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快乐教育”被误解10年,心理学家提出的理论其实和注意力有关?

 四地闲夫 2020-07-22

快乐教育爸妈一定不陌生

有的认为值得提倡

有的认为不适合中国孩子

有的甚至说“这就是个骗局”

其实,你们都误会了真正的“快乐教育”

“快乐教育”被误解10年,心理学家提出的理论其实和注意力有关?

01

现在提到快乐教育,很多家长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放手让孩子玩,不压迫他们学习,只要孩子开心快乐健康就好。

实际上这个想法大错特错!什么是快乐教育?很多人都误解了。

“快乐教育”是英国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斯宾塞提出来的,本意是“我们要发现孩子的过度教育和过度学习”,让孩子在更自然和快乐的状态下成长。

快乐教育理论涉及多个方面,家长如何走进孩子的内心,孩子如何在快乐的状态下学习以达到更高的效率,如何避免过度教育和过度学习,以及如何培养孩子专注的习惯!

“快乐教育”被误解10年,心理学家提出的理论其实和注意力有关?

02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家长发现,孩子才小学,功课就多得不得了,每晚在书桌前奋笔疾书,很努力刻苦,结果却不如人意。

还有呢,孩子学习成绩普通,家长就想着给报一些辅导班来补一补,除此之外或许还要参加一些额外的兴趣班才艺班等等。

但是最终我们发现,这样的教育方法或许一时有效,长久下去却不是最佳途径,甚至产生了反面效果,让孩子的压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厌恶学习、害怕考试、效率低下、注意力涣散

这样的过度学习及低效学习,自然是和“快乐教育”背道而驰的。

总结来说,“快乐教育”既不是放纵孩子玩乐,也不是压迫孩子苦学死学,而是要培养和提升孩子的注意力,挖掘孩子的兴趣,让他们能够在一种更为快乐、更为高效的状态下学习和成长!

“快乐教育”被误解10年,心理学家提出的理论其实和注意力有关?

我们常常听到一些家长这样说:“孩子,尤其是男孩子啊,小的时候你们不要太操心啦,到了初中高中他们自己就会开窍的,成绩马上就能追上来!”

这个现象,是有的,但是这话,不全对。

这一类家长错误的把孩子的成功,归结于孩子“天生聪明”,“以前是贪玩后来自己懂得要学习了”,这是片面的思维。

我们应该要看到,孩子在之前的很长时间,虽然学习没那么刻苦努力,但他的思维能力、注意力、以及身体素质等等,都在不断发展。

低龄阶段,学业任务少,学习难度低,努力的孩子尚且可以付出几倍十倍的时间来弥补学习差距。

等升入高年级,科目那么多,学习任务那么大,孩子再努力,一天也只有24小时,如果注意力不佳,学习效率低下,就算不眠不休,把身体搞垮,也难以获得理想的成绩!

“快乐教育”被误解10年,心理学家提出的理论其实和注意力有关?

03

曾经有一位爸爸带着女儿来竞思提升注意力,让小竞至今都记忆犹新。

这个孩子从小学习才艺,上学后更是学习优异,但在进入五年级后各方面成绩开始慢慢下降。

孩子性格比较好强,埋头苦学想要追赶,结果进步不大,精神压力却很大,爸爸在仔细观察后发现女儿的注意力有些不集中,学习时不由自主地会分心走神。

家长立刻查了很多资料,没有逼着孩子每天多花几个小时去练习舞蹈和学习,而是选择给孩子提升注意力。

孩子在竞思提升注意力后,再学习同样的知识,速度快了不少,花原来的那些时间甚至更少的时间,就能兼顾校园学习和课外学习,剩余时间可以休闲放松,心情也不那么紧张焦虑,得到了一个很好的结果。

也就是斯宾塞快乐教育理论中所说的“在更轻松快乐的状态下,高效学习和成长”。

“快乐教育”被误解10年,心理学家提出的理论其实和注意力有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