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慢肾衰,需掌握6大治疗要点,效果才会好

 老国几 2020-07-22

周逊 肾内科主任医师

慢肾衰,即慢性肾衰竭的简称,指的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持续进展的结局,以肾功能减退、代谢产物潴留与机体内环境失衡为主要表现。绝大多数慢肾衰,并不能以“感觉”来作出判断或诊断。早中期(甚至晚期)慢性肾衰竭患者也可能没有任何“感觉”:无水肿、能吃能喝能睡、尿液看不出有异常等,部分患者也可能出现有轻度水肿、茶饭不香、夜尿增多,及容易疲劳,或偶尔有头昏头痛等表现,但并非肾脏“特异性”表现。检查可以发现反映肾功能减退的相关指标出现异常,即血肌酐及尿素氮超标。确诊慢性肾衰竭,并不以是否有如上“感觉”作为依据,而是通过病史询问、查体及相关化验检查作出诊断。一旦明确诊断,如何治疗才是重点。

下面,就如何治疗慢性肾衰竭,效果才会好,笔者给出如下六点建议。

1.确定其原发病

前面已经说了,慢性肾衰竭只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进展后的结局,不管是刚发现的慢性肾病,还是已经有多年病史的慢性肾病,都应该明确其原发病为何种疾病,即由哪一种肾病发展而来。最常见的是肾小球疾病,如慢性肾炎、IgA肾病、肾病综合征(包括膜性肾病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等;也可能是小管间质与肾血管疾病引起的,如高血压性肾损害、慢性间质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及肾动脉狭窄等;还需排除遗传性肾脏疾病,如多囊肾病与遗传性肾炎等。通过病史询问及相关检查,确定起来并不难。

2.分阶段(分期)治疗

发现血肌酐高了,且是慢性肾衰竭引起的血肌酐升高或肾功能减退,就应该同时做相关检查以明确慢性肾衰竭所处的阶段,通常按照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或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将慢性肾衰竭以慢性肾脏病(CKD)分期标准分为CKD 2-5期,即eGFR或Ccr介于60-89ml/min之间为CKD 2期、eGFR或Ccr介于45-59ml/min之间为CKD 3a期、eGFR或Ccr介于30-44ml/min之间为CKD 3b期、eGFR或Ccr介于15-29ml/min之间为CKD 4期、eGFR或Ccr小于14ml/min为CKD 5期。根据如上分期,采取侧重点不同的治疗措施。其中的CKD 2-3a期的重点是治疗其原发病、CKD 3b-4期的重点是治疗并发症与合并症、CKD 5期的重点是在治疗并发症的同时,为肾脏替代治疗作准备。

3.不能只盯住血肌酐

不少肾病患者总是太直接,会问:有降肌酐的“特效药”吗?其实,治肾衰降肌酐哪有什么“特效药”!尽管如此,有很多药物却“特别有效”,可是它们并不直接降肌酐,而是通过改善或纠正影响血肌酐的各种因素而达到疗效的。比如长期尿蛋白不控制,可以使肌酐逐渐升高;比如血压控制不达标,可以引起血肌酐难降或升高血肌酐;比如体内水分不足,又不能得到及时补充,血肌酐也会升高等等。所以说,肾病患者在平时就应该密切关注血肌酐以外的影响因素,而不能只盯住血肌酐这一个指标。

4.控制蛋白尿与使血压达标仍是治疗重点

慢性肾衰竭早期也好,中晚期也好,控制尿蛋白与使血压达标,仍是治疗重点。这是因为,促使慢性肾脏病进行性进展的两大危险因素中,一是长期中等量及大量蛋白尿,二是长期高血压。即慢性肾衰竭患者会出现尿蛋白及高血压,而蛋白尿与高血压又反过来加速慢性肾脏病进展,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尤其在慢性肾衰竭早期,尽可能将24小时尿蛋白定量控制在1.0克以下或接近1.0克,获得的益处是看得见的也是长远的。根据患者的年龄与尿蛋白量,将血压控制在100/70-140/90mmHg之间(高龄及肾衰竭严重者,血压控制目标值可以适当放宽),对延缓慢肾衰意义重大。

5.尽快解除诱因

由于慢性肾衰竭的病史都比较长,在数年、十数年或数十年的病程中,可能有很多次或多种诱因影响患者的肾功能或血肌酐,这些“外界”的诱发因素不同于原发病本身的“内在”因素的影响,只要精准识别与及时治疗,它们往往“来去匆匆”,否则可使病情迅速加重与血肌酐快速升高。这些诱因包括,感冒及其它各种感染、劳累与剧烈运动、熬夜与生活不规律,以及大鱼大肉与胡看海喝等等。

6.不能忽视并发症与合并症的治疗

慢性肾衰竭各期都可能有各种并发症与合并症,尤其见于慢性肾衰竭中晚期患者。并发症与合并症包括肾性高血压、肾性贫血、代谢性酸中毒、高钾血症、低钙与高磷血症、继发性甲旁亢、尿毒症心肌病、慢性心功能不全、营养不良、消化道出血及肺部感染等等,这都需要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与饮食配合。

只有掌握并运用好如上六大治疗要点,慢性肾衰竭的疗效才会好,控制与延缓慢性肾衰竭或避免尿毒症才成为可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