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律师手记】这是我读过的最好的公司法学的教材——读朱锦清老师的《公司法学》

 秋水长天居士t2 2020-07-20

公司作为重要的民商事主体之一,关涉公司的法律纠纷(包括民事、商事、行政、刑事)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但是,我明显感觉到自己的公司法专业知识储备不足。读过不少书,也听过不少的讲座,但总感觉到讲得不透彻,不深入,尤其是与公司实务严重脱节,书与讲座一样,夸夸其谈,空洞乏物,枯燥无味。

加入律师这一行,最好的感触就是学习的动力。问题摆在面前,就得寻找解决问题的规则与方案,这就需要不断地挖掘与深入。公司实务中的问题尤其多,但是我们的认识大多数却是浅尝辄止的,甚至,我们都没有对公司法学有过系统的学习。我记得本科时商法的课就没去过几节,教材和老师的讲授一样的让人索然无味,考试的时候突击了一下,连个皮毛也没掌握到。研究生时,下狠心读了范健与王建文老师合著的《公司法学》教材,还有施天涛老师的《公司法论》。这样,在文理讲授《公司法》课程,通过备课,还勉强够用。

但是,在面对公司实务时,就感觉到自己学得那点东西远远不够。我的方法就是研读有关公司法纠纷的案例,在这一点上,我与朱锦清老师是有同感的:“我们的法院已经远远的走在了学术界和高效法学教材的前头。很多学术界争论不清的问题,法官们在审判实践中其实早已经给出了明确的答案。”但市场上,通过司法判例研究公司实务与理论问题的作品几乎没有,朱锦清老师独著的这一本《公司法学》绝对是其中的佼佼者,不仅能够联系公司实务,而且能够将公司法理论研究推向深入与前沿。

说实话,朱锦清老师的这一本《公司法学》不易读,这本书是全新的,很多论述都是其他的公司法学教材所没有的,这本书让你看到公司法学的丰富性与深刻性,公司法学是博大精深的学问,我应当谦虚。例如第四章“公司资本研究”的第六节“资本结构中债与股的关系”,这让我想起房西苑先生在《资本的游戏》中的股权与债权玩转的“资本游戏”,但是,朱锦清老师的书很务实,从公司实务的角度分析利弊,揭示债与股在资本结构中的关系,令人耳目一新。

最令人拍案称奇的还是本书的第六章“有限责任与刺穿公司面纱”,尤其第六节“我国司法实践中的刺穿面纱案例”,这也是对“刺穿公司面纱'3+1'标准”,也就是三个必要条件:1.债权人自愿还是不自愿;2.股东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3.公司是封闭的还是公众的。以及两类案情之中的任何一个:资本不足与主体混同。这一章节也充分展示了本书的一大特点司法实践与理论研究紧密结合,国内与国外比较研究,而且从概念、制度、规则的历史维度去看待问题,层次自然是不一样的。

朱锦清老师的这一本《公司法学》是研习公司法学的佳作,我想这对于我们提升公司法业务水平会有所助益。所以,将此书推荐给大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