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贺占武 || ​往事记忆

 艺笋 2020-07-22

往事记忆
绿原


每个人都有一段美好的往事,特别是少年时代,最令人怀念,我也如此。

l、逮蚰子

提起逮蚰子都不陌生,但真正逮起却并非容易事。我小时候是个蚰子迷。心事迷事逮蚰子,连做梦都是逮蚰子。


        每天傍晚,是蚰子出没的时候,大多都是在枣刺上、草上、豆地偶尔也有。枣刺上最多,也许蚰子是专选择枣刺的,枣刺太扎,好防人逮吧。


        那时候,我家喂有生产队的牛,每天下午放学后,我背着挎搂去给牛割草。这正是好机会,我到地先把挎搂割满,等着天黑逮蚰子。


        太阳落山了,晚霞映红了蓝天,下地干活的人们都陆续地回家了。


        蚰子也慢慢开始唱歌,“咕吱,咕吱……”那声音真叫悦耳,也真叫揪心。我顺着叫声走过去,弯着腰,慢慢地向前移动。蚰子也是挺聪明的,一旦有风吹草动,它就“得”蹦到草丛里,那你算甭想找着。


        我摄手摄脚地走着,眼看到跟了,只听蚰子“嘎”一声止住了叫,我倒吸了口凉气,只有等它再叫。


        我静静地站在那,一动不动,一分,二分……足有半个小时,蚰子还是不叫,但凭知觉知道它没逃走。等啊等啊,可真急死人,我恨恨地照自已头上打了一拳,“叫你慌,急是啥?…"


        功夫不服有心人,终于它叫开了,那嗓门真亮。我这次不轻举妄动了,脚步更慢了。借着月光,我顺着枣刺根部向上看,呵,我看见了,在一个杈枝的尖上,还不小哩。


        我慢慢伸开双手,猛拍一下,把它掬在手心中,我高兴极了,刚才枣刺`扎在了手上,血也流出来了,我也顾不得了,把予先准备的小手帕拿出来,在手上作了个小窝把她放进去,才背上挎搂回家啦。


        爹在家门口等我,见我回来:“又去逮蚰子啦,也不知道吃饭,天恁黑老坟也不嫌怕?"他接过我的挎搂,我知道爹是怕我出事。


       我胡乱吃罢饭,把蚰子从手巾里取出来,放在院里的大枣树上,坐在下边,一边做作业,一边听蚰子叫,可干等万等,它就是不叫,好象故意和我作对。


        爹说:“那它是嫌生,一会熟了就叫哩。"我说“真是?”爹嗯了一声。不知不觉我睡着了。突然,爹把我推醒,“你听。”

 我一听見蚰子在树上“咕吱,咕吱"直叫,高兴极了,把手也拍得生疼。

2、扎笼

有了蚰子还得有笼。常言说:有衣沒帽,不成一套。爹给我找了一个大灯笼,中间用绳一绑,细长,两头用硬纸片一堵就成了。这也能圈蚰子,但不好看。我们隔墙邻居小锤人家扎的蚰子笼很好看,双层四面,能圈八个蚰子。于是我就照葫芦画瓢的模仿着做了。


       先得搞竹子,这不难,我到我们村的竹园里去偷了一根大竹子。做笼还必须用竹子的根部,质硬且厚,容易钻眼和开埙。我拿爹的手锯,钻子,刀,没有尺,就用一根小绳量。


        因为是第一次,什么都很生,笨手笨脚的,锯也拉不好,撑也刮不光,钻眼钻不直,距离也不等,宽一档窄一档。扭东裂西还算是做成了,可不圆不方,说棱没棱,说角不直,真成了四不象,跟书里讲的爱因斯坦做小板凳一样,把小锤笑得直肚疼。于是他送给我一个笼子。可我不死心,偷偷地做,一个,二个……,做了无数次,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还真会做了,而且还很不错,爹还拿到集上卖了几个呢。

笼子做好了,也是双层四面的,我把蚰子放进去,再装进去枣叶,黑豆叶当饲料。葱不能喂,蚰子吃了葱肚子不好,拉稀,几天就不行了。

3、抓麻雀

抓麻雀也是我的拿手好戏。

先得把院扫净。当然冬天下雪天更好。抓一把玉米糁撒在地上,再找一根四五寸长的小棍当支棍,一根长绳子,最后是一个竹筛子。先把绳绑在小棍一头,当然是下边,支起筛子,把绳子放开。你躲在远处,等麻雀钻到筛子里吃糁的时候,你迅速拉绳子,麻雀就扑在筛子里了。当然麻雀也很聪明,你必须等吃稳定后才可以拉绳,如果刚进去,你一拉,它就飞跑了,白费功。

过去人没的吃,抓麻雀吃肉,我真吃了麻雀了,现在想起来挺有意思。

        童少年时代是美好的,可是,岁月无情,长江不见回头水,人老焉能转少年。每当想起丰富多彩的童少年时代的趣事,总觉得甜滋滋的,真把她记下来,还真是篇好文。

作者简介:贺占武,笔名绿原。洛宁县赵村镇人。热爱文学,曾在《洛抻》、《向阳花》、《红色社员报》、《天涯知已》、《艺笋》、《灵秀师苑风》、《洛宁城事》、《诗人思归》等报刊及微信平台发表诗歌、小说、散文数十篇,曾被常洲B座西窗、洛阳及多家微信平台录用留言上百条,现被《诗人思归》平台招为会员及特邀作家。早期任乡通讯员,在洛宁广播电台及《豫西报》上发表通讯数十篇,中途搁笔,现又开始习作,望众文友多多支持。

【艺笋文学平台】

 编辑制作:杨来治(河南洛阳  微信 ylzaqs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