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9月28日,碑心石在青岛孟庄路车站出发,由于当时的铁道部规定运送重量不得超过100吨,故石料进行了第三次加工,将其减重到了94吨才继续上路。这一路载着碑心石不敢开快,始终保持着最高20公里的时速行驶着,终于在10月13日顺利到达北京前门西站。 ![]() 【浮山山顶,手机测海拔219米,山脚海拔89米】 中国产石材的地方到处都是,为什么偏偏选中了胶东半岛的浮山?浮山现在是青岛崂山区的一处森林公园,山上树木葱茏,早已找不到当年采石场的景象。 ![]() 但是,在离山脚不高处,横卧着一块花岗岩石碑,上面阴刻着“人民英雄纪念碑 碑心石开采旧址 二0一九年十二月”的字样,碑下方是斜躺着的一篇《简介》,是木制的,内文是钩线阴刻的黑体字。 ![]() 我用树枝扫去了堆积在上面的枯叶,字迹还清晰可辨。 ![]() 文中介绍:因为很多地方的花岗岩开采后容易产生石花( 生长于岩石表面的地衣植物,灰白色),而浮山的花岗岩硬度高,抗风化耐酸碱度极强,所含成分石英多,云母少,色泽大方素雅,最符合纪念碑的要求。我注意观察了山上裸露的花岗岩,发现还是普遍生长了石花,人民英雄纪念碑我想也会,但有经常性的保护,石碑是不会出现石花的。 为制作碑心石材和运输,青岛前后投入7100多名石匠和大量群众参与这项任务,做出了可贵的贡献。 对比网上找到的历史照片,可以看出浮山与当年光秃秃的采石场已经大不一样。青岛市将碑心石采石处作为历史遗存地加以标志,这是功德无量的好事。当然,要完全恢复历史原貌也没有必要,留下这个碑说明一下就够了,但我建议目前斜躺着的木板制作的简介过于草率,保存和辨读都很麻烦,建议整改。 第1187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