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疾病效验方 赵氏逍遥蒌贝散 赵尚华先生早年就致力于乳房疾病的研究, 遍阅典籍, 乞获良验, 遍觅民间, 乞得良方。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 依靠临床数十载之经验, 深悟两散( 逍遥散、蒌贝散) 遣方用药之精髓, 分析两散治疗乳房疾病之优劣, 摸索创研了以乳房结块为主治的良方 ——逍遥蒌贝散(柴胡 、当归 、白芍、白术、茯苓、甘草、瓜蒌 、贝母 、南星 、半夏 、山慈菇各 10 g,牡蛎 15 g)。1998 年改为中药胶囊制剂 。该制剂治疗乳腺增生性疾病方面, 不论是临床疗效或是实验研究均获得了满意效果 。 赵尚华先生认为乳癖 、乳岩初期、乳痨均有结块之证, 肝郁痰凝是疾病发生 、发展的主要病机, 赵尚华先生在《中医外科心得集》一书中提到:“乳头属足厥阴肝经,乳房属足阳明胃经, 忧郁伤肝, 思虑伤脾, 痰湿不化, 乳络阻滞, 气郁血瘀, 致使乳内结核。” 逍遥散 逍遥散具有疏肝解郁 、健脾和营之功, 其疏解肝之无形郁气尚可, 散化脾湿亦无不可, 无形之气可散之可疏之, 柴胡 、生姜、薄荷可效之;水湿流浸, 可燥化 、可利下, 白术、茯苓可任之 ;然气机郁滞 、水湿凝结固定不移,蕴阻乳络而成结块, 则非逍遥散能力所及。 蒌贝散 ![]() 蒌贝散功能化痰散结, 使凝滞的癥块日渐销蚀, 如日月薄蚀, 以渐而蚀, 其功效非一日而成, 所需时日较久。然而该方疏肝健脾之力不足, 蒌贝散销蚀之功恐不及病体痰邪凝滞生成的速度。 上述两方特点使其在单独治疗以结块为主症的乳癖、乳岩、乳痨疾病中凸现药力的片面性。赵尚华先生将两方合并, 即弥补了两方不足之处, 同时兼顾了扶正与驱邪两个方面 。 方中柴胡疏肝解郁, 疏散肝郁之气;去除薄荷、生姜、连翘, 以消除升散过度, 耗伤正气之弊;当归、白芍养柔肝, 肝得条达, 气顺则痰消 ;白术、茯苓健脾祛湿, 使运化有机则杜绝生痰之源;瓜蒌、贝母 、半夏、南星散结化痰;牡蛎、山慈菇软坚散结。诸证共奏疏肝理气、化痰散结之功。两方化裁为一, 既保留了逍遥散疏肝健脾之功, 又截断了痰邪生化之源;既加强了蒌贝散化痰软坚散结之力,又不虞散而又结之弊, 使得该方具有攻补兼施之能 。 ![]() ![]() 逍遥蒌贝散的临证验案 ![]() 患者, 女, 37 岁。主诉:经前期乳房胀痛 6 个月。现病史:月经前期乳房胀痛, 情志不畅可诱发加重, 伴月经不调, 或提前或推后,纳可, 眠可, 二便调, 脉缓, 苔白 。彩超提示:双侧乳腺增生。 诊断:中医诊断:乳癖; 西医诊断:乳腺增生 。 辨证分型 :肝郁痰凝 。 方剂:逍遥蒌贝散加减。 组成:柴胡10 g, 当归10 g,白芍10g, 茯苓10 g, 白术10 g, 瓜蒌10 g, 浙贝母10 g,胆南星10 g, 生牡蛎10 g, 山慈菇10 g, 甘草10 g 。 用法:水煎服, 日 1 剂, 分 2 次口服。 服用30余剂后, 经前期乳房胀痛明显缓解, 月经基本规律, 改为口服逍遥蒌贝胶囊, 3 粒, 每日 3 次, 连服 4个疗程后( 每疗程 1 个月) , 彩超提示:双侧乳腺未见异常。 ![]() ![]() 小结 ![]() 逍遥蒌贝散主治乳癖、乳岩初期 、乳痨等证。临证施治过程中, 应依据病人身体条件 、病情发展变化辨证施治 。现仅将赵老师常用的加减法罗列如下, 以供临床参考。若纳差倦怠者, 加焦山楂、焦麦芽;心烦喜怒, 口苦者, 加牡丹皮 、栀子;若胸胁满闷、苔白、水滑者, 去瓜蒌, 加桂枝、干姜以温化寒痰 ;若纳差、胃脘疼痛者, 去瓜蒌、南星, 加陈皮、干姜、砂仁 。 乳腺疾病多有结块存在, 其结块的形成每与肝郁 、痰凝有关, 传统治疗乳腺疾病或偏重疏肝解郁, 或倾向化痰散结, 往往重此轻彼, 无法兼顾 。赵尚华先生根据临床数十载经验, 将逍遥散与蒌贝散加减化裁, 拟出经验方 ———逍遥蒌贝散, 并将该方应用于临床, 获效颇丰。 〖文章来源〗:魏峰明.赵尚华逍遥蒌贝散的创制和使用[J].中国民间疗法 2011 年 1 月第 19 卷第 1 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