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谱》解读09

 一空城旧梦一 2020-07-21

【原文】

    虽其目击道存1,尚或心迷议舛2,莫不强名为体3,共习分区。岂知情动形言4,取会风骚之意5,阳舒阴惨6,本乎天地之心7。既失其情,理乖其实,原夫所致8,安有体哉!

【注释】

1.目击:犹言亲见。《庄子》“仲尼曰:若夫人者,目击而道存矣。”

2.迷:惑;误失道也。议:言论。《孟子》“处士横议”。舛(chuǎn:错乱

3.体:体裁,体制。凡有一定之格式者曰体,有一定之规模者亦曰体。如文体,字体,政体,国体。

4.情动形言:犹情见乎辞,指言辞深切,足以表其情意。

5.风骚:谓《国风》,谓《离骚》,皆文体名,因指诗文之事曰风骚。

6.阳舒阴惨:指阴阳四时的自然变更。阴阳太极是中国古代哲学概念,我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中通贯物质和人事的两大对立面。

7.天地之心:自然之道,宇宙精神。《书》“克享天心,受天明命。”

8.原:推原,探究。

【译文】

虽然大道之所在一目了然,也仍有内心昏惑时言论错乱的时候。人们莫不牵强地为自己的书体寻源定名,以显示其共同学习的不同结果。他们哪里知道,用深切的言辞来表现内心的激情,可以取会《国风》《离骚》的旨意;阴阳从容变化,四时自然更替,而这些造化却是根原于自然法则和宇宙精神。那种既丧失人们的真性情,又违背实际道理的言论,从书法的本源探究起来,哪有他们自以为是的“体裁”呢!

【解读】

中国书法艺术博大精深,重技法、重情性、重文采,同时又要合乎天地自然之理,“会古通今,情深调合。”既要“傍通二篆,俯贯八分。”又要“包括篇章,涵泳飞白。”孙过庭所谓“情动形言,取会风骚之意,阳舒阴惨,本乎天地之心。”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道:舜命九官,济济相让,和之至也。《诗》曰:商邑翼翼,四方之极。此教化之原本,风俗之枢机。士者,国之重器;得士则重,失士则轻。《诗》云:济济多士,文王以宁。庙堂之议,非草茅所言也!天下之士,发愤懑,吐忠言,嘉谋日闻上,天下条贯,国家表里,灿然可睹矣。夫以四海之广,士民之数,能言之类至众多也;然其隽桀指世陈政,言成文章,质之先世而不缪,施之当世合时务。故爵禄束帛者,天下之砥石矣!立国之本,在乎得众;得众之要,在乎见情。故仲尼以谓人情者圣王之田,言理道所生也。是以古圣先贤之居人上也,必以其欲从天下之心,而不敢以天下之人从其欲。天地设位,圣人则之。礼义廉耻,国之四维。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易》曰:“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书法可以写人心,抒真情,移风易俗,教化众生。集合众美、通乎治道以至绝伦。

【书论】

“字虽有质,迹本无为,禀阴阳而动静,体物象而成形,达性通变,其常不住,故知书道玄妙,必资于神遇,不可以力求也,机巧必须于心悟,不可以目取也。”(虞世南《笔髓》)。

“新理异态,古人所贵。逸少曰:作一字须数种意。故先贵存想,驰思造化古今之故,寓情深郁豪放之间,象物于飞潸(shan)动植流峙之奇,以疾涩通八法之则,以阴阳备四时之气。新理异态,自然佚出。少温自谓于天地山川,日月星辰,云露草木,文物衣冠,皆有所得。虽文士夸妄之语,然写黄庭则神游飘渺,书告身则情志沈郁。能移人情,乃为书之至极。”(康有为《广艺舟双楫》)。

【原文】

    夫运用之方1,虽由己出,规模所设2,信属目前3。差之一豪4,失之千里,苟知其术5,适可兼通,心不厌精6,手不忘熟7。若运用尽于精熟8,规矩谙于胸襟9,自然容于徘徊10,意先笔后11,潇洒流落12,翰逸神飞13。亦犹弘羊之心14,预乎无际,庖丁之目,不见全牛15,尝有好事16,就吾求习。吾乃粗举纲要17,随而授之,无不心悟手从,言忘意得18,纵未穷于众术19,断可极于所临矣20

【注释】

1.运用:因成法而变通用之。《宋史·岳飞传》“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2.规模:彝范,即规则。今称事物所包括的范围。

3.信:信从,这里有放任之意,言书法结字要在不失古法的前提下,任其自由,不加限制。属(zhǔ):连,续。与具体的书法情境相关连。

4.豪:通,其细已甚之词。如言毫厘,毫末。《礼》“君子慎始,差若毫厘,谬以千里。”

5.苟:诚,谓诚能如是。未定之词。《论语》“苟志于仁矣”。知:识别。《书》“知人则哲,能官人。”

6.心不厌精:心神纯一不杂。《魏书·释老志》“蠲去邪累,澡雪心神。”精,专一。

7.熟:精详。

8.精熟:即熟精。熟习精通。

9.规矩:所以为方圆之器也。俗以常例所应有者为规矩,这里引申为应谨守的书法原则。谙(ān:知,熟闻。胸襟:犹言胸怀,襟当胸,故言胸而并及襟云。

10.自然:天然;混成;无所勉强。此谓书法不加雕凿,以天然为工。徘徊:流连往复。《史记》“徘徊往来”。

11.意先笔后:“凡书之时,贵乎沉静,会意在笔前,笔居心后,未作之始,结思成矣,然后下笔……”见《右军书法》。

12.潇洒流落:清高绝俗,流连于自然之境。这里指书法自然大方,有韵致,不拘束。

13.翰逸神飞:心闲手敏、神随意往的书法状态。翰,古以羽翰为笔,故称凡用笔所书者曰翰。逸,奔;纵。比喻自由自在的运笔挥毫。神飞,神思飞扬。比喻神随意往的书法意态。

14.弘羊:桑弘羊,汉洛阳贾人子,武帝时领大农丞,尽管天下盐铁,作《平准法》,以心计,不用筹算,言利析秋毫,元丰中赐爵左庶长。

15.“庖丁”句:《庄子·养生主》载,庖丁为文慧君解牛,技术高超神妙。这里比喻书法技术纯熟神妙,运用笔墨轻松自如。

16.好事:喜欢书法这项事业。好,爱而不释。《诗》“中心好之”。

17.纲要:谓举其纲领及最要者。[殷绍文]“寻究经年,粗举纲要。”

18.言忘意得:即得意忘言,已经领会了意思就无须再用语言说明。忘言,不需要用语言说明。

19.纵:纵然,推想之词。穷:研究。如言穷理尽性。

20.断:裁决。《易》“以断天下之疑”。这里指鉴赏书法,判断其优劣。极:极致。造其极也,这里指达到临习书法的最高水平。

【译文】

根据成规而变通运用的方法,虽然是由自己领悟出来的,书法实践所确立的法则,要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灵活掌握。关键一笔差一点点,书法的效果就可能相去甚远。如果真的能识别不同的运用方法,达到一定的境界以后就可以诸法相通了。心神纯一没有杂念,挥运熟练而又精详。倘若运用笔墨达到熟习精通的程度,书法的原则谙熟于心,遂意之笔就可在悠然自得的挥毫中流连往复。意在笔先,笔在思后,清高绝俗,韵致悠然地流连于自然之境,心闲手敏,神随意往地运笔挥毫。就像桑弘羊理财心思缜密、洞察秋毫一样,结字准确无误;又似庖丁解牛,以神遇不以目视,运笔挥洒自如。曾有书法爱好者向我求学,我就大略地列举其纲领及最要者传授与他们,没有一个不是心悟精微而得心应手的,人们彼此心照不宣,即使对各家的书法艺术尚未穷理尽性,评价他们作品的优劣,也堪称其临习书法的最高水平

【解读】

赵孟頫说:“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右军字势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

论及书道之精微,每越书学之境,而旁及其他。前人犹重“书外工”,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讲修身养性、读书游历,缺一不可。清末书法理论家杨守敬说:学书者除了要有天分以外,还有二要,“一是品高,品高则下笔妍雅,不落尘俗;二要学富,胸罗万有,书卷之气,自然溢于行间。”清代另一位书法理论家刘熙载在《艺概》中谈到书法学习要“与天为徒,观于其章,与古人为徒,观于其变。”强调多见与学富,如此方可培养自己高尚的品格,积累深厚的修养。有丰富的学识,有宽广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就可以增强书法的意境、气势和美感,彰显韵味,创造出自己独特的书风。古人说:“书者,心之迹也。”一件书法作品,往往熔铸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反映出作者的道德情操。“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刘熙载)。就像王羲之高雅闲适的风致;颜鲁公端庄刚毅的气节;苏东坡旷达豪迈的气概;祝允明的风流潇洒;郑板桥的不同流俗;邓石如的朴质敦厚……林林总总,风格各异,独树一帜。东坡言:“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他强调“作字之法,识浅、见狭、学不足三者,终不能尽妙。”事实也是这样,综观历代大家,他们多是学识丰富的政治家、文学家和艺术家。很多人都是诗、书、画、印皆绝的大方之家。所谓“书有书理,物有物理。”但两者之间是有相通之处的。古人亲近自然,并有所憬悟,是向自然学习的结果,就是通过对自然物理的体验,领悟书法的真谛,并反映于书法作品之中,这是对艺术的升华。书臻此境,方可谓得心应手,妙笔生花。

【书论】

“每作一点,必须悬手作之,或作一波,仰而后曳。每作一字,须用数种意,或横画似八分,而发如篆籀;或竖牵如深林之乔木,而屈折如钢钩;或上坚如枯杆,或下细若针芒;或转折之势似飞鸟空坠,或棱侧之形如流水激来。作一字,横竖相向;作一行,明媚相成。第一须存筋藏锋,灭迹隐端。用尖笔须落锋混成,无使毫露浮怯,举新笔爽爽若神,即不求于点画瑕玷也。为一字,数体俱入。若作一纸之书,须字字意别。”(解缙《春雨杂述·论学书法》)

“意在笔前,文向思后,分间白布,勿令偏侧,墨淡即伤神采,绝浓必滞锋毫,肥则为钝,瘦则露骨,勿使伤于软弱,不须怒降为奇,调匀点画,上下均平,递相顾揖,筋骨精神,随其大小,不可头轻尾重,勿令左短右长,斜正如人,上称下载,东映西带,气宇融和,精神洒落,省此微言,孰为不可也。”(欧阳询《书法》)。

【原文】

    若思通楷则1,少不如老,学成规矩,老不如少。思则老而逾妙,学乃少而可勉。勉之不已,抑有三时,时然一变,极其分矣2。至如初学分布3,但求平正4,既知平正,务追险绝5,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6,通会之际,人书俱老7

【注释】

1.思:虑,以心绎理。楷则:即楷法,楷书之法。《三国志注》“上谷王次仲善隶书,始为楷法。”

2.极:至。《诗》“峻极于天”。分:判别。《易》“分阴分阳”。

3.分布:书法术语,分间布白。

4.平正:端正,指结字的横平竖直。

5.险绝:险巧奇绝。

6.通会:融会贯通。

7.人书俱老:谓人因阅历多而练达世事,书法文字也变得更加稳练。

【译文】

如果要深入阐释楷书的法则,年轻人是比不上老年人的;但是要循规蹈矩,学成并谨守书法的基本原则,老年人又比不上年轻人。研究书理,年纪越大越能得其精妙;临摹学习,年纪愈轻愈有条件进取。不断努力地练习,大致要经过三个阶段,每经过一个阶段,境界就有一个变化,直至判然有别于从前,达到更高的水平。初学分间布白时,只要求横平竖直;掌握了平正的法则之后,就必须追求险巧奇绝;熟悉了险巧奇绝的笔法以后,又需要重新回复到更高境界的平正。起初可以说是没有达到真正的平正,中间追求险巧奇绝,又超越了平正的境界;掌握了险绝与平正的奥妙之后,才算是融会贯通的境界,等到了融会贯通的时候,人也练达了,书法也稳练了。

【解读】

王羲之云:“分间布白,远近宜均。”蒋和称布白有三:“字中之布白,逐字之布白,行间之布白。初学分布,皆须停匀;既知停匀,则求变化,斜正疏密,错落其间,《十三行》之妙在三布白也。”

溥庆先生在解读孙过庭“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时说:“历代书家写篆、隶、正书的结构都是整齐平正的。不过行书、草书则不然,它们的笔画、结构,有时从局部看来并不平正,但从整体看来,也是平整的。由于整齐平正的物象,人们看后必产生安稳、舒适的感觉而知其美;若见倾斜不稳的物象,必产生惊险危惧的感觉而知其丑,所以学习楷书首先要求平正。不过所谓平正,并不是强求每字的横画必平,竖画必直,而是要求每个字稳立在支点上勿失重心。因此孙过庭紧接着说:‘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明代曾棨说:‘大抵作书,须结体平正,下笔有源,然后伸之以变化,鼓之以奇崛,则任心随意皆合规矩矣……’项穆说:‘书有三戒:初学分布,戒不均与敧;继知规矩,戒不活与滞;终能纯熟,戒狂与俗。’因此学习楷书既须研究平正,又须研究变化。整齐平正的构成原则和书写方法应严格遵守。”

在书法实践中,点画多取倚侧之势,结字则要求体圆而笔方,力求遒劲。险绝的代表书体为欧体,欧阳询书写的《九成宫醴泉铭》历来被认为是欧体字的代表作。欧阳询的字取法高古、法度森严,用笔极为精到,如斧劈刀斩,干净利落。不少点画楷隶相杂,古意昂然。字体结构既严谨匀和又富有变化。高简、严谨、峻峭是其艺术特点。了解欧体当注意以下三点:1、欧字的用笔极其险劲,一些点画虽取倚侧之势,但又显得安然平淡。所谓“以险绝为平、奇极为正”是对欧体用笔最好的概括。习书者既要学习其点画结字的严谨整齐的一面,又要注意它险巧奇绝的一面,这样可忌拘谨板刻之弊。2、欧字结体外紧内松,疏可走马,密不容针。仔细品味,严谨的同时尚有一种疏朗匀和的意态。习书者应特别体会作者结字的用心,观察其点画的安排与整体的布局,处理好疏密之间的关系。3、欧字在平整严谨、匀和古淡之中透露出威严的气息。刘熙载在《书概》中说道:“欧、虞并称,其书方圆刚柔交相为用。善学虞者和而不流,善学欧者威而不猛。”由此可见,欧字的威严并不是靠一股猛力狠劲所能达到的,它纯以森严、浑穆、沉着、心平、气和作为基调,来显示其阳刚之美的。领悟这一点,把握好此中的尺度。

中国书法史上的平正期”当源自晋人写经,大量佛家、道家的经典被以写经的形式得以弘扬,其思想内容也融入中华文化体系之中。这一时期书法强调横平竖直,分书的特点比较明显,有逐渐向楷书方向发展的趋势,并且点画线条的变化越来越多,形式日趋丰富。

中国书法史上的险绝期”在公元五世纪后期,人们调整楷书点画和结构之间的关系,损有馀而补不足,以达到视觉上的平衡,如将横画的右端高高翘起,字体从平正变成了险绝。这一时期的作品点画方折骏利,横画侧锋斜入,点作三角,垂笔作悬针,捺角尖锐,转折处雄奇角出,风格沉猛刚毅。

中国书法史上的复归平正期”从公元六世纪中期开始的抄经体小楷,其点画的变化又逐渐平缓,顿挑、波磔变得收敛,点画间的照应与结构变得更加和谐统一,标志着楷书已基本成熟。进入唐朝,抄经体楷书发展到最辉煌的时期,出现了一大批精美绝伦的作品,点画圆润,起承转折分明,分间布白匀称,其书法技巧和形式被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且完美无缺。

【书论】

“夫书字贵平正安稳。先须用笔,有偃、有仰、有欹、有侧、有斜,或小或大,或长或短。凡作一字,或类篆籀、或似鹄头、或如散隶、或近八分、或如虫食木叶、或如水中蝌蚪、或如壮士佩剑、或似妇女纤丽。欲书先构筋力,然后装束,必注意详雅起发,绵密疏阔相间。”(解缙《春雨杂述·论学书法》)。

“古人皆学碑,至唐以后,始有帖学。然唐人学帖,乃学晋人之墨迹,宋以后人学帖,乃学枣木传刻之简牍。故淳化虽为帖学之祖,王虚舟且讥其鲁鱼豕亥,文义且乖,书何足道,其他可知矣!故欲知古人笔意,不得不学碑也。六朝人学汉,故书法高古,唐人所师者六朝,故不及六朝。且唐碑之佳者秦半已磨翻失真,反不如六朝原刻之易求,所以主张学六朝碑也。学碑有成,而后学帖,帖虽失真,而笔意可推矣。上学篆分,而溯其源,此源远流长之理也。学碑最忌取与其书体之所近,且未学亦无从近,形似而已矣。不进则变,必取与己书之所异,大变则大进矣,苟且因循,决无进理也。学碑宜博学诸碑,以酿成己体,书无古人,则学无师承,书无自己,则流为书徒,安有立足之地乎?学贵博,非博无以集众美;学贵专,非专无以见自得。故于众碑之中,必有所专爱而常学之者矣。论笔法,则方先于圆;论形态,则大先于小;论书体,则楷先于草。临书之序,亦不可或违也。”(祝嘉《书学格言》)。

“资分高下,学别浅深,资学兼长,神融笔畅,苟非交善,讵得从心。书有体格,非学弗知,若学优而资劣,作字虽工,盈舒虚惨,迴互飞腾之妙用弗得也。书有神气,非资弗明。若资迈而学疏,笔势虽雄,钩揭导送提抢接拽之权度弗熟也。所以资贵聪颖,学尚浩渊,资过乎学,每失颠狂,学过乎资,犹存规矩,资不可少,学乃居先。书有老少,区别浅深,势虽异形,理则同体。所谓老者,统构精密,体裁高古,岩岫耸锋,旌旗列阵是也。所谓少者,气体充和,标格雅秀,百般滋味,千种风流是也。老而不少,虽古拙峻伟,而鲜丰茂秀丽之容。少而不老,虽婉畅纤妍,而乏沈重典实之意,二者浑为一致,相待而成者也。”(穆项《书法雅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