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茶不怕细品,好事不怕人论

 博搜茶文化 2020-07-18

戳蓝字饮茶文化 关注哦!新媒体为您创造价值!

好茶不怕细品,好事不怕人论

  开始入门,觉得喝茶舒服、有品味、爱屋及乌喜欢茶具;成高手,感受香、醇、韵、滑等等,看出品种、产地、制程等;后来,从茶汤看见春天、看见人生,进而看见宇宙甚至无极;最终,茶汤,还是茶汤,是真水无香,是无味之味。

  

  也许你已经感觉到生活和工作乏味无趣,也许你认为事业已经平淡无奇,此时,你可能真的非常需要生活的情调,需要在工作或者生活中,需要有一杯茶来调剂一下,用心去细细品味其中的酸甜苦辣。

  一杯无糖茉莉花茶,含有淡淡的清香,浓浓的韵味,可以说它并不奢华,但足够吸引人。我爱喝茶,现在更是恋上这杯无糖茉莉花茶。

  人,生命之极 致,受父母亲情之血脉,沐命运缘分之恩惠,负家国社会之重任,具思想行为之姿态,风景自成,纵卑微之身,亦生之极难,一时一刻无不金贵。

  

  茶是一种饮料,孙中山先生在自己的《建国方略之二:实业计划》中提出:“茶为文明古国所即知已用之一种饮料…就茶言之,是为最合卫生、最 优美之人类饮料!”这也是第 一次说出茶为国饮的说法。武汉著 名作家,同样也是一位资深茶人的陈伯安先生所做茶赋中有这样一句。说的有点意思。茶者,国饮也。得山水之精气以成嘉木,承天地之清露而生灵芽。色如秀玉,香如幽兰,味如仙泉,美如佳人。品之咏之,诗文雅士情趣;啜之饮之,寻常百姓人家。

  细雨足时茶户喜,乱山深处长官清——宋·苏轼《新城道中二首其一》

  不让自己惊扰世界,也不让世界惊扰自己,将日子浸泡在茶中,满也好,少也好,浓也好,淡也好,自有味道。急也好,缓也好,暖也好,冷也好,相视一笑。因为看轻,所以快乐;因为看淡,所以幸福。淡淡的来淡淡的去淡淡的相处给人以宁静予己以清幽;静静的来静静的去静静的守望给人以宽松予己以从容。

  

  儒家从“大和”的哲学理念中推出“中庸之道”的中和思想。在 儒家眼里和是中,和是度,和是宜,和是当,和是一切恰到好处,无过亦无不及。儒家对和的诠释,在茶是活动中表现得淋 漓 尽 致。在泡茶时,表现为“酸甜苦涩调太和,掌握迟速量适中”的中庸之美。在待客是表现为“奉茶为礼尊长者,备茶浓意表浓情”的明礼之伦。在饮茶过程中表现为“饮罢佳茗方知深,赞叹此乃草中英”的谦和之礼。在品茗的环境与心境方面表现为“普事故雅去虚华,宁静致远隐沉毅”的俭德之行。

  在夏日的午后,沏一壶溢香的花茶,氤氲的水汽里弥散着如烟雾般迷蒙的记忆。

  壶与茶看似随手,实寓深意。手捻茶匙,将触感紧实的茶叶颗粒滑过茶则,轻轻倒入圆润饱满的壶中,再缓注沸水。氤氲烟雾撩拨着一注水流,似乎带着某种律动。壶盖放下,等片刻时间,爽利地舞出一道弧线,将茶倾注到盏中,浅浅薄雾衬着暖黄的汤色,且饮吧。

        博古茶业 茶园联盟直销  
   口粮茶、商务茶、礼品茶,任君挑选!
 茶叶源头把控品质、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
  主营:野放绿茶、各种福鼎白茶等
觉得不错,请在下方点在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