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琴声何来2020年07月17日 星期五B07 三城记

 xxjjsdt 2020-07-17

  李传华 生于江苏,长于新疆,求学于成都,多年从事文字工作。现为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南京市摄影家协会会员。

  天色近黄昏,站在伯渎桥上,看由此发端的伯渎河缓缓流淌,白天在梅村听到的二胡琴声又在我耳边回响。

  二胡琴声氤氲,伯渎河水静流,同在3200年的时光里婉转悠长,这是江南独一无二的情致。

  伯渎河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条运河。3200多年前,周太王长子泰伯为避让王位,携二弟仲雍奔江南,他们在当时的“荆蛮之地”无锡梅里建都,史称“勾吴国”。梅里地处太湖流域中心,土地肥沃,但一片水泽,泰伯便率领民众兴修水利,开挖伯渎河,变水泽国为良田。

  公元前473年,吴国为越国所灭,吴王夫差的第三个儿子出征打仗归来,目睹国破家亡,遂带着部下逃到草原上开始游牧生活。

  这也为二胡的由来提供了佐证。1000多年前,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区域为“胡地”,“胡地”的拉弦乐器也被称为“胡琴”。二胡由胡琴发展而来,曾被称为“胡琴”或“南胡”。

  在无锡与二胡有关的名人轶事颇多,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阿炳和他的《二泉映月》。在梅里,当地人向我讲述了这样一件事:

  1978年小泽征尔担任中国中央乐团的首席指挥,席间他指挥演奏了勃拉姆斯的《第二交响曲》和弦乐合奏《二泉映月》,这一天小泽征尔并没有说什么。第二天他来到中央音乐学院专门聆听了二胡演奏的《二泉映月》,曲终,这位享誉世界的著名指挥家两泪纵横,被二胡的旋律声震撼了,“断肠之感”,他说,“如果我听了这次演奏,我昨天绝对不敢指挥这个曲目,因为我并没有理解这首音乐,因此我没有资格指挥这个曲目,这种音乐只应跪下来听。”自此二胡演奏的《二泉映月》声名远播,成为中国民乐曲目中的经典。

  熟悉《二泉映月》的人都知道,这首曲目是无锡籍盲人乐师阿炳(华彦钧)创作的,他一生颠沛流离,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草根艺术家。

  历尽人间冷暖,阿炳在无锡惠山二泉边成就此曲,起伏跌宕的命运交响曲,曲调沉郁婉转,仿佛一个人哽咽着倾诉生之怨恨与抗争,抑郁又倔强。

  胡琴这种源自苦寒之地的乐器,自诞生之日起便伴生了两种主题,塞外边关的生活之艰与战火连天的乱世之难。由此便不难理解,千百年来二胡为何擅长演绎伤怀的曲风与情愫,也回答了为什么《二泉映月》以二胡演奏更胜一筹的理由。

  我有幸在梅村的二胡文化园聆听了梅村街道文化站的陈莎莎演奏的此曲,那些来自马尾弓毛与琴弦交织出的每一次或粗粝或纤细的颤音,都仿佛在诉说悲苦和憧憬。一问,她果然是科班出身,自小生长在梅村,小学就开始学二胡了,后来就读于中央音乐学院。

  深厚的文化根脉是无锡独有的文化基因,孕育出众多二胡名家名曲,而这些,得益于当地二胡文化氛围的熏陶和给养。如今在无锡,有多所小学都设有专门的二胡课程和培训基地。

  为了寻得一把称心如意的二胡,很多二胡爱好者甚至著名二胡演奏家都将目光锁定到了梅村。“古月琴坊”的小楼质朴低调,当地人说这个貌不惊人的地方是很多高手选琴必到之处,行业里的地位之高使得这里甚至有了朝圣的意味。琴坊的创始人万其兴是当代著名制琴大师,也是梅村的传奇之一,他制作的“万氏琴”采百家之长,享誉海内外。寻访当天,我见到了万大师的嫡传弟子新生代苏式二胡制作大师卜广军,从他的笑容里我看到了他醉心于二胡制作的自得和满足。

  琴坊里响起试音声,车开出好远,我还能听到。“琴声何来,生死难猜,用一生去等待”,琴声何来?我心里有了答案,琴声从3200前的伯渎河水中来,从1000年前的大漠边关来,从阿炳的颠沛流离中来,来到了陈莎莎今天欢快的《梅里春早》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