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商姓父亲(广东广州商海涛撰文)

 商氏资讯 2020-07-18

商,第一时间大家想到的可能是商业、商场,有些历史知识的可能还会想到商鞅、商朝等,但鲜有第一时间想到这是一个还依然存在于现代的古老姓氏。小时候因为在家尚小对这一姓氏还很朦胧,长大出来工作了才知道小时候老家祠堂对开的鱼塘边上经常骑的那头石狮子原来是清光绪皇帝御赐的探花石碑的一部分,而我老家因为出了这样一位中国末代探花的商姓本家和一片省内乃至全国都算得上有规模的格木林而出名!

老家虽然有以上的这些光环,但一个家庭的成长并不因此而会受到庇蔭,特别是我的父亲祖辈一家,爷爷商秋林,在父亲15岁时就因车祸而去世,奶奶当时三十出头因此而单身守寡至今,在那物质匮乏的时代,爷爷的去世让这一家几口人一下子失去了经济支柱,此后家里发生的一些事情,让家中排行第二的父亲反而瞬间成长,担起了这个家的大小事务。现在有时听三叔讲起往事也曾感慨当时奶奶那么年轻就失去丈夫并没有改嫁(奶奶的母亲曾改嫁到江高镇的江村),丢下这一家子女不管也是很了不起的了,现在的奶奶因为腿脚不便而瘫在床上,照顾脚瘫奶奶的工作自然也必然地只能落到在正规国家事业单位退休,有正常退休金的父亲身上,因为我妻子怀孕,自己又在外地工作,所以接送我小孩上放学的工作也就只能麻烦其他亲戚操劳了,父亲回老家全身心地照顾患病的奶奶,虽然对女儿上学接送有影响,但父亲的这个决定自己心里是绝对支持的,因为奶奶自小就对我们一班孙子照顾疼爱有加,有责任心的父亲回去照顾奶奶我们所有人都会很放心,结果事实也如此,奶奶的日常吃喝拉撒父亲都照顾得十分细心,加上其他子女孙子偶尔也会前去看望帮助,奶奶现在也算是照顾得顺利。

说回过往,那时候,父亲还在老家工作,自己的幼儿时期读书也还在家乡,记得在还没到村里的小学上学之前,父亲就已经提前在家里给我灌注一些简单而基本的数学知识,让我准备上学之前进行前期的热身,尽管如此,到了正式上幼儿班(幼儿班是以前的称呼相当于幼儿园,当时上一年级前都需要上一年左右的幼儿班)那天,我还是因为依恋惯了家人而死活不肯去学校上课,还在家附近躲藏了起来,结果,家里人在村里到处寻找,好不容易才把我在村里某个角落发掘了出来,此时的父亲更是急得火冒三丈,把我摁坐在凳子上,我死活不肯,结果“啪”一声,还没等我反应过来,父亲已经一巴掌打在我稚嫩的脸上,30多年过去了,这一巴牚我至今还清晰地印记在自己的脑海里,因为从自己有记忆以来到现在,父亲是几乎不会因为读书学习上的事情而对自己子女动怒的,更不用说动手了,所以那一巴掌是父亲第一次,也是至今唯一一次对自己学习上的严厉,最终在家人的软硬兼施之下,自己还是极不情愿地背着书包上学去了,去到学校后却因为有父亲的前期辅导,觉得书本上的题目都非常简单,且发现身边来一起上学的同学基本都是自己平时玩耍的小伙伴,居然第一天上学就爱上了,从此以后天天主动背起书包跟相邻的同学一起上学,父亲的那一巴掌当时是打得有效果了。

读书的事到此并没有完结,后来,随着父亲工作岗位的调动,父亲从老家调到了广州市区工作(就在现在的广州市人大常委会的位置,中山纪念堂对面)所以当时我跟母亲、弟妹在放假时偶尔也会去广州一趟到父亲工作的地方小住,一来探望父亲二来父母也想我们到外面大城市看看外面的世界,长长见识,但因为以前交通不便,父亲突然调到广州工作,这样一来我们见父亲的时间也渐少了,所以每当父亲要回去广州工作的单位上班,自己都会十分的想念。到了八十年代末,自己读一年级的时间,父亲单位在花都新华市区里有了房子可以分配,自己读书的地点也由老家的小学转到了城区,还记得从不轻易求人办事的父亲因为自己读一年级超龄的事而东奔西走,想尽办法地找关系帮助自己入学,然而这得来不易的入学机会在自己眼中并不当回事,上学的头一天因为老家平时一直玩耍的同学、老师都变成了陌生的脸孔,而且自己的乡音和说话习惯跟城市的同学相比存在太大的差异了,不熟悉环境,陌生的同学等等,这一切都极其的不适应,所以上学不久后自己开始拼命地想办法逃离学校,回到离校不远的家里,那时刚开学父亲也许为了防止万一,他并没有立即回到广州的单位上班,结果,因为我的逃跑,学校经常找到父母,生怕把我弄丢了,恐怕当时批准我入学的校长估计也背负着很大的压力,父亲见我一上学就逃跑,两夫妻干脆请假,班也不上送我上学后轮流在学校门口站岗,防止我逃跑,所以当时一下课就一个劲地往校门口跑,就为了能见上站在校门口的父母一面,心里安稳一些,就这样,也不知过了多久,随着认识的同学越来越多,适应得也越来越快,慢慢地自己也不再逃学,父亲在外工作也安心了。

在子女教育这一块,父亲一直明白一个道理,知识改变命运,他是70年代的高中生,在当时,学历已算不错,在村里成了村干部后才得以出来政府单位工作,所以父亲一直关心我们的学习情况,学习上遇到我们不懂的问题时总是耐心再耐心地解答,但有时教学方法上也常闹出很多的笑话,比如:1+1=2,他会教我们用数手指头的方法去解答这道题目,但遇到两位数以上的如:20+40=多少?这些题目时,不够手指的话,他会专门花时间削很多的竹签让我们数,可问题是考试时这个方法就不顶用了。父亲在子女的学习上从不打骂,甚至耐性出乎自己想像(至今自己教育女儿时也觉得自己很难达到父亲当时的耐性),我们做子女的在学习上常被他的耐心解答而感动落泪,所以他一去广州上班,小时候的我们就会时常挂念,后来他调回了花都市区工作,一家人总算是团聚了,直到现在子女已经各自成家。

而父亲在对待兄弟姊妹上,基本都是倾其所有,最小的妹妹需要钱做生意,他借,被别人欺负,他第一时间为小妹出头;弟弟毕业没有工作,父亲知道当时的广州钢铁厂招人,想方设法地推荐弟弟进去工作至今;哥哥在花都市区买房,他借钱,哥哥刚出来工作时的施工员资质也是当时父亲的推荐而获得的,父亲的无私帮助,得到了兄弟姊妹的无形尊重。

父亲除了对子女、兄弟妹的帮助外,还会热情地帮助上门求助于他的亲友,特别是商姓的亲友(父亲说商姓本来就少,如果自己自家人都不团结不互相帮助,商姓也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而当帮助他们需要求人时,父亲也能放下身段,不计较个人得失,想方设法给予他们帮助。在父亲帮助这么多人的故事当中,有一个是最让我觉得父亲值得尊重的,这个故事是三叔跟我讲的,说他们小时候家里很穷,不要说吃上肉,一家子几口人,就连温饱都成了很大的问题,特别是爷爷去世以后的那些日子,经常会被同村的其他人欺负,而其中一个小时候欺负得父亲一家很厉害的村里人,因为一些工伤问题而去世,按理说曾受他们欺负的父亲是完全可以不去帮助他们的,但心胸宽广的父亲不计前嫌,面对困难硬是帮助他们一家拿到了应得的几十万元的工伤赔偿,他们一家拿到赔偿后也是异常感动,至今我也没问父亲帮助他们的原因,但我估计大概是因为大家都是同村商姓的缘故吧!

我的父亲就是这么一个以德报怨,乐于助人的忠厚之人。作为父亲,他在我们子女眼中,平时虽然话不多,但他绝对是一个标准慈爱的父亲;作为儿子,他对自己长期患病的母亲体贴照顾有加,绝对是一个合格的孝子;作为兄长,他对兄弟姊妹总能在他们困难的时候施以援手;作为商姓村中出来的一员,亲戚朋友有事求他帮忙时,他总是义不容辞、不计前嫌地帮助别人;他照顾长辈,助人为乐的做人品格,一直都是我学习的榜样,商姓对于自己既是压力,也是自己前进的动力,心中一直以父亲为标准,也以自己有这么一个父亲为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