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新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39页例1。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 2、丰富学生对角的直观认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能积极参与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并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画角。 2、初步学会用尺画角,理解角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猜图游戏 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猜图形的游戏,看看这个可能是什么图形?(师出示图形) 预设:生:三角形。 师追问: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教师再出示另一个图形,露出其中一个角让学生猜测。 预设: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 师追问:那我们是怎样猜出这些图形的? 2、揭示课题 师:原来小朋友是根据图形上的角来猜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角的世界,去认识角!(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二、合作交流,认识角 (一)找角 师:其实还有很多角藏在我们身边的物体上噢,同学们,这是一所美丽的校园,你能从图片的这些物体中找到角吗?(出示课件)伸出小手指指,角到底藏在哪? (二)感受角 1、看!图中那位老师手中的三角尺变到我手里来了,谁愿意到前面来指一指它的角在哪呢?(3个角) 2、请你拿出准备好的三角尺,我们一起像刚才那样摸一摸、指一指,看看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告诉给你的同桌听! (交流学习) 3、汇报:角的两边是直直的;角是尖尖的。 (三)观察角 1、刚刚图片上的角老师把它们单独拿出来,请你观察这些角,然后跟你的同桌说一说这些角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同桌交流角的特点 3、角的各部分名称:尖尖的部分我们叫它角的顶点,两边平平、直直的线我们叫它边。 4、小练习:判断哪些是角。 同学们我从数学王国里带来几个图形,请同学们判断一下,图形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学生汇报后,师提问为什么那些不是角呢?说出理由。 (四)用活动角探究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1、观察活动角 老师出示教具活动角,请同学们观察它是怎样一点一点变大或变小的。 动手操作:拿出手中的活动角,跟着老师一起操作,感受角逐渐变大或变小的过程。 说一说,角在变大,角两边的开口也在逐渐怎么样?所以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后汇报:角两边的开口越大,角就越大;反之,角两边的开口越小,角就越小。 2、跟同学互相比较角的大小 比较时出现问题:有的同学角的两边有长有短。 这时我们怎么知道谁的角大呢? 学生讨论:角的大小与角两边的开口大小有关,我们可以比一比,发现角两边的长短不影响比较。 师追问:所以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有关系吗? 师小结: 出示填空问题: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角两边的开口越大,角就();角两边的开口越小,角就()。 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 (五)画角 我们了解的这么多有关角的知识,你们想不想把他们画出来? 1、师示范画角。 师:从一个点起,先向一个方向画一条笔直的线,再向另一个方向画一条笔直的线。 2、课件展示。 3、学生总结老师是怎样画的。 4、学生尝试活出不同角度和大小的角, 三、巩固练习:在生活中找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