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玉庭】 “虚词”的奥妙

 西岳文化 2020-07-23


有趣的“虚词”

文/张玉庭

对于虚词,人们常常有所忽略,理由是:它们没有实际意义。

但,大量事实却表明,正是这些看似没有实际意义的词在不知不觉之中起着巨大的语法作用与修辞作用。

请看几个生动的例子。

例一。A  由于水灾,今年的产量只有去年的三分之二。

      B  尽管水灾,今年的产量仍达到了去年的三分之二。

请注意,就内容而言,AB两句反映的乃是同一个事实,但只因用了两组不同的连词,便给人留下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印象:

A句给人的感觉是“消极”与“无可奈何”,而B句给人的感觉则是“积极”与“奋发向上”,这足以说明,虚词中的连词并不简单。

例二。A  “开船喽!”

      B  “开船啦!”

请注意这两句,表面上看,“喽”与“啦”皆为语气助词,似乎没什么差异,但只要细细地一品味,就会发现二者间的一个明显的区别,这就是,A句用“喽”是对大家说的,B句用“啦”则是对自已说的。

只因对象不同,才选用了两个不同的虚词。这也足以说明,虚词中的语气助词切不可低估。

例三。  A  《匪首贺龙昨被枪毙》

        B  《匪首贺龙昨又被枪毙》

这是见于解放前武汉地区某报的一则小标题,原题(A)是国民党当局为反共宣传拟定的,鉴于此类公然造谣的反动宣传已出现过多起,一位主持正义的编辑便故意加了一个连词“又”,使标题(A)变成了标题(B),从而一举揭露了国民党一向造谣的丑恶嘴脸。再试想,如没有这个连词“又”,能有这种尖酸深刻的揭露效果吗?

例四。  A  《啊!未来!》

        B  《唉!未来!》

        C  《咦?未来!》

请注意,A是一道作文题,句中的“啊”切切不可轻视,它能暗示该文的风格是豪迈,是自信,是充满朝气,是乐观向上,既不是无可奈何的惨兮兮的《唉!未来!》,也不是一惊一炸,似有所悟式的《呀!未来!》,更不是看似有所悟其实并不明白的《哦?未来》。这足以说明,虚词中的叹词切不可低估。

例五。  A:很不好。

        B:不很好。

两句都带副词“很”,但,只因“很”的位置不同,也就表达了两种完全不同的语意,“很不好”是说“极糟糕”,“不很好”是说“一般化”。这足以说明,虚词中的副词同样不可低估。

至于结构助词“的”“得”“地”和时态词“了”“着”“正”“过”等,其用法与语意更是有着明显的区别,此处不再赘述。

总之,虚词不虚,其既微妙又非凡的作用理应让人刮目相看,因此,谁低估了虚词,谁就可能用错虚词,使表达的效果大打折扣。




作者简介:张玉庭  淮南师院中文系教授 安徽作家协会会员 《读者》杂志签约作家,出版小小说集《女教师的特异功能》、《爱情四重奏》,刊首语集《青春女神嫁给了谁》,文艺随笔集《美与趣》、《理与趣》、《情与趣》、《雅与趣》、《书中的红豆》、《点击智慧》,爱情美文集《醋溜男女》、《爱情麻辣烫》,幽默小品集《不妨幽它一默》,寓言集《会开花的故事》,童话集《男孩帅帅和老鹰秃秃》。主编小作家丛书《小荷才露尖尖角》、《看我七十二变》、《梦,从这里起飞》、《神奇的童话树》等。有大量作品入选多种文集,如各种年选、双年选和不同版本的小小说精品集、语文教材、教辅用书、中考试卷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