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老师讲作文37】“细节”比情节更有张力|山栀子

 乐乡树人 2020-07-22

“细节”比情节更有张力

我的编辑手记

文 / 山栀子

寒假里,女儿的语文老师特意给我发来短信,交代我让女儿在家里练练作文的细节描写,我女儿这方面还很不够。

细节描写,最见真功夫。

因为很多人,包括成年人,在写作时构思更多的,是故事情节,情节的起伏、情节的变化、情节的冲突、情节的错位、情节的高潮等等。这种心态下的作者,扮演的是编剧或是小说家的角色。

其实大可不必如此。

我手写我心,生活归于平淡,真情始于细节。

这让我想起,曾经读到的一组文章,关于母爱。在很多的关于母亲的文字中,总读不出那种令人特别感动的感觉来。

——耳目一新、拍案叫好、回味无穷,这样的感觉,正是读者所期待的,哪怕文章的内容可能会令人读来伤心不已甚至是泪水潸然。

母亲,我们的至亲,哪里去了?我开始回想。

我想到“母亲送来一本书”,徒步二十里,只为我忘记一本经常在家看的书。母亲不知道,那本及时在课前送到,还带着母亲体温的书,竟是一本金庸的武侠。

——在情节的冲突中,细节描写传达的正是震撼心灵的母爱。

我想到“母亲的谎言”,她瞒着家人在江畔抬石头,只为挣回我每月的生活费;她外出打工,每次总说自己的工作很轻松,只到有一天我亲见她做着最脏最累的活;学校开家长会,我又失败了。紧张忧心中看到她从老师的办公室出来,母亲却说我又进步了。

——母亲的谎言,常常是美丽的。

我想到坚忍如刚、朴实如土、美丽如歌、温柔如泉、大爱无声。

我想像着很多的作者在写母亲的时候,手中的笔重得难以提起,或者提起的笔难以写下去,哪怕是一个字。

母亲的文章读得多了,似乎开始淡忘母爱的感觉。

母爱的话语写得多了,是否“似曾相识燕归来”?

不论母亲的故事有多少雷同,母亲的经历有多么平常,关于母亲的故事,情节是多么的简单,波澜不惊,但是:

我们不应该忘却她的忧愁、她的笑容、她的刚气、她的柔弱、她的满足、她的追求、她的习惯、她的一举手一投足间对家庭的责任和对亲人的温情。

正如一首歌中所唱的,天有的母亲都是一样的。“爱”字一个,但表达“爱”的方式千种;母爱的主题唯一,但母爱的故事有不同。献给母亲的歌,就是:母爱的细节,我一直都懂你。

也许,母爱真的一言难尽;但母爱的细节,常常最能带给我们感动。

(作者单位:松滋市教育体育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