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超越规范,走向“引领”──略谈小学科研管理

 缪不可言行知录 2020-07-19

【题记】

历史有无数个岔路口,每个岔路口都是一种偶然,每个偶数中又有可能的必然。——电视片《一本好书》

曾经管理学校教育科研多年,回顾这一历程,这是一种从“不规范”到“规范”、又从“规范”走向“自由”的过程。作为学校的教育管理者,重在垂范,重在率先,重在引领,重在培养对科研的“感情”。

一、科研管理者要自觉地鼓与呼

教师是以授课定成败。那么管理者,又以什么定成败呢?其成败就在于演讲,说白一点就是“鼓”与“呼”,“鼓”即鼓动,“呼”即唤醒。作为管理者应时时知道的责任和使命,充分利用一切机会,在重要活动、专家讲学、教师培训、教研科研等活动中,通过演讲、讲座、研讨、评述等方面,会阐释自己的教育理念,去指明学校的科研方向,去指点教师科研成长的要诀,去纠正教师的不足与错误。而这在之中,学校科研文化的渗透就开始了,科研文化的触觉已经不知不觉地伸入到教师的大脑中,深入到教师的思想意识与实践行为中。久而久之,“科研是教学质量提高的源动力”、“科研是教育教学的第一生产力”等理念,就会在教师的头脑中扎下根,继而开花与结果。

二、科研管理者要自觉的带与领

诗人何其芳说过:以自己的火点燃别人的火,去以心发现心。”是啊,作为科研管理者应该通过对科研本质意义的理解与感悟,充分认识到自己在学校科研中的地位和作用,要在超越教育的条条框框、教育模式、教育评价标准等方面,为全体教师做出表率,努力使自己理念创新、机制创新和实践创新方面先行一步。要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与教师们一起深入科研、教学的第一线,掌握鲜活的第一手资料,让科研管理者与教师在一切相关的教育资源互动起来,在互动中达到信息的整合、思维的碰撞、科研难题的突破,进而实现科研管理者自我的“科研自觉”,并与教师共同分享到科研带来的乐趣感和幸福感,让生命的“本真”彰显起来。

三、要给教师充分、自由发挥的空间

大家知道,巨大的工作压力和繁重的教学任务是绝不会唤醒教师的科研自觉的,也不会让他们获得专业成长的成功体验。发自内心的自觉是需要自由的空间和一定的责任意识的,因此,学校科研管理部门要努力建立一种自主宽松的科研的文化氛围,要注重培养教师对自己生命成长的责任意识,对未来设计规划的能力,给他们更多的自由发挥的空间以及宽松的环境,给教师以自由思考和选择的空间,自由实践和体验的机会,而不是通过排名、排位这些外在的动力和沉重的“任务”(如人人参与论文评比、人人参与课题研究)来压制教师,这样只能让他们远离科研,对科研失去原来的兴趣;要努力让每个行政人员都成为老师的科研合作者、经验分享者、而不只是领导者、管理者和约束者,这样才能有利于教师科研自觉性的苏醒,进而启发他们的科研意识和教育智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