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动不如一静,百练不如一站

 安子然之 2020-07-18

一 认识了解站桩

站桩是我国历代劳动人民从生产、生活和医疗实践中积累摸索、研习总结出的一种健身去病的运动功法。其功法原理与我国的中医理论观念相辅相成,健身效果也得到了历史的检验和肯定,是我国人民喜闻乐见、行之有效、简单易学的一种保健运动。祖国医学的典籍《黄帝内经》描述为“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蔽天地,无有终时——”

通过对站桩的练习,把人的精神、形体、气息三者能动地结合起来,对人体机能进行修复调节,从而改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等的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增进食欲,加深睡眠消除疲劳,增强体力和脑力,提高了肌体活力。

二 练习站桩的动作要求和方法

练习时通过一定的练功姿势进行呼吸吐纳、意念内守活动,以“外静内动”,“静中求动”的方式,使人体机能在“静”的状态下,进行“内部”的锻炼,从而对机体起到“自我调整”、“自我建设”和“自我修复”的作用。

站桩的形体姿势及动作要领

1. 脚:两脚平行分开,与肩同宽平铺地面站立。

2.头:头端正,颌收项撑,百合上领,口微闭,舌自然轻抵上颚,目光内敛或目似垂帘。全身放松呼吸自然。

3.手臂:两臂弯曲如弓和身体环抱成半园形,五指自然分开,掌心含空。手的位置开始练习时可以放低一些,随着功法的增加再慢慢上升。双手高不能过肩,低不能过脐。

4.肩:肩部放松不紧绷,自然地耷拉着。这时锁骨、胸部有点下沉感,所以肩下松时还要往两侧外撑达到含 胸 拔背的效果。

5.膝:双膝微曲,膝盖不能过脚尖。大腿根部空虚呈似坐非坐状态。

6.躯干:上身挺直,不能塌腰翘臀。背柱顺其生理弯曲并节节微拔,有微微拉长之势。胸部微含,把背拉直。腹部放松微回收。会阴上提,尾闾下垂有向下斜拉之意。

周身关节要节节有曲,似曲非曲形成舒适自然的间架结构,做到“三点”不成一线,“四点”不在一面。站桩时总的形象是:脚踏实地似踩绵,怀抱大树背靠山,头悬天空飘飘然。

呼吸吐纳

呼吸顺其自然,不要求气沉丹田、断续憋气等刻意的呼吸方式,呼、吸转换平稳自然;呼吸节奏,随己而为,能长则长,该短则短,不可忽快忽慢。随着练功时间的延长、功力的加深,呼吸将自然由浅变深,由动变静,由粗变细,由短变长,由急变缓,由快变慢,由不均变均匀,使呼吸活动逐渐达到:深静细长,缓慢均匀,若有若无的体呼吸的高级境界。

意念

意念就是练功时大脑有意识的思维活动。站桩时不要求“意守丹田”或身体的任何局部,也不要意守体外任何一种景物或境界,而是要求做到“意注全身,寻求舒适”。大脑首先要平静下来,没有积极的思维活动,用意念去寻找本人生理的、舒适的周身内在运动。找到舒适,就要保持舒适,在找与保的反复过程中,大脑的积极思维活动被舒适、轻松的体感所淹没,自然而然地达到忘形忘我的境界。

三 练功时应遵循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1.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初学者以每天练习2、3次,每次站桩20—30分钟为宜。

2.松紧自然,用意念去体察全身是否松紧适中,肌肉有无紧张僵硬或松散软绵,保持“松而不懈,紧而不僵”的状态,达到“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此其道生”的境地。

动静结合

先静后动,动后再静,静极生动,动中求静。动有内动外动,有形无形之分,外静内动为无形之动亦称真动;内动诱导外动为有形之动亦称自动。动静结合,相辅相成,静是动的基础,是求内动、求真动、求自动的必由之路。

站桩时注意事项

1. 练功前放松身体,心无旁骛,宁心静气,在安静的环境中站桩。

2.不要在过劳、过饱或饥饿时站桩,情绪不稳,过于兴奋,心情不畅时都不宜练功。发高热、严重咳嗽等身体深感不适时不能练功。

3.练功时要呼吸自然,不能强行憋气。要精神内守,独立守神,不能心猿意马,神游体外。

以上拙见敬请指正,愿我们共同走进健康世界,享受快乐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