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食物也是药 - 杂谈食物的四气五味偏性 | 董洪涛

  平凡的人 2020-07-22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编者按

一提到中药的功效,大家一定会想起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和毒性等,大多数的本草书也会列出相应的性味归经以方便大家认识了解中药的具体功效和应用。

对于同样入口的食物,很多人只知道禁忌,但并不了解其背后的原理。这是中医药在千年生活中对我们的熏陶而使我们日用而不自知,但让现代人对中医药产生疑问、疑虑。那么食物的禁忌是怎么回事呢?董洪涛老师从四气五味加以详细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中药的性能简述

大家都知道中药有四气五味的不同,也有寒热温凉药性的不同。四气是升降浮沉,五味是酸苦甘辛咸(有时有也淡味,表示没有味道)。每一种中药都是气、味与药性的组合体,比如麻黄是辛温主升的,而石膏是甘寒主降的。也有的中药是复合多种气味与药性,比如五味子五味俱全,温而或升或降。

能作为中药的东西非常广博,动物的,植物的,矿物的等等,都能入药。食物是植物和动物的一种,也是广义上的中药。因此,食物也有其四气五味的偏性。生病时医生往往会要求病人注意忌口,为什么?其理论依据即在于此。

现代医学讲究食物的营养成分,中医却讲究食物的性味。其实,“医食同源,药食同行”,两者都讲究才能起到祛病健康的目的。一般来说,凡体质偏热者忌吃温热性食物,以免火上浇油,而适宜于吃寒凉性食物,以便热症寒治。凡体质虚寒者,忌食寒凉性食物,可进食温热性食物,以温散寒。目前体质类型多偏虚寒型,因此,忌食寒凉食物显得特别重要。

食物基本上由四类组成,即谷、果、畜、菜。中医认为,真正的食物是这四者的匹配,其中每一类又都暗含有五方和五时,这样就大大扩展了食物的性味,凸显了食物和而不偏的性质。这里我大体地列出常见食物的偏性,以供大家服药时参考。

四气之性

我们先分析一下四气。中医讲左升右降,肝主升而肺主降。心火上为浮,肾水下为沉。因此,四气讲的就是中药所固有的与脏腑相联系的四个方向的引导作用。

四气以升降为主。按中医理论,人体正常情况下,气机是左升右降的。这样气机循环往复,平衡无病。如果左边的升机出了问题,就会导致升气不足。如果右边的降机出了问题,一样也会导致降气不够,如此都是疾病。而中医的治疗就从左升右降上入手,效果非常明显。因此,中医理论非常重视人体气机的左升与右降,浮沉不过是升与降之极。升极就是浮,降极即是沉。以下主要谈一下升降的问题,至于浮与沉大家可以余此类推。

◎升

升与肝胆相应,应东方,主木气升发。因此,凡是辛味的,或者是温性的,多有升散的属性。比如芫荽,南方叫香菜,就是升散的食物。其他那些辛辣的食物也都是如此,如大葱、韭菜、大蒜、芥末、辣椒等等。再如鱼虾出于东海之滨,生发之气偏盛,对患有各种皮肤病的人来说就是典型的发物,一定要忌口。但如果是阳气升发不足的患者,或者邪气外闭肌表时,就要一定吃一些这类型的食物以帮助升发阳气、祛邪外出了。再如北方的小麦性甘温,因为它是经冬的,所以性温偏阳,可以润肌肤,厚肠胃,温补阳气,但也易于导致胃肠不降而壅滞气机。

◎降

降与肺胃大肠等脏腑相应,应西方,主金气下降。因此,凡是酸味的,或者是凉性的,多有沉降的属性。比如石膏凉降可以降阳明之热,以石膏做的豆腐也自然就具有了凉降的属性。为什么感冒了忌吃豆腐,就是因为豆腐的凉降不利于温升开表。再如,南方的大米性甘平微凉,因为它是长在水田里的,性偏阴凉,因此固然可以开胃清烦渴,但久食也会伤阳气。

五味对五脏的影响

中医认为五脏各有所喜。五味入五脏也有这样的规律:酸入肝走筋,辛入肺走气,苦入心走血,咸入肾走骨,甘入脾走肉。所以,中医认为:病在筋,无食酸;病在气,无食辛;病在骨,无食咸;病在血,无食苦;病在肉,无食甘。这里讲的病在筋,在气,在骨,在血,在肉,是指与此类相关的脏腑相关的各种疾病。

病在筋,是指得了筋、肌腱等方面的疾病,或者是得了肝病就要忌食酸味。因为酸走筋,入肝。酸性是主收敛的,太收敛则肝气不能生发,所以,得了肝病以后就要少吃一些酸类的东西。比如象醋、酸的水果、酸菜、酸笋、酸嘢等等都属此类。孕妇往往喜欢吃酸,那是因为怀孕后胎儿阳气升发,酸可入肝而养肝阴,促进孕妇肝的疏泄作用。如果肝病阴不足,往往需要酸涩收敛一下肝血,以助阳气升发。这时适当吃酸则有治疗作用。

◎辛

病在气,是指得了气虚等与气相关的病,或者是得了肺气不足等方面的病,就要忌食辛辣的东西。因为辛走气,辛味的东西是主开主散的。肺气不足了,就不能太过于开散以耗伤肺气。比如各种葱姜蒜等等。当然,如果外邪客肺,肺气不能宣降了,就要吃辛辣的东西以发散风寒。大家要从两个方面来理解这些道理,不能胶柱鼓瑟,不知变通。

◎咸

病在骨,指各种与骨相关的疾病,象骨癌、骨折、骨科手术等等,或者如各种肾病,都应该忌盐。咸味的东西可以调动肾里面所藏的先天元气,一次两次可以鼓舞元气,强壮身体。但如果长期不知节制地吃咸,就会大大地耗伤元气,导致元气不足。对于慢性病来说,最忌吃盐太重。具体的道理,大家可以参看《多食盐对健康不利》一节,相信会有更深入的理解。

咸的东西不仅仅是食盐,还包括鱼、海产品以及各种加盐的食物制品等等。现在大家都喜欢吃味重而辣的东西,这是脾胃虚弱的表现,实际上都是在调元气。所以,吃麻、辣、烫的东西,就可以把元气调上来,让人显的很有精神。长期这种吃法,就会过多地消耗掉我们宝贵的元气。所以,建议各位在无病时当注意养元气,少消耗。

◎苦

病在血,指出血以及各种血液病,也包括各种心脏病,都要忌吃苦味。因为苦味的东西入血入心,属阴。除苦瓜外,还有食物烧焦的炭也是苦味的。到夏天的时候,我们都强调要多吃些苦瓜,目的就是清一下心火,这是从四季阴阳平衡与食补的角度去讲的。如果病在心的上面,就少吃一些苦的东西,以防心血过于收敛,不利于心血疏泄。

◎甘

病在肉,指肌肉方面的疾病,也包括脾病。大凡是爱吃甜食的人,一定是脾虚。如果病在脾胃,就不要吃很多甘类的东西,以防滋腻碍脾,影响脾气的升清作用。甜的东西不仅包括糖块,还有巧克力、小饼干、蛋糕、甘蔗、甜菜等等。如果脾虚而疲乏,四肢无力,就象我们工作久了非常劳累,这时就要适当地吃点甘甜的东西,因为它可以补充脾气,恢复精神。但如果天天吃甜的东西,久了就会伤脾,导致脾虚为病了。象那些因为吃甜而发胖的人,都是脾虚之后导致的阳气不通而阴浊积聚。

以上分析五味的医疗作用,大家可以举一反三,灵活掌握。遇到其他的食物,自己可以分析一下,这样一通而百能,根据不同的病情与身体状况,自然能正确判断如何饮食才算是健康了。

现代生活要注意

生病服中药时,不仅仅要参考食物的偏性,还要考虑食物的其他作用。因此,建议病人更多地参考服中药的忌口的内容。

另外,当前的食物还存在着一个严重的问题。现在(特别是在城市)各种食物原料大都是大棚里用化肥和农药培养出来的,其性之寒热较天然产品差得多,而且大多是工业加工后的混合品,所以食物中更多的含有激素、抗生素、化肥、农药以及工业原料等成分,这些可能会影响到食物的固有性味。但平时饮食可不必太拘泥食物的性味。


︱作者简介︱

董洪涛,《选择中医》作者。上海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数年来勤于临证、不断读书,把选择中医、传承中医、普及中医作为一生的努力目标。

来源:董洪涛博士的新浪博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