都是关于艺人、匠人们通过长期的艰苦实践,掌握了事物的规律,从而得心应手,出神入化,获得绝技,达到自由的过程。


禅宗是最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它提出“担水劈柴无非妙道”。铃木大佐认为,“禅宗就是觉悟的修行”。他还认为,禅宗的教义,只有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才能够洞察和明白其终极意义。而且,“洞察”所获得的也不是所谓的知识,而是真实的关于日常生活的体验。


修养在中国哲学中不是脱离实践的闭门思过,而是通过对自身生存状态的调整,以应对生活向人提出的各种问题和挑战,达到与自然和社会的和谐一致,实现人的本质、发挥人的能力、实现人的理想,从而使生命的意义得到适当而充分的展示。这种哲学不离伦常日用,在应对社会事务、人情世故的同时追求形而上的天道,较好地把握了天道和人道的和谐与平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