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锡元与盱眙紫藤花馆

 智能人做超人 2020-07-22

    追溯盱眙古代刻书史,清代的“紫藤花馆”举足轻重。“紫藤花馆”作为盱眙城内林园的一处风景,同时又是盱眙王氏的私家读书斋、藏书楼和刻书坊。这里原是一直为盱眙人引为骄傲的清末史学家、诗词家、制迷家、藏书家、金石家王锡元的家产。关于“紫藤花馆”和王氏家族的刻书情况,本文将给您以简要介绍。

    自西汉武帝年间,孔子第十一世孙孔安国自博士迁任临淮太守来到盱眙,便建“先圣宴居殿”,始开尊孔、善学、建立学堂之先河。从古至今,盱眙崇学重教之风久盛不衰,历代盱眙籍文人雅士著书立说,刻印书籍蔚然成风,为我们留下许多文学瑰宝、史料典籍。其中列入《四库全书》题目的就有七人十四种一百一十五卷之多,作为一个山城小邑能有此成就,的确令世人赞叹。自清乾隆朝以后,盱眙刊刻印行的书籍更是多不胜数,如道光年间王荫槐所撰的《蠙庐诗钞》十卷,光绪年间王锡元所撰的《盱眙县志稿》十七卷和《梦影词》六卷,宣统年间的《偶园隐语》六卷等宏篇巨著,皆为“盱眙王氏紫藤花馆”刊刻印行。为了探求盱眙书籍刊刻印行的史脉,笔者曾多方求索,查找资料。现将探寻结果整理如下,与盱眙史学研究者们商榷。

一、紫藤花馆是盱眙清代的重要刻坊

    盱眙的古籍缮本始刻于何代,旧志和史书均无明确记载。但在清代末期则有明确的记录,这就是“盱眙紫藤花馆”刻坊。

中国古籍缮本网称,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盱眙王氏紫藤花馆刻印了王荫槐所撰的《蠙庐诗抄》。清光绪七年(1881年),紫藤花馆又重刻了这本书。

   王荫槐是谁?我们在《盱眙县志稿》“卷九·人物·国朝”中查到了线索。志书中这样记道:“王荫槐,字子和,号味兰。嘉庆癸酉丹徒举人,以父铭贾于盱眙,遂移籍焉。王氏之入盱眙以道光六年始”(见卷九第64~65页)。并记道:“荫槐以诗学重侪偶,其诗意有所得,目空古人”,可见其诗风大气之至,时与邑人王效成并称“江左三王”、“盱眙二王”。

    到了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由王锡元主修编纂的《盱眙县志稿》也由盱眙紫藤花馆刊刻印行。这是自宋代以来,体例最为完备、内容最为丰富、叙述最为详细的一部县志。这部县志的印行,更加显示了盱眙紫藤花馆的刊刻印行的实力。到了清宣统元年(1909年),盱眙王氏紫藤花馆又刊刻印行了“盱眙王锡元撰”的《隅园隐语》六卷。此后,便再无紫藤花馆的相关信息。

    在现代古籍拍卖或古本销售中,就有盱眙紫藤花馆刊刻印行的上述古籍缮本。如中国“古籍缮本网”中,“古籍图书信息展示”栏目就有关于王荫槐撰的《蠙庐诗抄》的道光22年的刻印本,并注明有光绪7年的重刻本。在“孔夫子旧书网”中,也有编号为“A12.1.3.016”,由“盱眙王锡元撰,盱眙王氏紫藤花馆刊”的《隅园隐语》四卷的清宣统元年的印本出售。

二、盱眙王氏紫藤花馆在城北偶园中

 那么,紫藤花馆在盱眙的何处?何时建成?周边环境如何?是由谁人建设、谁家经营?这都还是个迷。经过探求查证,我们得到以下的资料:

在清代刊行的《鸿雪因缘图记》中提到了盱眙的“紫藤花馆”。《鸿雪因缘图记》是清道光年间身为两江总督的完颜麟庆所撰。完颜麟庆(1791-1846),满洲镶黄旗人,字伯余,别字振祥,号见亭。嘉庆十四年进士。道光间官江南河道总督十年,时常巡河于江淮,曾多次到盱眙指挥治淮防洪,在老子山西北挑砌石坝,修筑道路,建设码头,以便水师巡哨及民船停泊,治河安澜方面颇有建树,著有《黄运河口古今图说》、《河工器具图说》,对研究我国清代水利史有重要价值,另有著诗集《凝香室集》和考古游记名著《鸿雪因缘图记》等。他所作《汪园问花记》就详细叙述了盱眙“汪氏南园”的美丽景观。同时,他还记叙了盱眙“偶园”的情况。他写道:

同时又有偶园,邑人王荫槐所筑,在第一山之麓,较汪园为狭,而轩豁过之。前临后街,入门为铅山堂,堂之厢为半舫斋。循铅山堂西迤南行,左巨屋三楹,向北,辟南牖外为荷池。池上岩有松、桂、梅、竹、海棠、丁香,竹篱间之忍冬、锦带遍篱上。迂回曲折,石级十数,达延春门,门北向,已见淮流矣。又西南为紫藤花馆,绕以回廊,庭植紫藤一株,近百年物,绿阴蔽空,飞英积地皆尺许。由廊而东为春晖堂,迤东北为蠙庐。堂面山,石磴嶙峋,上为美哉亭。亭后山岩遍植牡丹,花时如锦绣。亭左右丛桂,古香袭人。由山石东转,又上为挹波台,园之最高处。由春晖堂循堤而西南,凿石为渠,曰霖红涧。有桥跨渠上,曰谷雨桥。两岸绯桃杨丝相掩映,榆柳参天数十株,皆合抱。桥南石屏高数丈,屏依岩,岩上遍植迎春,黄花下垂,数十武一色。由岩东拾级而上,历椿岩桐径,亦至美哉亭。登高俯视,市座鳞次,万瓦参差。东北危堤一线,红栏映水者,安乐桥也。琳宫巅立,高跨岩巅者,慈氏山也。天末一峰,若隐若现者,下龟山也。天光云影,一碧万顷者,万岁、塔影诸湖也。园大不过数十亩,而山川形胜,一览无余。苏轼诗云:“江山虽有馀,亭榭著难稳。登临不得要,万象各偃蹇。”斯园可谓登临得要矣。春秋佳日,觞咏无虚,寓公胜流,乡邦俊彦,咸萃于此。

在这里,麟庆指出偶园位于第一山之麓,前临后街,即今风坡岭下,而“紫藤花馆”即位于偶园之中,原为邑人王荫槐家的书斋,书斋庭院中有百岁紫藤一株,藤蔓绕以回廊,春来绿阴蔽空,花开香飘满院,花落飞英积地皆尺许,因而得斋名。


郁郁葱葱的百岁紫藤绕以回廊

在《盱眙县志稿》“卷九·人物”中,也有“紫藤花馆”的描述。在“王荫槐”的介绍内容里,记道:

家有偶园,在第一山麓,藏书数万卷,沉酣其中,杜门不出。……晚年目失明,而作诗尤富。时于偶园中之紫藤花馆分题斗韵,来游者多当世知名士。

曾任盱眙绩学的“江阴夏翼朝”在为王荫槐的《蠙庐诗抄》所写的“序言”中,也提到了“偶园”和“紫藤花馆”,他对偶园的环境大为赞赏,写道:

家有偶园,在第一山之麓,叠石疏池,莳花艺果,一丘一壑,无以过之。登高远眺,云树迷离;汀洲迂曲,水色湖光,一碧无际;渔舟贾舶,呜榔击楫之声与行歌相互答;远近诸峰,如螺如髻,皆环列几席间。……逍遥半舫之斋,偃仰紫藤之馆,与二三同志讲萟论德,听儿曹背诵经史。

从这些资料可以证实:其一,紫藤花馆在城北第一山下的偶园之中;其二,紫藤花馆是读书、藏书之斋,同时又是刻书之坊。其三,此紫藤花馆与偶园一样,均为王荫淮家的私产。

三、偶园是盱眙商贾王铭的私家花园

从上面的资料可见,偶园和紫藤花馆的主人是王荫淮,故而称为“盱眙王氏紫藤花馆”。至于王荫淮的资料,笔者查阅清光绪版《盱眙县志稿》时发现,在“卷九·人物·国朝人物”中记道:“王荫淮,字子和,号味兰。嘉庆癸酉丹徒举人,以父铭贾于盱眙,遂移籍焉。王氏之入盱眙以道光六年始”(见卷九第64页)。又在“卷八·贡举·国朝举人”中有这样的记载:“王锡元,荫槐子,同治甲子科”(见卷八第5页)。在“卷八·贡举·封赠”中有这样的记载:“王荫槐,以子锡元赠‘荣禄大夫’”(见卷八第12页)。这里的“嘉庆癸酉”即嘉庆十八年(1813年);“道光六年”为1826年;“同治甲子”即为同治三年(1864年)。

至此,我们方才知道,王锡元的父亲原来就是名冠盱眙、名噪江左,号称“江左三王”、“盱眙二王”之一的著名大诗人王荫槐。王锡元的祖父、王荫淮的父亲即为在盱眙经商的王铭。

在《盱眙县志稿》“卷九·人物”的第58~59页,发现了有关“王铭”的资料,志书中记载道:“王铭,字治堂,号省斋,监生。世居丹徒之顺江洲,家贫,弃儒习贾于盱眙。”再从“江阴夏翼朝”为王荫槐《蠙庐诗抄》所作的《序》中,我们进一步了解了王家故籍的情况,夏翼朝在《序》中说:

江水发源岷山,汗漫数千里而至江南之润州,控金焦而绕北固,朝潮夕汐,波谲沦诡,蛟鼋出没,顷刻万变。沿流而东,四十里有洲,曰顺江,与圌山相对,其地土沃而俗酣,室芦稠密,竹木葱倩,皓月衔魄,涛声夜来,幽人逸士,往往卜筑于此。吾友王君味兰学博,祖宅在焉,维时柳树村”(见《盱眙县志稿》卷十二“艺文”第27页)。

此处的“润州”即为镇江,“金焦”即为金山、焦山,“北固”即为北固山,而与“圌(chuí)山”相对的“顺江洲柳树村”即为今镇江市东边的丹徒县所属。

在《盱眙县志稿》卷八“贡举·封赠·国朝”的第12页,我们又查得王锡元的曾祖父为王尚聪,志书上这样记道:

王尚聪,以曾孙锡元赠“荣禄大夫”。

根据《盱眙县志稿》所载,王铭,字治堂,号省斋,世居丹徒之顺江洲。王铭的父亲王尚聪,是老实巴交的种田人,当时家境一般,所以就供王铭读书,指望他读书成才、出人头地。王铭少年时为监生,后来因连遭灾荒、家贫辍学,只得弃儒习贾,奔跑各地,做点小生意,转辗来到盱眙。看到盱眙人兼容大度,讲究信用,为人真诚,生意也好做,便落脚下来。后来生意渐渐红火,就把自己的家眷和兄弟都接到盱眙,安顿下来,生活得还很不错。

王铭少年辍学,始终是他心中的隐痛,总是以自己不能读书为憾,所以让儿子读书学习,要求极其严格,对于他人弟子之能读书者极爱之。志书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王铭到吴门做客,路上遇一学童,便故意把学童的书包高高举起,要学童背书,想试试学童是否能背诵出来,哪知这学童背诵如流,一字不误,王铭非常高兴,便和学童一起,边背书、边行走,不知不觉走了数里也未察觉。所以,每年的秋天,王铭总是倡导同仁凑钱,购买绵絮布匹,缝制绵袄,送给那些冬天缺少棉衣的学童们,鼓励他们好好学习。王铭不仅乐善好施,而且见义勇为,尤肯助人。志书上还记载了他在冰封淮河时从河中救出数十人的事迹。为此,当时盱眙官衙还上书奏恤,请将王铭作为“义烈”,并载入同治版《盱眙县志》(见《盱眙县志稿》卷九“人物·义烈”第87页)。王铭的妻子徐氏,也是治家俭肃,乐善好施,慷慨助人。乾隆丙午(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岁大饥,道馑相望”,徐氏就支锅于市,煮糜熬粥,供往来饥民食用。看到一饥民走投无路,欲卖女度日,就“佯为买婢,日招饥女,饱食之”。正是由于王氏积德,故而“厚德之报”。王铭活到八十七岁,在当时应该是特别的高寿了(见《盱眙县志稿》“卷九·人物·国朝”的第58~59页)。而且他的子孙都很出众,子荫淮堪称“江左三王”、“盱眙二王”之一;孙锡麟、锡元皆中举入第。

在盱眙经商发迹的王铭逐渐积累资金,成了富甲一方的大商户。但是他没有忘记自己从二十多岁来到盱眙经商,与盱眙结下的深厚情缘,他不仅把全家接来盱眙,还把兄弟们接到盱眙安家。他想,自己小时因贫辍学,读书太少、识字不多,实为憾事,但不能再让后代这样下去,为了让儿孙们更好的读书成人,便在盱城置地建房,还在第一山麓修建了前临后街、后到凤坡岭山上的私家花园——偶园,在园中设雅斋、建书舍,购置了大量的图书典籍,供儿孙们阅读。这些,都为“盱眙紫藤花馆刻坊”和“盱眙王氏十四间藏书楼”奠定了最初的基石。

道光六年(1826年),八十七岁的王铭老人驾鹤西归了。临终之前,叮嘱儿子荫槐正式入籍盱眙。于是,就在这一年,王氏一家在寓居盱眙60多年后,正式入籍盱眙,成了地地道道的盱眙人。

四、王荫槐为偶园增添了更多的文化元素

王荫槐不负父亲王铭所望,用自己刻苦学习来弥补父辈辍学的遗憾,他不仅成就了学业,弱冠(20岁)之时便以其诗而名噪江左,成为有名的“江左三王”、“盱眙二王”之一。据《盱眙县志稿》载,王荫槐不仅认真读书,而且还是一个孝子。自嘉庆癸酉(嘉庆十八年,1813年)乡试中举后,七上春官不第。直到道光丙戌(道光六年,1826年)大挑二等,改校官,选将录用,得中教职,但看到父母年老,身体有恙,故以亲老,乞停选,便请终养于家。父母去世后,他又结庐服丧,守孝三年。服阕,选授贵池不就。故后来徵辟赐举为“孝廉”,以示嘉奖。

王荫槐“生平重义节、喜奖掖后进,有以缓急告者,赴之若避水火”。县邑有大的政事,如修考棚、建书院、筑障淮堤、立棲流所等等,当事者必到荫槐处咨询问道,荫槐总是善意出谋划策,帮助解决,从来不尝以私情干谒,从而得到县吏、民众的赞誉。其学业邃于诗,“诗学重侪偶”,《盱眙县志稿》载,荫槐“年弱冠即以诗名噪江左。阮元《江浙诗存》、符葆森《正雅集》皆著录,王豫《群雅集》选刻尤多。时有‘江左三王’之目,谓豫与荫槐及王效成也。效成与荫槐同里,故诗又谓之‘盱眙二王’云”。江阴夏翼朝称其诗云:“意有所得,目空古人,拟诸少陵何庸多让。”武进李兆洛亦谓其:“智识器量,足以瞭然于古今,升降之大事物,蕃变之细,卓然可信,今而传后。”盱眙名臣大家汪云任赞荫槐之诗,“味兰少嗜为诗,老而益笃,上自三百篇楚骚,下迄宋明诸家,必慎取而精研之,而其为人负至性,居恒思济,物与人交,落落出肝肺一语,相订终身,不易故其诗,出入古大家之规裁,而自抒其性情,以与境物相往复,衡其所造,可追步裕之,上接浣花之法脉,此非摹拟得之,盖其所发,于天者厚也”。汪云任在广西知归顺州、摄思恩府时,浙江会稽王衍梅在汪处得其诗,拍案叫绝,故邮赠“五律八章”,推挹不遗余力。天长程虞卿亦称其“学有本原,不徒以诗鸣者”(见《盱眙县志稿》卷十二“艺文”第26~30页)。在2013年西安半坡博物馆和上海嘉定博物馆联合举办的“中国科举文化展”中,就展出了一份清代的殿试试卷,作者王荫槐,中第二甲十四名进士。


清代的考生王荫槐中二甲十四名的殿试试卷

道光癸巳(道光十三年,1833年),两江总督陶澍陶文毅公巡淮河至盱眙下龟山,一路浏览湖光山色,作诵咏盱眙风光诗数十章,当时唱和者百余人,其中王荫槐的和作尤为文毅公所倾倒。后来,当王荫槐的《蠙庐诗抄》刻印时,陶澍专门为其作序,大肆赞扬:“孝廉少博学,负文誉,尤喜作诗,每遇名山大川,必浩然长歌,以抒其豪迈磊落之气;广交游,东南才望之士皆称孝廉为诗社长;生平好读忠孝事,激昂慷慨,有古人风。诗自风骚汉魏以迄于唐,靡不贯通,而格律于浣花为近,世之有目者当共辩之”。或许是因母遗传,荫槐亦病目,且成痼疾,以致后来失明。但尽管如此,荫槐“吟咏益豪,殆所谓盲于目而不盲于心者”。(见《盱眙县志稿》卷十二“艺文”第27页)

王荫槐将父亲王铭所建的花园加以改造,增加了更多的文化元素。如增建了“铅山堂”、“半舫斋”、“春晖堂”等,还专门辟了一间自己读书写作的书房雅斋,取名“蠙庐”。“蠙”即“珠蚌”,能产珍珠的河蚌,盱眙位于淮河岸边,故而又称为“蠙城”。王荫槐为自己的书斋取名“蠙庐”,一是将书斋与邑城之名一致,更是取“陋蚌含珠”之意,喻陋蚌育珍珠,寒窗出人才,所以他后来出版的诗集也取名《蠙庐诗钞》。“王氏偶园”曾经以其规模与精致,堪与“汪氏南园”相媲美。江督麟庆曾游有记,赞之为“江北名园”(参见《盱眙县志稿》卷十七“杂记”第53~54页)。偶园之中有藏书楼,藏书数万卷,荫槐沉酣其中,杜门不出。

为了更好地读书、交流和传播文学作品,他又把紫藤花馆建成“书馆”,召集当世名士,交流作品,研学诗词。晚年眼疾严重、目盲失明,而作诗尤富。“时于偶园中之紫藤花馆分题斗韵,来游者多当世知名士”。同时又投入重金,购置了刻字印行的设备,聘请了刻字雕版的师傅,将紫藤花馆建成了刻印坊,刊刻印行书籍。首先就是将自己的诗词作品结集成本,刊刻雕版,印行成书。王荫槐一生作诗无法胜数,便从中选辑成十卷,结集刻印行世,取书名《蠙庐诗钞》。在这套《蠙庐诗钞》中,有很多诗作是咏颂盱眙山水的,如与陶澍唱和的《和登第一山原韵》、《和盱眙览古原韵》、《和晚发盱眙望玻璃泉原韵》,还有《都梁四咏》、《宝积山怀古》、《东阳城怀古》、《访杏花园遗址》、《塔影湖》、《瑞岩观》、《白衣庵》、《棲云庵》、《重过岫云庵》、《过李忠端故里》等等。其中《会景亭登高即事题壁》诗,更是登高眺远、大气磅礴,耸入云霄,振聋发聩,读来让人身临其境。诗云:

长林啸鸾鹤,万里来金飙。杖履近青云,未觉龙山高。
回首塞雁飞,秋色秦关遥。慨然童丱游,素发俱飘萧。
茱萸插兄弟,何如节与旄。长淮织估帆,白日去滔滔。
天地比芥舟,杯水覆唐坳。妙理悟蒙叟,无为情郁陶。
明年吹帽风,孙盛还相嘲。短歌志佳日,聊用付诗瓢。

王荫槐与盱眙才子汪云任孟棠少年同学,一生相交,情深笃实。他很支持汪孟棠与张瑶娘相爱。后来瑶娘病逝,王荫槐即为瑶娘画像题诗四首,名曰《题云堂唤铁图》。后又作《重题张瑶娘遗像》诗二首。汪孟棠在外地任职,荫槐亦经常赋诗与其唱和(见《汪孟棠遗诗轶事》)。如《与孟棠游惠山》、《虎丘同孟棠游》、《水南村杂诗》十二首、《重九孟棠招同仁集乙未亭登高》、《雨后同孟棠孝廉夜登玻璃泉清心亭》、《重登玻璃泉清心亭寄怀汪孟棠方伯》、《法华洞同沈四星楼汪大孟棠》等等,都是唱和的诗作佳品。

五、紫藤花馆历经劫难后的艰难恢复

咸丰乙卯(咸丰五年,1855年),王荫槐病故,享年71岁。王氏家业便落到了时年32岁的王锡元肩上,偶园和紫藤花馆的打理职责也由王锡元担起。

王锡元,字兰生,道光甲申(道光四年,1824年)年生于盱眙。他秉承父辈风范,从小就喜好读书,谦恭好学,聪颖过人,出类拔萃。父亲王荫槐收藏的大量书本典籍,成了他的必读之书。少年时光,他经常在私家花园“偶园”中读书,尤其是到“紫藤花馆”听父辈们分题斗韵,看到父辈们你唱我和,也跟着学上几句。又到“十四间藏书楼”,翻阅收藏的书籍,游弋于书海之中。由于受到父辈文风的薰陶,故而锡元文学功底深厚,弱冠时便出口成章,诗词清丽,得到众人的喜爱。尤攻宋词长短句,在“清代诗词名家名录”中,王锡元名列其中,可见其诗词在整个大清也是有一定位置的。

偶园在王荫槐手中时就“藏书数万卷”,到了王锡元手中时,藏书规模进一步扩大。王锡元一生与书为友,与书结缘,乐与书卷共晨夕,每见好书,必购之收藏,加之父辈留下的大量书籍,久而久之藏书累积如山,故辟出家中的十四间楼房,作为藏书之所,起雅号“十四间藏书楼”。在王锡元收藏的书籍中,以古籍缮本居多,且以宋、明缮本为珍品。王锡元也成为清代著名的藏书家。锡元刊刻藏书钤印三枚,即“盱眙王锡元兰生收藏经籍金石文字”、“盱眙王氏十四间书楼藏书印”、“乐与共晨夕”,每藏一书,即盖上钤印,以示己藏。在他收藏的古代典籍中,几经转折,有些成为我国著名图书馆的藏品,也有的进入拍卖市场,有些则拍出天价。如所藏的宋代沈约所撰的《宋书列传》六十卷,在北京德宝拍卖公司2010年6月春拍中,以250万元的价格成交,可见其收藏宋版书之当今价值。同时,王锡元对于金石、字画的收藏也是行家,他的收藏钤印中就有一枚为“盱眙王锡元兰生收藏经籍金石文字”,而且,他曾专门编撰过一本《盱眙金石志稿》,由紫藤花馆刻印行世。


“盱眙王氏十四间藏书楼”藏书《宋书列传》

然而,就在王锡元接手偶园和紫藤花馆五年之后,紫藤花馆曾与偶园一起,经受了一次重大的劫难:

咸丰九年(1859年),太平军、捻军攻破盱城,不久撤走。次年(咸丰十年,1860年)五月,为防太平军北上,朝廷派清军水师统领格洪额驻防盱城。格洪额打着“屯兵保卫盱眙、以防粤匪捻军”的幌子,大肆拆房毁屋,修建工事,“尽取民间器具列为营垒,肆毁民房供炊爨,屋材大者运他处贩卖,阻之则加以白刃”,连文庙都被拆毁,汪园荡为丘墟,偶园当然也在劫难逃。难怪时人赋文叹息道:“咸丰九年粤匪破县治,两园尚如故也。自格洪额驻盱眙,而汪园荡为丘墟,偶园亦仅存遗址,悲夫!”

由于此次劫难,“紫藤花馆”刻坊和“十四间藏书楼”遭到极大的破坏,虽然王锡元竭力救藏,转移藏匿了部分图书典籍,但是还是有数万册图书画卷、数千张刻印雕版和许多宝贵珍藏被穷凶极恶的清兵抢走,就连几座书斋厅堂也被拆毁,整个偶园一片狼藉。王锡元看到那些清兵将自己精心珍藏的名贵图书典籍扔进锅膛、毁之一炬,真是痛心疾首,然而他却无回天之力,只能饮泣流泪。也好天有报应。时隔不久,这位水师统领格洪额因与副将戈什争一名妓,被戈什怂人所杀。水师亦移师老子山驻防。

劫难之后,王锡元心想,好端端的偶园和紫藤花馆是祖辈传下来的,不能在我的手中毁于一旦。于是他发誓重建偶园,重振王氏雄风。虽然偶园破坏太重,难以恢复,但是重建紫藤花馆和十四间藏书楼还有可能。经过三年多的努力,王锡元在一边读书应考的同时,一边将破损的紫藤花馆和十四间藏书楼整修恢复,把救藏起来的图书典籍重新摆放到十四间藏书楼中,虽然图书数量较以前有所减少,但是仍然规模宏大,精品众多。王锡元便在这紫藤花馆和藏书楼中饱读书籍,温习课程,吟诗作词。同治甲子(同治三年,1864年)应试,中得举人,时年41岁。第二年(同治四年,1865年),王锡元赴京应试,得进士第,授吏部文选司主事之职,便入京为官。

紫藤花馆刻坊自道光年间刊刻印行了王荫槐的《蠙庐诗钞》十卷后,又陆续刻印了王效成的《伊蒿室文集》六卷、《王效成诗集》二卷、《轩霞词》一卷,王锡麟的《骈体诗词》等许多书籍。咸丰兵祸,紫藤花馆被毁,雕版被焚,刊刻印书之事便搁置下来。后来,王锡元赴京为官,也无暇顾及刻坊。直到光绪四年(1878年),王锡元移任淮安府里河同知,离家乡盱眙只百里之遥,这才又将恢复刻坊之事提上了议程。经过几年的准备和努力,刻坊终于恢复,并正式命名为“盱眙紫藤花馆”刻坊,藏书楼也命名为“盱眙王氏十四间藏书楼”。

刻坊恢复以后,王锡元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准备刊刻一本质量较高的书籍。几经思考之后,他选择了自己的诗词集。他从自己一生写下数千首诗词中精心挑选佳作、整理编撰,结集成册,由“紫藤花馆”刻印成《梦影词》六卷问世。《梦影词》印行面世以后,立即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许多人争相索取、转抄,王锡元也因此名居“清代诗词名家名录”百人之列,


紫藤花馆清光绪年印行的王锡元《梦影词》

六、紫藤花馆成为王锡元秉承家风的基石

在查阅历史资料时,我们发现“盱眙紫藤花馆”在清光绪年间刊行了王锡元的《梦影集》六卷、《盱眙县志稿》十七卷和《盱眙金石志》一卷。这三套书为盱眙紫藤花馆的再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到了清宣统元年,紫藤花馆又刊行了《隅园隐语》六卷,其中前四卷即为王锡元的谜语集。

王锡元的词清新淡雅、委婉动人,略带凄楚、令人遐思。王锡元在《梦影词》每卷的首页,都清清楚楚地写上“盱眙  王锡元  兰生”的字样,以显示对家乡的热爱与深情,实在令人钦佩。

光绪九年(1883年),当汪孟棠的孙女、都梁女史汪藕裳的弹词巨著《子虚记》历经二十年的艰辛创作搁笔杀青之时,王锡元作为同乡、长辈、知名的文学大家,也为她的才华和执着所折服,特意前来为其祝福,还专门为她作了一首《金缕曲·汪藕裳女史<子虚记>题词》(图7)。词云:

似此生花笔,分应居,蓬山阆苑,摹天绘日。纵说兰闺难奋起,尚有词坛片席,与咏絮、吟椒为敌。底事雕虫耽小技,俾闺娃无故添歌泣。吾甚为,此才惜。

寻思别有超群识,叹从来名章隽句,几人动色。未若兹编通雅俗,好语穿珠一一,宛云锦、织来无迹。在昔才人多作达,谱弹词同此劳心力。披读竟,异香袭。


王锡元为汪藕裳作的《金缕曲》收录于《梦影词》卷四中

同治甲子(同治三年,1864年),王锡元应试中举,第二年乙丑(同治四年,1865年),又赴京应试,得进士第,授吏部文选司主事(《盱眙县志稿》卷八第5页)。从此,锡元便离开家乡盱眙,到京城为官。因官居吏部文选司主事,更多的接触到大量的古籍文献,从而萌生了为家乡盱眙修撰一部县志的想法,便开始收集相关的资料。他从皇家书苑借阅大量典籍,将有关盱眙的记载摘录下来,以便为以后修志做准备。如他在考证南唐刘仁瞻的事迹时,就将陆游的《南唐书》和马令的《南唐书》相互比较,相互映证,取其共识,使其资料得以充实。光绪四年(1878年),王锡元又移任淮安府里河同知(清光绪十年版《淮安府志》卷十二“秩官”第31页载),从京城来到淮安府任职。《淮安府志》中记道:“王锡元,盱眙人,进士,(光绪)四年任。”据志载,所谓“里河同知”即原“淮安府同知”,于“咸丰十年裁撤,河员旋以里河管理山、清两岸长堤工段险要修守,不可偏伤”。可见,里河同知的职责就是山阳、清河的河道堤防,同时还兼管漕运、堰守等事务。

王锡元在淮安为官期间,结识了淮安名人、光绪《淮安府志》的主修高延第,并结为知己,他们经常相互交流,谈天说地,很是融洽。王锡元便将自己准备为家乡盱眙修撰县志的想法告知高延第,并告诉他,自己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经开始收集资料,参阅典籍,研究旧志,“时历十稔,草经数易”,还草拟了县志的初稿(见《盱眙县志稿》序),但始终没有正式成稿。直到光绪十六年(1890年)王锡元67岁时,他已年近古稀、告老还乡,回到家乡盱眙时,总觉得还有一件事情没有做完,“自顾衰年,恐一旦并此失之”而终生遗憾,故而自己倾囊,诚邀高延第等前来相助。高延第欣然应邀,带着山阳的徐嘉、李钟骏、程钟、杨嘉谷、李鸿年、段朝端和盐城的陈玉树等,前来盱眙,与王锡元在盱眙相邀的同仁们一起,花了一年的时间,到光绪十七年(1891年)撰成付梓。王锡元亲自为这本志书作序,并定名为《盱眙县志稿》。《县志稿》的结构乃为王锡元设计,志稿中最重要的部分,即“考沿革之分合,订旧志之讹误”,皆王锡元一人之力,是他前后历时十多年精心研究的成果。该志稿卷首有盱眙全境图、山川图、县治图、街市图、县署图、文庙图、试院图、社仓图、敬一书院图、盱眙十景图等19幅。内容共分十七卷,卷一为疆域,卷二为山川,卷三为建置,卷四为田赋,卷五为学校,卷六为军制,卷七为秩官,卷八为贡举,卷九为人物,卷十为烈女,卷十一为古迹,卷十二为艺文,卷十三为金石,卷十四为祥祲,卷十五为蠲振,卷十六为兵事,卷十七为杂记,另附有勘误。全志总约46万字,“较《康熙志》增十之八九,《乾隆志》增十之三四,《同治志》增十之六七”,它是我县旧志中一部内容广泛、资料丰富的志书。其中在“艺文”卷中所收录的“盱眙历代志序跋”,为研究修志源流提供了极为有用的资料。《淮安市志》也认为,光绪《盱眙县志稿》“考证较详,颇具特色”。可见王锡元不只是一个一般参与修志的官员,而是整个志书的总体设计、全面协调、历史考证、旧志订正、最终统稿,还是修志工作的组织者、资金费用的承担者,其贡献非同一般。成书之后,王锡元亲自安排自家的“紫藤花馆”加班刻板刊印,很快就使这套《盱眙县志稿》刊行面世。

王锡元不仅是修志史家、词作大家,还是制谜高手,他一生制作的灯谜隐语数量惊人。宣统己酉年(即宣统元年,1909年),在他诞辰86周年的时候,由盱眙紫藤花馆刊刻印行了灯谜专集《隅园隐语》,一套共六卷,是由罗阶平等人在王锡元自制的一万五千余则隐迷中,择选约五千则合编而成前四卷。这不仅是淮扬灯谜交流的一件实例,也是后来在扬州等地研究“广陵十八格”时的重要依据,故而在淮扬灯谜的乃至全国灯谜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有资料证明,王锡元在光绪十七年(1891年)《盱眙县志稿》付梓成书之后,不就便离开盱眙,迁居宝应,这从方尔谦为盱眙县志局再版刻印的《盱眙县志稿》的序言中得到印证。再版序言说:“丁酉春,余在安宜见盱眙王公兰生”。“安宜”便是今宝应县城所在地,“丁酉”即为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方尔谦在安宜见到了王锡元公时,王锡元已经74岁。而六年后的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盱眙县志稿》再版时,王公已经80岁了。


紫藤花馆印行的王锡元修撰的清光绪版《盱眙县志稿》

可见,直到清宣统元年(1909年),盱眙紫藤花馆仍然处于运营之中。至于王锡元离开盱眙移居宝应之后,曾在名噪一时的“盱眙王氏十四间藏书楼”和数以万计的藏书何去何从?“盱眙王氏紫藤花馆”刻坊后来的情况如何?现在还不得而知,还需要我们去进一步探寻研究。但是我们可以肯定,盱眙王氏紫藤花馆作为清代盱眙的重要刻书坊,曾经辉煌一时,为盱眙图书典籍的出版传播起到过非常积极的重要作用,将载入盱眙的史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