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山猫】回忆我那段放牛马的生活

 高山猫 2020-07-17

点这里返回主页看更多精彩

记得在我十岁那年,家里购买了一匹骒马。枣红色的,当时我正在上小学四年级,放学回家后就喜欢给马割草。其实,我早就盼望着家里能喂一匹马。


作为农民家庭,没有一匹马的生活在当时是很难想象的,因此购买骒马的计划早就在我家里酝酿了很久,但是面临的各种压力和风险,总是让父母难以抉择。

马是我们高山农民家庭的重要财产,一匹骒马的好坏关系到家庭的收入来源和日常生活,买马有很多潜规则和讲义,因此几经周折,父母总是委托亲戚朋友在市场相马,总是在复杂的风险评估中罢手,就这样折腾了三年多,父亲终于不再听那些所谓砖家的话语,当机立断,在马营市场花350元买了一匹骒马马驹。

马的作用有两个:一是代替人力保障农业生产的基本需要,二是下骡子马驹产生一定的收入。正是因为它在农人的生活中有着如此重要的作用,买马成为类似伯乐相马的情景也不为过。

喂马是漫长的过程,马的成长史可以说就是我们农人的创业史,在依靠传统农业的日子里,我们每天的生活都与牛马有关,早上从圈里拉马送到山上,晚上又上山寻马拉下山坡。绝大多数时间马都是自然放养,只有在每年耕种和收割的时候马才用途比较广泛。

当然在我们小时候不像现在这么发达,交通不方便,物资供应紧张,马的作用更为明显。有钱的农户家里冬天要到二十华里外的龙沟驮煤,一般家庭的取暖做饭主要靠柴火,要刮柴需到礼县桥头一带或者宕昌狮子一带的原始森林中去。

过去人出门骑马走路就和现在人骑摩托开小车一样,是比较先进的运输工具,孩子们从小就应该学会骑马,翻身上马的动作要领是农家子弟的必修课,除了学会骑马以外,还要学会养马,了解马的习性,喜欢吃的草,还要掌握一些治疗牛马常见病的知识。

挽笼头、上裂皮、紧肚带,以及給马刮毛,修理马掌等活都是我们经常干的一些事情。等到了一定的岁数,和马打交道的日子久了,就会了解一些马的语言和信号,比如说看到马突然把耳朵转到后面,就意味着马生气了,这时候就要小心马咬人或者踢人。

马发怒的信号就是把耳朵旋转在后面并且贴紧,翻起上下嘴唇,嘶叫起来,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马岔生。在马岔生的时候避免和它接触就会预防很多安全隐患。

我们高山人爱马是因为它不仅仅是我们出行的交通工具,更是我们生活的希望和力量。当疲惫的双腿搭在马鞍上,走马观花地行程中顿时有了无限乐趣,在那个时候,我们通常都会把出门骑着马视作一种荣耀和快乐,尤其是看了一场与马有关的电影之后,更加坚信自己的骑马技术一定有一天也会娴熟得如电影演员一样,可以在马背上操持刀剑,并且能够在混战厮杀中出类拔萃。

后来,为了生活的需要,我们家里也喂了羊、牛、猪、鸡等家畜,在和它们多年打交道的过程中,我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其实凡是有生命的东西都是非常脆弱的,包括人本身在内,生命的拥有虽然很美好,但是生命也会在意想不到中突然结束,在灾难中不复存在。我们农人的心灵都是很脆弱的,哪怕家里丢失了一只小鸡都会给心灵带来无限创伤,别说是丢失了牛马了。

因为有过多年农村生活的经历,我便尝试对牛马羊猪这些动物的饲养进行过总结。在我看来,凡是有生命的东西,你要把它们养大,养成功都是不容易的一件事情。正是因为在整个饲养的过程中都要付出一定的精力和心血,因此当我的生活中再不需要这些家畜的支撑时,我连一盆花草都不愿意在家里养着了。

马是农人生产劳动的必须品,也是束缚着我们难以施展各种才华的障碍物,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事实表明,老人们曾经说的那些话在现在似乎行不通了。随着时代的发展,农作物的贬值,农业创收的出路和局限性越来越明显,吃闷饭、挖塄坎的生活已经无法满足现在农村人对新生活的需求。于是我们艰难的尝试中逐渐摆脱牛马的束缚,转变了农业生产的观念,更新了生产设备,逐渐使牛马退出我们的生活历史。我们家的那匹马也在喂养了二十三年之后被出售掉。

今天在翻看我曾经拍摄的图片过程中,发现了这张图片,这是我们家的马唯一一张图片,看到这匹马,我就想起了我曾经的生活经历,回忆那段岁月,虽然让人感觉有些心酸,但是这就是真实的历史,谁也无法抹去。谨以此文献给和我同龄的那些高山朋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