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杂感】我为书狂——为了智识上的诱惑

 秋水长天居士t2 2020-07-20

对于读书而言,我似乎已经谈过很多次了。但最近又有一些新的感悟,甚至还有一些不吐不快之感,想迫不及待的告诉大家,这并非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分享。或许这种感觉早就存在过,只是在这个时候才如此突兀的表现出来。喜好阅读的人,多多少少都可能会为某一本或者某几本书表达过异乎寻常的喜欢吧。

记得《围炉夜话》中有一言:“习读书之业,便当知读书之乐”,我想,这其中的快乐就应当包括“智识上的诱惑”。读书之乐只可以意会,难以言传。去年会与二三好友,相约一起,坐而论读书,分享之乐,感受颇深,可惜未能久行。于是,又是一人读书,自得其乐。读书之乐,多半还是在阅读的过程悠然而来的,虽与分享之乐不同,但依旧乐在其中。

最近,又发现读书的又一乐趣。就是向着挑战人类思维极限的迈进,这种书要跟着别人读。就像我最近读的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实际上这本书在黑格尔诸多的作品中已经算是比较易读的了,但是依然艰涩难懂。我正好看到南开大学阎孟伟教授讲授的《法哲学原理》的视频,我便跟着阎教授和他的学生一起阅读从《法哲学原理》。

经过阎教授的讲解,原本艰涩难读的书变得明朗起来,边听,边读,边记,边悟,这样的阅读虽然缓慢,甚至费劲,但是比起囫囵吞枣式的阅读,感触自是别有洞天的。我发现,只有理解,才懂得,才会欣赏,过去只是泛泛的读过黑格尔的一些传记,对他的思想连一知半解都谈不上。经阎教授一讲,才会发现黑格尔的高明之处。

就如此,每天只能听上两三节的课,也就是几页的字。在忙碌的工作中,也是一种安顿。感受黑格尔思维的魅力,而且当你下定决心去走进他,接触它时,你就能体会到那一种“智识上的诱惑”,你会发现你阅读的是黑格尔,你的思维开始与他的思维碰撞交织,那种从未体验过的“深刻”和“通透”,而且是那种“曲径通幽”之后“柳暗花明”的豁达。

例如,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对柏拉图《理想国》的解读,还比如对法国大革命的理解,你都能体会到黑格尔思辨哲学的魅力。更关键的还在于促使你对《理想国》,你对法国大革命地认识攀升一个台阶,他为你豁然的打开一扇透亮的窗,不断的冲击的你的思维运动的固有轨迹。当然,我们可能并不理解,甚至连一知半解都谈不上,但是它照样会激发你靠近的欲望,这也是一种诱惑。

所以,我在这里推荐的阅读方法,就是跟着别人读。我们可以到网易公开课,或学习网站,选这种经典作品导读的课,跟着老师慢慢地读。毕竟“学问则无定数,求一分,便得一分”。如此反复,有点时间便停下来,边读边听,岂不乐哉!我在想,这何尝不也是通过别人分享来丰富自己的阅读,自己的认知,还有自己的生活呢。回到课堂,体验经典,会有不同的感受。

现在的读书不同于在学校时,有很多的时间可以去阅读。现在只能得空了才有阅读的机会。但是读书的乐趣却是相同的,甚至工作之后的阅读的乐趣更甚一些。这实际上也与工作带来的阅历有关,经历越多,阅读的之乐也便越是深刻。例如,读一本法律实务性的书籍,不一定能帮你解决实务中的困惑,但总是能够开拓你的视野,优化你的思维,强化你的某些意识。给你带来不一样的实务体验。

当然,能够带来“智识上的诱惑”的书籍并不多,但正因为如此,你才要阅读,否则就不会有发现的机会,更不会有体验的机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