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音诵读丨玉米秸秆垛

 茉语清澜 2020-07-17
茉语清澜
每晚八点  与你相约

  

作者丨张 林  主播丨乡 音

玉米秸秆垛,是乡村的标志,也曾是乡村一道亮丽的风景。在东北,有村屯的地方就有玉米秸秆垛,它耸立在屯里村外,让人觉得很亲切,感觉很温暖。那高高低低的玉米秸秆垛,犹如一尊尊凝固的雕塑。

玉米秸秆垛在深秋里成长。玉米掰完收回后,农民们便将掰净玉米的秸秆陆续从地里拉回来,于是空荡荡的村里村外,便诞生了一座座的玉米秸秆垛。玉米秸秆垛是农民们的晴雨表。垛的高与矮、大与小,也标志着村里当年收成的丰歉盈亏。

把玉米秸秆垛垛得有棱有角,也不是一件易事。垛垛的通常是有一定的农活经验的,码底子时,一定要把秸秆梢的一头冲里,要垛成长方体,宽下绝不能太宽,垛的大小高矮要依着玉米秸秆的多少而定。垛下扔捆子,是个力气活,大都是主人家的晚辈后生。扔捆子的人,在扔捆子的间隙,还要抄起大平锹,把四周支出来的秸秆拍打平整。

为了防止漏垛,玉米秸秆垛的顶部,在封垛时,要码成起脊形状。记忆中的场景总是定格在冬闲,远望去,玉米秸秆垛像一座座起脊草房子,解释着乡村的体面和富庶。似乎有秸秆垛的人家,才像个过日子的样子。

玉米秸秆,在农村主要用途是当烧柴和喂牛。

做饭时,从秸秆垛上拽下一捆两捆,抱进屋,手与膝盖一合作,灶膛里便烈火熊熊,村子里顿时便炊烟袅袅,空气中也会弥漫扑鼻的饭菜香。

玉米秸秆也是村子里奶牛的主食。不发霉,不漏垛,能吃上一年四季。忙不过来,就给拴在槽头的牛扔一捆,叶子吃净,干净的秸秆重新捆成捆作为烧柴。牛多的农户,玉米秸秆不足,就用铡草机粉碎了喂牛。奶牛慢慢地咀嚼,消化,反刍,再消化,默默地奉献着鲜奶,富裕着农家。

春天,习习的春风从玉米秸秆垛上掠过,沙沙作响,有孩提时手持纸风车迎风飞跑的感觉;夏日,为防止漏垛,玉米秸秆垛顶苫上塑料布,像一栋栋草房子,任凭雨淋;秋季,旧秸秆未了又添新秸秆,玉米秸秆垛由小变大,由矮变高,就像丰收的农民们格外有精气神;深冬时节,秸秆垛顶都戴上了洁白的斗笠,麻雀飞起落下,寻觅春的踪迹,追逐着久别的情侣……

近年来,随着农业逐渐实现机械化,玉米收割普遍使用了联合收割机,玉米秸秆都粉碎随即点着烧掉化身为肥,玉米秸秆垛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忍受着城乡一体化带来的呛人的烟雾、漫天的尘埃、模糊的视线……前些年的那些立体、亲切的玉米秸秆垛又呈现在脑海里。我认为:玉米秸秆垛上的风车声、鸟鸣声以及牛羊的低吟、农家屋顶上升腾的炊烟和村子上空弥漫的饭菜香……这些才是真正的乡村,真正乡村的味道,农民们的味道。

©原创作品  授权发布(公众号转载须联系授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