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健康大讲堂】第148期:胃肠癌的防治

 海波yhb 2020-07-19

胃肠癌在我国是高发癌肿,严重危及人们的健康甚至生命。虽然目前治疗手段及水平越来越高,治愈率也不断提高,但仍有很大一部分患者不能痊愈,尤其是发现就是中晚期患者。癌肿患者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早预防、早发现和早治疗呢?

7月3日下午三点至三点三十分, 麻城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主任朱焕明走进麻城人民广播电台《健康大讲堂》,给大家科普胃肠癌防治的相关知识。

主持本期节目的是麻城人民广播电台资深主播菲菲。

主讲嘉宾

朱焕明麻城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主任,三级主任医师,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医疗系,擅长普外胃肠外科手术,如胃肠疝肝胆胰脾乳腺甲状腺手术,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以及胃肠肿瘤、结直肠肿瘤、后腹膜肿瘤、疝、阑尾、胆、胃肠相关肝转移瘤等多种腹腔镜微创手术。

朱主任提醒大家

导致胃癌的病因有哪些?

在了解胃癌之前,我们首先来了解胃的解剖结构:外形与挂着的弯辣椒相似,入口称为贲门,出口称为幽门;上部称胃底、中部称胃体、下部称胃窦;右侧较短称为胃小弯,左侧较长称为胃大弯;向腹壁的一面称为胃前壁,向后背的一面称为胃后壁。胃壁从内到外由胃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浆膜下层和浆膜层组成。

胃的功能:储存、研磨、搅拌、并向小肠内排入食物;分泌胃酸、各种消化酶等部分消化食物;产生促进红细胞成熟的内因子(缺乏后易出现贫血)。

导致胃癌的病因有哪些?

1、地域环境。胃癌发病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别,在我国的西北与东部沿海地区胃癌发病率比南方地区明显高。

2、饮食生活。长期食用薰烤、盐腌食品的人群中胃癌发病率高,与食品中亚硝酸盐、真菌毒素、多环芳烃化合物等致癌物或前致癌物含量高有关;吸烟者的胃癌发病危险较不吸烟者高50%;长期饮酒,不爱运动、肥胖的人群也是胃癌的高发人群。

3、幽门螺杆菌感染。我国胃癌高发区成人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在60%以上。Hp能促使硝酸盐转化成亚硝酸盐及亚硝胺而致癌;Hp感染引起胃黏膜慢性炎症加上环境致病因素加速黏膜上皮细胞的过度增殖,导致畸变致癌;Hp的毒性产物CagA、VacA可能具有促癌作用,胃癌病人中抗CagA抗体检出率较一般人群明显高。幽门螺杆菌在胃里造成的创伤会使胃组织更容易受香烟中致癌物质的影响。

4、癌前病变。如胃黏膜上皮异型增生、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胃部分切除后的残胃等, 易发生胃癌。

5、遗传因素。有家族肿瘤疾病史的人患癌的几率较正常的人群要高。

胃癌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近年来胃癌已经严重的威胁着我们的生命,全球每年新发胃癌100余万,中国40万,占42%;死亡约80万,中国占35%,是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是世界平均水平两倍多。表示约2~3分钟就有1名中国人死于胃癌。虽然胃癌的高发年龄在50-80岁,但近5年来19岁~35岁青年人胃癌的发病率比30年前翻了一番。

根据资料显示,在我国前10位癌症中,胃癌发病率为第二位,死亡率为第三位,其死亡率占所有恶性肿瘤的25%左右。由于80%的早期胃癌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故胃癌有'隐形杀手'之称。因此,揪住胃癌的'狐狸尾巴',早发现、早治疗就显得至关重要了,早期胃癌的长期治愈率在90%以上。其实,只要稍加留意,胃癌还是有征兆可寻的。

早期胃癌病人一般仅部分有轻度消化不良等症状,如上腹隐痛不适、轻微饱胀、疼痛、恶心、嗳气等。疼痛与体重减轻是进展期胃癌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早期胃癌大多没有症状,或只有一些不太明显的症状,因此要诊断早期胃癌是很难的。

目前最可靠的诊断手段就是胃镜检查和黏膜活检,95%确诊率,特别针对早期胃癌,是胃癌诊断的金标准。X线易漏诊小于1厘米的胃癌。其次是螺旋CT检查,可评价胃癌病变范围、局部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是判断胃癌术前临床分期的首选方法 。

如何预防胃癌?

1、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避免高盐食物,少吃或不吃烟熏、油炸和烘烤食物,避免吸烟,饮食中增加适当的蛋白和奶类,坚持运动,控制体重。

2、积极防治幽门螺杆菌感染。研究显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胃癌关系密切。预防胃癌从根除HP开始,根除HP越早越好。90%以上的胃炎、胃溃疡由HP引起。世界卫生组织发现,50%胃癌患者可能是由HP“造就”的。胃病患者中,HP感染者罹患胃癌的可能性是未感染者的4.2倍,由此显示幽门螺杆菌在胃癌形成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患有胃肠道疾病的人,要做到“胃”雨绸缪、“肠”治久安,才能拥有健康的生活。中国人群的HP感染率平均高达60%。在临床上,HP的传播特点是其在家庭内的感染有明显聚集现象,这是因为HP具有传染性,且经口感染。当人们共用碗筷进餐时,唾液里的细菌可通过饭碗、筷子等餐具互相交叉传染、传播。集体用餐时采取分餐制和公筷是非常重要的预防措施。幽门螺杆菌广泛存在于感染者的唾液、牙菌斑中。幼儿的HP感染都跟母亲或家长有关。假如家庭中有人感染了HP,那么其不良的喂食习惯会导致小孩感染HP,如口对口喂食,亲吻。经研究,HP通常在儿童期感染, 而且一经感染,若不根除治疗,将终生携带, 携带者是HP的传染源。

3、重视胃癌的危险信号。40岁以上,既往无胃病史而出现持续性消化异常,或食后上腹部饱胀感,或已有溃疡病史但症状和疼痛规律明显改变者;吞咽食物时胸骨后不适感乃至梗噎感;有胃癌家族病史者;有胃癌前期疾病或病变者,如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胃大部切除病史;上皮瘤变者;有原因不明的消化道慢性失血或短期内体重明显减轻者。

4、定期体检,治疗癌前疾病。其实癌症之所以难治,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忽视了平时的检查。等有了症状才去看医生,往往已经是中晚期了。

所以,定期的体检不容忽视。医生一般都会建议40岁以上人群无论男女,每年都要定期到医院做胃镜检查。胃癌的高危人群应每半年到一年到医院施行胃镜检查。

虽然近年来胃癌的研究取得巨大的进展,治疗手段也越来越多,但是总的胃癌5年生存率却并未得到明显提高。因为胃癌早期症状不明显,患者被诊断胃癌时往往已经处于胃癌中晚期,治疗效果很差。有数据显示:早期胃癌术后5年生存率为90%,II期为66%,III期为51%,而晚期胃癌仅为14%。可见早期发现胃癌对胃癌预后的重要性。胃癌并不是不可治愈的,关键是在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胃癌的三级预防策略是提高胃癌生存率的重要措施,特别要强调前两级预防的重要作用。

一级预防。针对胃癌的病因和危险因素采取预防措施,减少或消除各种致癌因素对人体产生的致癌作用;改善饮食结构,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多饮牛奶,豆浆;减少烟酒的摄入,避免长期摄入腌制、高盐、辛辣、发酵发霉等不健康的食物,少吃烟熏、油炸和烘烤食物,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吸烟、不酗酒;同时注意保护环境、避免和减少对大气、饮食、饮水的污染;可以防止物理、化学和寄生虫、病毒等致癌因子对人体的侵害,有效地防止癌症的发生。

二级预防。即提倡“三早”(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有胃癌高危因素的人群进行筛查和监控。对于有癌前病变(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胃溃疡、胃息肉、术后残胃)、HP阳性所致的各种胃病患者和有胃癌家族史、40岁以上胃病久冶不愈患者,应早期诊断、定期复查,可行胃镜及粘膜活检进行监测。这些癌前病变和疾病一经确诊,在监控的同时,还要尽早地对其进行综合的治疗,如根除HP的治疗,尽管根除HP不能完全逆转所有黏膜损害,但有助于减少或延缓胃癌的发生;对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者可作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或黏膜下剥离术(ESD)或手术切除,已达到去除病变部位的目的。

三级预防。对已发现胃癌患者,应争取进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癌灶,晚期胃癌患者加强综合治疗,尽量提高生存时间,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生活的质量。

胃癌有哪些治疗方法?

目前手术是能够治愈胃癌的唯一方法。主要通过腹腔镜微创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或开放腹部手术完成胃癌的根治性切除和淋巴结清扫,并进行消化道重建,术式众多,我科均能独立完成,且效果不错。可根据病情需要选择。

胃癌的扩散和转移方式主要有:直接浸润,贲门胃底癌易侵犯食管下段,胃窦癌可向十二指肠浸润等;血行转移,通常发生在癌症晚期,癌细胞进入门静脉或体循环向身体的其他部位播散,形成转移灶。常见转移的器官有肝、肺、胰、骨骼等处,以肝转移为多见;腹膜种植转移,当胃癌组织浸润至浆膜外后,肿瘤细胞脱落并种植在腹膜和脏器浆膜上,形成转移结节;淋巴转移,淋巴转移是胃癌的最主要转移途径,进展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率高达70%左右,早期胃癌也可有淋巴结转移。

我国胃癌死亡居恶性肿瘤之首,胃癌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胃癌淋巴结清扫范围的不断完善是目前胃癌现代外科治疗的关键。胃癌手术不仅是一个清除肿瘤部位的过程,还需要对胃周边的淋巴结组织进行清扫。淋巴结的清除范围以D表示,胃癌手术淋巴结清扫的重要性在于对术后成活率的保证。第一站淋巴结未全部清除者为D0,第一站淋巴结全部清除者为D1,第二站淋巴结全部清除为D2,依次D3。在实施胃癌手术的过程中应进行标准化的手术治疗,即是对周围淋巴结组织的彻底清扫。胃癌早期即有可能出现周围淋巴结浸润转移的现象,只有进行了彻底的清扫,才能保证手术治疗的效果。外科医生在为患者实施手术时,其任务不仅是要将癌肿瘤部位切除,还要彻底清扫胃周边的淋巴结组织。实施这样的标准化手术治疗是对患者愈后的一项保证,可以明显提高患者术后5年成活率。

目前,已经很清楚胃癌手术治疗的目的是切除肿瘤原发灶及转移灶达到A级根治,即淋巴结清扫范围超越已有淋巴结转移的范围,做到无癌残留。D2淋巴结清扫术就是针对胃癌浸润性张性生长生物学行特性以及以淋巴结为主要转移途径的特点而设计制定的,其最大优点就是:D2手术能够清除疾病本身及可能的转移灶,达到A级根治的目的;D2手术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和围手术期的病死率。随着胃癌根治术的逐渐成熟与规范,D2胃癌根治术已被大多数学者认为是治疗胃癌的标准术式。UICC(国际抗癌联盟)第5版中TNM分期规定,对于进展期胃癌淋巴结清扫数目至少要15枚,这样才能保证病理分期及预后判断的可靠性。如果术中淋巴结未被充分清扫,势必影响胃癌的预后,因此很多学者提出,术中应清扫足够的淋巴结数目,以避免转移在淋巴结上残留的癌细胞。尽管目前微转移的生物学行为和临床意义尚不清楚,根治性淋巴结清扫是改善胃癌患者预后的有效手段,原因可能是清扫的淋巴结数目越多,越能充分地清除区域淋巴结微转移灶,减少残留概率,从而提高患者预后。

总而言之,胃癌并不是绝症,是可治愈的。关键是预防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远离致癌因素可以有效预防癌症的发生。高危因素人群的筛查有助于发现癌前病变和早期胃癌,早期积极治疗可以明显降低胃癌死亡率,挺高生存时间,甚至治愈癌症本身。

结肠癌的发病原因有哪些呢?

结肠癌主要来源于肥胖因素。这些人群习惯于“二高一低”即高脂肪、高蛋白、低膳食纤维的饮食结构,加上运动量太少,导致肠胃蠕动速度减缓,很容易引发便秘。长期便秘会使毒素在体内长时间停留,从而被人体再度吸收,而这其中就含有许多致癌物质。与西方国家比较,中国的结直肠癌发病率较低,但随着中国居民饮食和生活习惯的明显改变,发病率快速升高。

遗传因素。家族性息肉病,该病系显性遗传,腺瘤发生15年以后开始恶变,一般如不治疗至30岁时约一半会发生癌变,癌变率可高达100%,息肉数>100个。

癌前病变。 腺瘤性息肉,大肠癌的“腺瘤-癌”发展顺序已被大多数学者所接受,约占大肠癌70%。腺瘤的体积愈大癌变率愈高,当腺瘤的直径超过2cm时其癌变可能即达30%,而直径小于0.5cm的腺瘤癌率仅为1%。腺瘤中含有绒毛状结构者癌变机会比纯粹的管状腺瘤要高,多发性腺瘤的癌变机会要比单个腺瘤为高;溃疡性结肠炎,在溃疡性结肠炎病史超过10年以上并广泛累及肠段时其癌变率为10%;当病史超过25年时其癌变率可以增加至25%。

结肠癌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绝大多数的结直肠癌是无症状的。右半结肠癌(肿块型),中毒症状为主;左半结肠癌(浸润型),梗阻症状为主;直肠癌(溃疡型),便血症状为主。

直肠癌的检查方法?

早期直肠癌可毫无症状或仅有一些蛛丝马迹,归纳为:排便习惯的改变,如腹泻、便秘,或腹泻便秘交替出现。大便性状的改变,如粪便中可伴有少许血迹,或鲜红,或淡红暗红,有时伴有黏液,或有异味,以及粪便有沟槽等。偶有下腹部隐痛不适。

出现上述情况者应立即去医院,医生会根据情况做相关检查,最常用的是“3P检查”,即直肠指检(palpation)、直肠镜检(proctoscopy)、咬取活组织检查(panchbiopsy)。“3P检查”中以直肠指检最为重要,曾有资料统计,约80%的直肠癌可在指检中被发现,而在误诊的直肠癌患者中约有80%是由于未做直肠指检。两个80%值得我们深思。

1、内镜检查是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结肠镜检查是将纤维结肠镜伸入到结肠起始部位回盲部,检查结肠和直肠肠腔,并在检查过程中进行活检和治疗。大肠肿瘤内镜下观察及诊断步骤通常为:存在诊断(识别病变);部位诊断;大小诊断;形态诊断;性质诊断;浸润深度等。一般危险人群:乙状结肠镜/ 5年或全结肠镜/10年。

结肠镜检查是发现早期大肠癌及癌前病变的唯一途径,而运用结肠镜切除大肠腺瘤息肉是治疗癌前病变、预防肠癌的最佳方法,它简便、安全,病人不需开刀、无痛苦、费用低、住院时间短或不需住院。

大肠癌具有多源发生(同时或异时)的特点,即可在大肠的不同部位同时或不同时发生癌肿,因此结肠镜检查要对直肠至回盲部全大肠进行仔细观察,才不会遗漏病灶。如担心无法忍受检查的疼痛,可选择无痛肠镜。

2、要重视直肠指诊:直肠指诊是初步诊断、早期发现直肠癌简单但最重要的方法,80%以上的直肠癌均可以在直肠指诊时触及,而直肠癌延误诊断的病例中85%是由于未作直肠指诊。同时也是最经济、最实用的检查方法,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和可靠性,可为进一步的治疗提供依据。直肠癌的误诊率为30%,最容易被误诊为内痔出血、息肉出血、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直肠炎症等,有70%的病人在确诊为直肠癌以前,曾以为所患的是肠炎与痔疮,这些数据是很惊人的。

指诊可发现距肛门8cm以内的直肠肿瘤。对于位置较高的肿块,可在蹲位或截石位作肛门指诊,这两种体位可使肿瘤下移,可扪到较高部位10cm的直肠癌。在直肠前壁,男性可触到前列腺,女性可触及子宫颈,不应误认为是病理肿块;检查完毕手指抽出后,要看手指套上是否染有血迹或粘液,必要时应作涂片检查。

如何降低结肠癌的发病率?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预防结肠癌的十六字方针,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大肠癌是可以预防的,关键在于定期的肠镜检查。癌前病变是可治的,而且方法简便、无痛苦。

1、减少脂肪与红肉摄入。减少食物中脂肪的含量,特别是尽量少吃煎烤后的棕色肉类,有助于减少结肠癌的发生几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抽烟、不酗酒、平衡饮食、积极参加体力活动,控制体重。

2、合理安排膳食。多食蔬菜水果,含钙、钼、硒等食物。

3、定期体检。40岁以上无症状人群,每年一次肛门指检和粪便隐血试验;每五年一次结肠镜检查。

4、积极治疗癌前疾病。

大肠癌的预后情况是怎样的?

大肠癌的预后能否早发现、早治疗以及能否及时切除癌前病变直接相关,在癌前病变阶段发现并作内镜下切除者,可完全治愈;早期癌经适当的治疗(内镜下切除或手术切除)也可治愈;肿瘤浸润仅限于肠壁者,5年存活率90%;累及淋巴结的,5年存活率只有35-60%;有远处转移的,5年存活率>

胃肠癌的防治From 健康麻城发布00:0026:41

节目播出时间及方式:

每周二、周五下午3:00至3:30,请收听麻城人民广播电台FM105.1兆赫《健康大讲堂》节目。

【来源:健康麻城发布】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